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肩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探讨

2019-07-12王燕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1期

王燕丽

【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共计50例,所有患者行肩关节镜下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手术护理配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参与研究的50例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手术治疗,手术后患者满意率为96.00%,进行手术前患者的VAS评分为(7.32±2.36)分,手术后患者的VAS评分为(3.12±1.11)分,VAS评分较之手术前也有了明显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肩袖损伤患者的肩关节镜下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的病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肩关节镜;肩袖损伤;手术护理配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perative nursing cooperation of shoulder arthroscopy for rotator cuff injury. 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 injur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8 were selecte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arthroscopic treatment of rotator cuff injury and received corresponding surgical nursing cooperation.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50 pati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received effective surgical treatment.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after surgery was 96.00%. The VAS score of patients before surgery was(7.32±2.36)Points, and the VAS score of patients after surgery was (3.12±1.11) Points, The VAS score has also been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he oper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arthroscopic treatment of rotator cuff injury patients, good nursing cooperation can effectively ensure the surgical effect of patients, improve patients'symptoms and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 It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Shoulder arthroscopy; Rotator cuff injury; Operative nursing cooperation

肩袖損伤是临床中老年群体中极为常见的一种肩关节疾病,其发病率在临床肩关节疾病中已达到了17.9%~41.0%,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其临床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随着临床肩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中肩袖损伤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逐渐成为了临床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治疗方式[1]。有研究指出,提高肩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的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提高手术的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次研究对此进行了讨论与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共计50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肩袖损伤,且行肩关节镜下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6.85±3.78)岁。患处为左侧患者22例,患处为右侧患者28例。

1.2护理配合

1.2.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疾病以及手术了解不足,往往会导致其出现对手术的担忧和恐惧,导致其治疗依从性出现降低,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接触,告知患者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向患者进行医院和手术室相关情况的介绍,拉近患者与医院的距离,降低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和对治疗的恐惧感,使得患者对治疗有信心,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配合手术[2]。2)术前准备,①手术间准备:为了保证手术的效果,在进行手术前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手术室进行整理,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工作,尽量将患者的手术安排在百级净化层流手术间中,将手术间温度维持在22℃~26℃左右,将湿度控制在50%~60%左右,同时严格控制手术间的人流情况,保证手术室间的洁净度,降低手术感染的几率;②仪器准备:进行手术前,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相关人员要对手术室相关仪器进行检查,保证所有仪器能够顺利使用,避免由于仪器导的手术效果不佳;③无菌物品准备:根据患者的手术内容,准备相应的无菌物品,降低患者感染等情况发生的几率;④物品消毒:对肩关节镜器械、光缆以及气化刀头等器械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法进行消毒;⑤灌注液准备:由于人体肩袖部供血较为丰富,在手术中较难进行止血工作,因此为了减少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一般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处理:在关节腔灌注液中加入0.1%盐酸肾上腺素,每300mL灌注液增加1mg,在患者手术过程中保持术中灌注;同时保证灌注液悬挂位置在患者手术部位上方1.2~1.5m位置,保证患者的关节腔中存在足够压力和空间,便于进行手术[3]。

