APP下载

加快国资国企改革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2019-07-14

时代金融 2019年23期
关键词:国资改革经济

● 金 娟

一、引言

虽然国资国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但是僵化的国资国企体制也阻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为此,我国已经将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提到了具体的日程之上,进而改变经济发展现状,从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资国企改革进展

如今,我国逐渐沿着国资国企改革规化,推进改革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第一,构建了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制定改革工作路线,指引改革工作的有效推进。第二,确定了具体的改革试点,以试点改革的成功经验为改革方向。试点的主要改革工作如下,一是着力优化机构,提高其工作效率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二是根据国资国企性质,进行分类,促进其有效发展;3.深化改革混合所有制经济等等。第三,由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出现了“供需错配”的问题,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不利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有必要改变经济发展现状,加大优化配置资源力度。在这种发展背景之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孕育而生。而“三去一降一补”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去”主要是指: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一降”主要是指降成本;“一补”补短板。第四,在新的发展阶段,各大企业的制度逐渐完善。然而,国资国企却按照以往的企业制度开展各项工作,阻碍了自身的发展速度,不利于发挥在社会经济引领作用。在新的阶段下,我国逐渐深入地研究现代企业制度,并根据国资国企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创新发展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资国企制度,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在新的发展形式下,国资国企改革任务

经过国家不断地努力,国资国企已经发展了变化,呈现了新的发展局面。不过,国资国企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我国应该继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措施,加快国资国企转型与升级。伴随着十九大的顺利召开,我国的国资国企改革拥有了新的引领方向。因此,我国深入地贯彻与落实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政策,为社会经济提供发展动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整体实力。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国资国企改革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方向与目标,方向:构建完善的体制,优化经济结构,目标:提高国资国企发展效率与发展实力,以期取得最大化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之下,国资国企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应需要以大局出发,多维度地思考改革内容,以便保质保量的完成改革任务。

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地深入,经济全球化不断地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形式愈演愈烈。在此种情形之下,我国国资国企不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挑战,而且面临着发展机遇。如今 ,我国采取了诸多措施,加快国资国企快速发展,释放社会经济发展活力,壮大国民经济,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地位。

四、关于加快国资国企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的措施

(一)大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国资国企改革策略。与此同时,我国需要积极地促进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社会经济形式的发展,提高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而言,国资国企拥有着多种类的发展资源,也拥有着强大的资金规模作为发展基础。不过,我国的民营经济处于发展弱势。 基于此,我国有必要根据民营经济发展需求,提出一些关于发展的优惠措施,为民营经济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具体如下,第一,确保民营经济发展的公平性。比如,在政府招标中,我国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优质民营经济形式的企业作为招标对象,保证其获得竞标的权利,进而确保民营经济发展的公平性,从而提高其经济发展活力。第二,完善沟通渠道,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也就是说,政府与民营经济主体应该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地了解民营经济主体发展困境,主动地为其解决发展问题。而完善沟通渠道则能够让民营经济主体反映问题,激发其发展活力。第三,构建产权保护机制,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如果国家发现侵权行为,就需要严厉打击犯罪行为。在这种情况之下,民营企业才会更好地加快自身的升级与转型,提高自身发展质量,以此适应当代人对其的需求。

(二)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为了提高预算工作水平,增强预算资金使用效率,我国需要加大对预算资金的公开力度,让社会公众清晰了解预算资金的使用范围。与此同时,我国需要明确中央与地方管理财政工作的权利,提高财政工作效率。除此之外,我国需要完善税法,规范各大企业的纳税行为,提高税收工作水平。 另外,我国需要构建关于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体系,保证地方政府按照融资工作步骤顺利推进工作,降低其在融资过程中所产生的财务风险,促进其稳定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逐渐改革金融体系,引导其健康发展。由于各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发展问题,我国有必要为其建立一定的保障机制,降低其所发生的经济损失。如,我国需要深化改革保险行业,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经济之中的价值。

(三)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变革

1978年,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并积极地与国外进行交流,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从而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各大领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以往,我国主要根据西方国家发展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如今,我国整体发展形式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因此,我国需要开辟新的发展路线。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下,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重要驱动力。基于此,我国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变革,以便实力跨越式发展。具体如下所述,一方面,培养技术型人才。国家需要加大对学校的资金投入力度,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提高技术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为企业的技术水平发展提供优惠政策。倘若企业积极地研究新技术,国家就可以为其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确保企业顺利推进技术研究工作。

(四)充分运用契约化管理方法,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汾酒集团与山西省国资委签订了2017年度以及三年任期经营目标责任书,被外界称之为“打响了山西国资国企改革的第一枪”。在这种发展背景之下,汾酒集团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地加快。而汾酒集团取得经济成果的原因之一就是其运用了契约化管理方法。具体如下,第一,构建股权激励体系。也就是说,倘若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地落实发展任务,主动地提出改革建议,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等等,就可以根据其具体表现情况,对其分配一定的股权,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第二,明确岗位的权责机制。即每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需要承担自身的职责。如果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者专业素养不高等,就会被相关人员追究其责任。第三,保证工作考核的动态化。在现代社会下,企业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等,随时记录工作人员的信息,动态地分析他们的工作成效,以此确保对其进行工作评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第四,积极地选聘经理人,强化干部任用的契约化。为了保证国资国企改革质量,我国有必要提高契约化管理水平。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更加需要贯彻落实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资国企转型,提高国资国企发展水平。本文主要阐述了四种加快国资国企改革的方法。即我国需要“大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变革”、“充分运用契约化管理方法,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进而提高国资国企的综合实力,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国资改革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改革之路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沈阳国资国企改革对策建议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上海国资:重组与整合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