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的研究综述

2019-07-14贡筱冉

中国市场 2019年2期
关键词:盈余会计信息信息

罗 莉,贡筱冉

(云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关键字]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盈余质量;盈余管理

1 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研究

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2006年,上海证交所和深圳证交所先后颁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第一次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以及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和审计报告,并强调了关于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这次强制性披露内控信息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2008年财政部等制定并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此规范明确指出:上市公司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还需聘请专业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2010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并规定从2011年1月1日起,部分上市公司需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到2014年初强制性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全面实施。随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相关规范的不断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从自愿性披露走向强制性披露,所有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

一些学者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杨有红等(2008)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2006年沪市年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针对我国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实评价缺少一致的标准、内部控控制信息的强制性披露未得到有效的实施等问题,提出制定内部控制框架的必要性以及公司应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康均等(2009)从内部控制信息需求不足和内部控制信息供给动机不强两个方面分析了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的原因。池国华等(2009)以2008年深市475家A股主板公司的年报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控信息的披露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议对策。内部控制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的重要方面,在很多方面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那么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是否能提升公司的盈余质量?

2 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关系的文献综述

盈余质量的度量指标有盈余持续性。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包括盈余管理、公司规模、审计质量。公司管理层进行的盈余管理的程度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有重大影响,而会计信息又影响投资者所做出的决策。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中,代理问题的存在,让管理层有动机使用企业的资源为自己牟取私利,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运用盈余管理来蒙蔽投资者;除了管理层,盈余管理也是控股股东损害小股东利益的实现机制。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将越低。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机制之一,是否会在降低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中起到一些积极作用,并提高会计信息的盈余质量。

2.1 国内研究回顾

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于改进财务信息的质量,因此盈余质量会受到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张龙平等(2010)通过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内部控制鉴证能提高公司盈余的质量。雷英、吴建友等(2013)发现首次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显然高于上一年度,强调了内部控制审计在公司盈余质量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内部控制对我国上市公司管制的有效性,不仅有利于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而且可帮助公司估价。方红星等(2013)研究发现内控质量与盈余持续性正相关,且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能显著提高盈余的持续性。

鉴于盈余管理的程度会影响公司的盈余质量。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因素,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得出结论认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减少高管盈余管理的动机。范经华等(2013)分析发现,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帮助抑制公司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并与审计师行业专长在抑制公司盈余管理方面存在互补关系。

2.2 国外研究回顾

美国SOX法案强制要求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之后,管理层被强制要求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国外学者也开始致力于研究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ean Bedard(2006)研究发现,萨班斯法案提出对内部控制的要求后,显著提高了公司的盈余质量。 Hazarika 等(2012)研究表明,内部治理 (内部控制) 能够对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约束和抑制的作用,从而增加公司和股票的价值,给股东带来收益。Krishnan和Yu (2012)研究发现,与未执行内部控制审计的公司相比,强制执行内控审计的公司的收入质量显著更高。Alta-muro和Beatty (2010)发现会计信息质量会因为内部控制的监管而得到提高。

3 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关系的文献综述

从不同的治理机制出发,来探讨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股权结构、董事会规模、审计委员会的设置),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盈余质量,通过大量学者的研究表明,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公司会计信息的盈余质量越低。

3.1 国内研究回顾

陈俊等(2007)使用2001年到2003年的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公司治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并在这个基础上采用盈余回归模型和盈余价格模型,研究公司治理质量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公司治理质量显著地影响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也就是说,公司治理质量越高,盈余价值相关性越高。王建新(2007)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特征、盈余管理动机与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董事会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管理层薪酬外部竞争优势弱化、未设置独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越倾向于长期资产减值转回进行盈余管理。高雷等(2008)公司治理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他在2009年的研究发现:在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占用资金较少,盈余管理水平与公司治理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刘洪渭等(2010)的统计结果表明,公司治理越好,盈余变化的反应系数越大,即盈余信息含量越高。

武晓玲等(2010)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及所处的制度环境的分析,从盈余的价值相关性角度,研究了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管理层激励对象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股权集中度高的上市公司,证卷市场更认可其盈余质量,股权制衡有利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提高;独立董事制度和审计委员会的设立能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而单一的管理层薪酬激励能增强管理层盈余操纵的动机,从而降低盈余质量。黄世英等(2014)研究的结果表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能够增强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完善的公司治理将会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重要的制度安排,黄海杰等(2016)从会计专业独立董事的视角,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声誉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发现高圣域的会计专业独立董事能积极发挥治理作用,提高盈余质量。

3.2 国外研究回顾

国外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大多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来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董事会规模、内部董事和独立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等方面。国外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3.2.1 从董事会规模研究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间的关系

大规模的董事会不仅对管理层起到监督控制的作用,而且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抑制了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Yermack (1996)研究发现,某些大规模董事会对管理者监控行为更加有效。Dalton 等(1999)的研究也说明大规模董事会常常拥有更广泛的专业背景,这使得董事会的监督作用更加有效,从而也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3.2.2 从审计委员会的设置情况研究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审计委员会越独立,监督控制能力越有效,则公司盈余管理水平应越低。Klein(2002) 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越高,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水平越低。Baxter和Cotter (2009)的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更低。Dhaliwal 等 (2010)的研究发现,在审计委员会中,若存在独立的、较少董事关系的,以及任期较短的会计人员越多,则企业的应计盈余质量越高。Badolato 等 (2014) 的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中的财会专家以及专家的地位能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这些研究表明,当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存在时,独立董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抑制盈余管理。Ryan 等 (2005)的研究发现,企业若存在非执行董事在审计委员会任职并占主要地位,操纵性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将明显降低。

4 展 望

很多学者已经研究了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多学者研究了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公司治理与英语管理等之间的关系,这都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从笔者梳理的文献来看,衡量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大多通过: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厦门大学内部控制课题组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类型;衡量盈余质量,大多使用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盈余管理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运用操纵性应计数的绝对值(ABSDA)来衡量,绝对值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而真实盈余管理则运用Roychowdhury (2006)、Cohenetal (2008)研究的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R-CFO)、异常费用(R-DISX)和异常生产成本(R-PROD)三个指标之和来衡量。

猜你喜欢

盈余会计信息信息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