1.2.2术中配合1)巡回护士配合:①进行手术前要再次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核对,确认准确无误后即可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进行麻醉;②手术前,对将患者的肩关节骨性标志以及关节镜入口标出,减少手术时间;③麻醉后,协助患者调整其体位,将患者体位调整为全侧卧位,保证其患侧朝上,同时在患者的肩胛下垫软垫,降低患者的不适感,保证患者的上臂外展在35°~70°之间,保持15°前屈,同时在床位牵引架进行消掉牵引,牵引时要注意避免对患者臂丛神经造成损伤;④对手术室中的器械再次进行检查,保证仪器处于能够使用的状态;⑤关注手术中患者的情况,配合医生进行手术,保证相关物品的充足;⑥手术结束后,要对患者进行10~15min的观察,确认无异常情况后,即可将患者送回病房[4]。2)器械护士配合:①器械护士在术前15min要洗手,协助相关人员进行皮肤消毒、铺放防水敷料包等工作,使用无菌袖套将前臂包裹,同时使用无菌绷带缠紧,保证其不会由于活动而掉落;②使用无菌单制作专门的简易器械袋,将刨削器、气化刀头等器械放置其中,进行统一管理,避免遗漏,便于医生随时取用;③对临床中所有导线进行整理和放置,固定到相应位置,在固定位置标明导线作用,避免弯曲、打折等情况发生的同时,便于寻找;④为患者建立肩峰下入路,提前准备好50mL 0.9%的氯化钠溶液将其置入注射器中,在医生的指导下从患者的肩关节后方软点处注入0.9%的氯化钠溶液,使患者的肩关节腔充盈膨胀,保证关节镜的操作空间;在医生进行切开皮肤的过程中,及时将11号刀片交给医生,锐性穿刺锥以及套管穿破滑膜组织后,使用钝性穿刺锥入套筒进入患者关节腔,然后在拔除钝性穿刺锥,观察患者肩关节内部情况;⑤建立喙突旁入口,在肩关节镜监视下,协助医生进行相应的冲洗和缝合工作,及时为医生提供相应的器械,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⑥手术完成后,对患者的肩关节腔进行冲洗,处理手术部位,保证无碎肩、残液等,在关节腔中放置引流管,缝合伤口,在伤口处覆盖无菌敷贴,最后加压包扎,并将标本送检[5]。

术中配合直接影响了临床手术效果,因此以上操作必须严格实行,医院可以指定相关的制度和规范进行要求,相关护理人员必须十分重视临床手术配合工作,医院要定时、不定时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考核工作,了解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对其进行评价,保证其能够在手术过程中顺利配合医生,对于考核不及格的相关人员则要安排一定的课程进行指导和学习。

1.3观察指标

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以及主刀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主导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总分均为100分,分析相关数据。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对患者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为45~3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65.78±13.75)min;主刀满意度为(92.77±3.78)分,主要不满意集中在手术前期,主要为护理人员对手术流程的不熟悉导致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不够熟练;患者满意率为96.00%,有2例患者存在不满,主要原因为其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等情况,虽然经过及时的处理得到了痊愈,但是患者依旧表示不满;手术后患者的VAS评分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可见表1。

3讨论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和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镜下手术呈现出日益成熟的趋势,在临床中已经能够在肩关节镜下对肩袖损伤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但是由于肩关节位于患者的肢體近端,与重要的血管神经相邻,在临床手术治疗中必须十分小心,其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配合就显得十分重要[5]。

为了保证肩关节镜下手术的顺利进行,需要护理人员术前、术中以及术后进行有效的配合,不仅要在手术前对手术室进行必要的整理和检查,保证手术能够顺利的进行,还要在术中和术后积极配合医生工作,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6-8]。在本次研究中,参与研究的50例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手术治疗,患者的主刀满意度为(92.77±3.78)分,满意率为96.00%,手术前VAS评分为(7.32±2.36)分,手术后VAS评分为(3.12±1.11),VAS评分也有了明显的降低,显示在给予相应的手术配合后能够尽量降低患者在临床手术过程中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临床体验,对于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满意度、提高手术的效果就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这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于实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临床肩袖损伤患者的肩关节镜下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的病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青霞,龚敏.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患者康复护理35例总结[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1):150-152.

[2] 杨进.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手术的护理配合[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06):160-161.

[3] 李霞,迟涛胜,徐美丽,等.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医正骨,2017,29(09):77-78.

[4] 汤丽杰.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损伤围术期的护理[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02):168-169.

[5] 鲍琴华.6例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手术配合及体会[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01):1918-1919.

[6] 俞志茹,史根女,王传香.观察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的康复护理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7):3739-3740.

[7] 赵良晴,刘景瑞,陆利芳.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03):295-296.

[8] 李晓娅.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6,03(05):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