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环境下的金融创新和发展

2019-07-14范文乐

时代金融 2019年23期
关键词:开发性金融机构一带

● 范文乐

由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和沿线的多个国家建立多方面的金融合作关系,包括国际间的货币结算、设立境外金融机构等。但是由于沿线国家存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局的稳定,区域经济组织的影响,较多等原因,金融合作受到了影响。因此,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国际金融合作还要从多个方面谋求发展机遇,创新金融合作模式,加快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实现沿线国家的深层次合作。

一、“一带一路”环境下的金融创新

(一)积极在境外设立金融机构

中国最初在哈萨克斯坦设立中国金融机构。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中资银行的业务量在保持着稳定增长和良性发展,银行业务包括了存款,贷款以及汇款和货币兑换等多种业务。中国与多个国家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开展开了多方面的金融合作,中国的开发银行和“一路一带”沿线的多个国家的金融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有效解决了沿线国家在贸易中的融资问题,沿线国家的合作拓宽了领域,合作包括能源、林业、制造等。在中东的多个地区,中资银行设立了海外分支机构,方便了中国游客在海外的刷卡消费,拉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贸易往来。

(二)开发性金融获得发展

由于“一带一路”的深入,沿线国家的开发性金融获得快速发展。特别是亚投行的成立,由于这个机构具有政府色彩,实现多了多国的相互扶持,亚投行具有多边开发性质,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可以获得发展资金,可以实现基础建设的互联互通,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更加紧密。金砖国家在2015年成立了开发银行,沿线国家可以依托开发银行形成的资金池完成多国外汇的兑换。此外,由中国筹备成立的丝路基金在北京成立,基金的主要方向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寻找商机,并提供项目的融资。

为深化上合组织达成的贸易协议,上合组织国家的金融机构签署多国银行的联合协议,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上合组织成品相关的银行联合体正式成立。银联体借助开发银行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建设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银联体框架设计路基于“一路一带”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重点关键沿线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开发。中国的多家企业如中石油、中信等依托银联体实现多个海外项目的并购。

(三) 商业金融实现多层次合作

中国金融机构充分“一带一路”寻找发展机遇。中国工商银行在阿拉木图成立了海外分支机构。中国的多家银行在匈牙利成立分支机构,这是中国的商业银行在中东欧地区开设的第一批金融机构。商业金融合作涉及到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的金融机构也在努力开辟和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目前,多个中亚国家在新疆设立了金融机构,开民人民币往来结算业务。俄罗斯的外贸和外经银行在中国上海和北京分别设立了办事处。从当前的投资和融资情况来看,中国和“一带一路”的多个沿线国家实现了金融合作,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合作的程度不断深入。比如中国和巴基斯坦在北京成立了联合投资公司,投资公司主要为中国和巴基斯坦的企业投资提供服务,内容涉及到融资和投资以担保等多种金融服务。

(四)人民币在趋势于国际化

在货币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和沿线的多个国家央行签署了货币兑换协议,这有助于降低贸易双方的交易成本,消除由于使用美元货币实施国际结算时存在的汇率风险。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人民币的作用受到了沿线国家的认可。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中国的人民币将沿线的更多国家达成相关的货币协议,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当前,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在持续增长,居世界外汇市场成交量的前列。

二、“一带一路”环境下的金融发展

(一)加强国际经贸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金融合作的基于是实现经贸方面的合作,金融一体化必要条件是区域经济要实现一体化发展。要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的长久性,首先要保证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丰富,合作发展潜力巨大,因此要充分利用好各国存在的优势,推动国际金融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比如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建立可以辐射中西亚的能源、金融和物流中心,和沿线国家扩大合作,发挥能源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强化所在区域国家的沟通合作,实现中西亚国家的能源交易采用人民币结算。此外,还可以大力地发展沿线国家的债券市场。由于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需要有相关的机构的金融支持,还要借助债券市场实现融资。债券市场是债券买卖和发行的平台,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内容,债券市场有利于规避和降低投资者存在的潜在风险。所以债券市场的发展不仅可以化解潜在的商业风险,还可以提升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可以更好地为“一带一路”提供金融服务。

(二)加强协调推动开发性金融与商业金融同步发展

金融机构的成立要基于多边开发性。开发性金融可以为沿线国家的基础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要项目实施的基础。开发性金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不同于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一种新型的金融形式,金融形式不需要提供援助和补贴。所以亚投行的设立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成立具有开发性金融的特点。但是为了推动沿线国家的深层次发展,要加强协调推动开发性金融与商业金融同步发展。在进行项目评估时,要采用商业金融的模式评估开发性金融项目的预期收益,这有助于推动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创新区域间的融资担保机制,由于亚投行的成立可以为沿线的多个国家提供基础建设项目需要的融资,由于具有融资担保功能,有利于中国的资本向境外输出。我国和合作国家要积极探讨多层次的融资渠道,创新担保机制,借助各类基金为区域内的贸易服务提供金融支持,努力建设新型合作模式。

(三)努力推进人民币从区域化向国际化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注重经济上的交流合作,这有利于推动人民币的发展,人民币要从区域化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要发挥“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势,推进人民币向国际化发展的进程。我国的许多出口企业经过多年的成长在贸易方面具有了一定的实力,因此在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中具有比较强的议价优势,此外由于海外投资和资本输出产生的带动作用,人民币实现出口贸易存在很大的结算空间,因此要完善和发展“一路一带”沿线的国家的结算方式,特别是能源和大宗商品在贸易往来中要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其次还要稳步推进人民币的汇率改革,汇率机制的改革要立足于市场化,人民币投资产品多多元化,汇率风险管理工具要多样化,逐步消除人民币长期存在的持有需求不足的不利局面。最后还要加快实施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对外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要有完善的自由兑换机制,大力发展以人民币为中心的区域国家外汇交易市场,使人民币成为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的主要金融货币。人民币市场要实现借贷和投资的功能,进而发展成为储备型货币,真正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功能。

(四)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在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各个国都非常注重金融合作,特别是对于金融稳定要更加关注。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都比较复杂,因此维护区域金融的稳定是非常必要。所以要不断加强跨境的金融监管和合作。加快推动和实施与沿线各个国家的金融合作,提升金融合作的抗风险能力。建立和完善金融合作监管机制,沿线国家要结合金融合作的具体情况,加强金融方面的监管和沟通。跨境资金在流动时要有监管措施,金融市场的监管要有合作机制,区域金融风险要有相关性的风险预警系统,形成沿线国家跨境金融的风险危机处置机制,国家间加强合作,共同防范存在的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 跨境间要注重征信机制的合作,要强化不同国家征信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的金融市场发展,可以防范信用风险的发生,不同国要建立征信体系交流机制,完善交流方法,增进国家的之间的相互了解。

三、结束语

由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深入,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合作获得了机遇,但是在发展合作的过程中也要面对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为了实现国际金融合作的持续发展,要不断强化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积极发挥境外金融机构的作用,创新现有的金融工作,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实施严格的国际监管,实现中国和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推进沿线国家间的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开发性金融机构一带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开发性核电厂厂址保护工作探索与初步实践
开发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开发性金融助推四川棚户区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