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池塘节水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2019-07-12蔡敬国李改娟刘艳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集成节水模式

蔡敬国 李改娟 刘艳辉

摘要    本文进行北方池塘节水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即将池塘底排污技术、微孔增氧技术、生物絮团调控水质技术、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技术等多项单一技术集成。试验期间零换水、零用药,养殖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结果表明,与传统养殖技术相比,该技术节水47%~56%,1 hm2池塘节水17 700~25 200 m3,养殖期间无发病,实现了节水、绿色、生态、环保的目的。

关键词    北方池塘;节水;生态;集成;模式

中图分类号    S9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1-0206-01

多年来,我国水产科研工作者在池塘生态养殖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北方地区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导致很多技术方法无法实施。自2009年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在吉林省实施以来,体系围绕健康养殖需要,研究建立了一批高效养殖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该项研究是在以上单项技术基础上进行整合,集成构建了生态型系统模式,实现了节水、生态、绿色、环保的目的,为淡水渔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节水生态养殖技术

1.1.1    池塘选择。选择长方形、底质平整的池塘,淤泥<30 cm,面积1.3~1.7 hm2,注、排水方便,最大蓄水深度≥2.5 m。苗种放养前15~20 d,用生石灰彻底清塘[1]。

1.1.2    底排污设备的安装。修整池塘,使池塘中心位置最低,在池底最低处修建圆凹形集污口,直径0.8~1.0 m。用PVC管道在池塘底部连接集污口和池塘外部的排污井,在集污口上放置防逃钢筋网。排污井用钢筋混凝土处理,以防渗漏[2]。

1.1.3    微孔增氧设备的安装。微孔增氧管采用条式安装法,管长略短于池底宽度,管间距10 m左右,用钢筋架固定于池底15 cm左右。1 hm2池塘配备罗茨鼓风机功率2.25 kW。主管道和分管道分别用50 mm和30 mm PVC管。主管道与分管道之间、分管道与微孔增氧管之间均设阀门[3]。

1.2    养殖模式

该养殖模式为多品种混养,具体品种搭配情况见表1。

1.3    生物絮团技术调控水质

定期检测养殖池塘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以糖蜜为碳源向养殖池塘中添加。碳源添加量计算方法为[1]:

1.4    养殖废水的排放及利用

将排污井中的污水抽到沉淀池中沉淀24 h后,进行固液分离,将上层清水用微生态制剂处理后回到养殖池塘中,下层固态物用于池埂种植蔬菜的肥料[4]。

1.5    養殖池塘水质调节

在养殖过程中除施用碳源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外,还定期向养殖池塘中施用硝化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等。

1.6    增氧机的合理使用

养殖前期池塘鱼载量低,使用微孔增氧[5-6]。养殖中后期,池塘鱼载量达到7 500 kg/hm2以上时,微孔增氧与传统增氧联合使用,保持养殖水体溶解氧不低于5.0 mg/L。投饲过程中只开启投饲区微孔增氧设备。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质监测结果

试验期间水温16.4~30.6 ℃,溶解氧维持在5.0 mg/L以上,pH值7.6~8.4。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氮变化见表2。可以看出,除硝酸氮外,氨氮和亚硝酸盐均随时间推移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2.2    节水减排结果

节水养殖模式全年补水11次,每次补水量1 800 m3/hm2,全年补水量为19 800 m3/hm2。传统养殖模式全年补换水一般要10~13次,每次平均补换水3 000~3 750 m3/hm2,全年补换水量37 500~45 000 m3/hm2。节水养殖模式较传统养殖模式节水47%~56%,1 hm2池塘节水17 700~25 200 m3。

2.3    养殖产量和效益

节水模式应用底排污、生物絮团技术和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养殖期间未发病,养殖成活率91.4%~98.8%,各类鱼的总产为22 236 kg/hm2,收获情况见表3。生产成本包括苗种26 175元/hm2、饲料137 700元/hm2、池租4 500元/hm2、水电8 700元/hm2、碳源900元/hm2、人工7 800元/hm2、微生态制剂1 050元/hm2,合计186 825元/hm2;鲤鱼、鲫鱼、团头鲂、草鱼、长丰鲢、鳙鱼、翘嘴红鲌的产值分别为55 500、44 646、46 957.5、65 970.0、14 080.5、21 276.0、5 895.0元/hm2,合计254 325元/hm2,利润达67 50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00∶1.36。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及实践利用了“种间免疫”和“品种生态互补、互利共生”的原理[2]。该模式共有7个品种搭配养殖,在未增加投饲成本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了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既节水又节饵,是“以水养鱼、以鱼保水”模式的典范;同时又解决了水体本身富营养化对生物造成的压力,保持了生态平衡和水质稳定,从而降低了养殖鱼类发病率。通过底排污,定期清除池塘底部过多的淤泥、粪便和残饵,清除了大量病原菌,为鱼类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了鱼病发生,确保了水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底层沉淀物又可作农作物的有机肥料,从而使整个养殖过程达到了生态、环保的要求[3]。

通过人为添加碳源,提高水体中C/N比,异养细菌迅速繁殖,降低氨氮、亚硝氮等无机盐浓度[1]。微生态制剂可分解有机污染,净化水质,改良池水水质和底泥微生态环境。本试验于6月初至9月下旬15 d进行1次氨氮、亚硝酸盐监测,从监测数据看完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实现了无公害养殖。

微孔增氧技术与传统增氧技术相结合,增加了投喂区溶氧量,改善了投饲区溶氧过低的摄食环境,使水体底层中的有害中间产物能够得到较好的氧化,水体中氨态氮及亚硝酸盐等处于较低状态[4],藻类的多样性更好,水体更稳定。

本试验应用了底排污、微孔增氧、生物絮团技术调控水质、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等技术,养殖期间零用药、零换水(只补充部分蒸发和渗漏丢水),鱼类无发病,水质各项指标均正常。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较,节水47%~56%,节水17 700~25 200 m3/hm2,实现了节水、绿色、生态、环保的目的,值得大力推广[5-6]。

4    参考文献

[1] 罗亮,徐奇友,赵志刚,等.基于生物絮团技术的碳源添加对池塘养殖水质的影响[J].渔业现代化,2013(3):19-24.

[2] 王会芳,李小进,于守鹏.辽宁丹东多品种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介绍[J].中国水产,2017(12):52-54.

[3] 罗燕.池塘底排污技术及均衡增氧技术与传统池塘养殖对比试验[J].中国农业信息,2016(19):120-122.

[4] 张美彦,杨星,关梅.微孔增氧对养殖池塘水质及溶氧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7(12):101-103.

[5] 單金鑫,杨峰,赵峰,等.池塘节水生态高效养殖技术要点[J].山东畜牧兽医,2019,40(1):88.

[6] 谢文志.无公害水产养殖的现状与对策[J].河南农业,2016(8):75.

基金项目   吉林省科技厅技术攻关项目(20190301040NY);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45-35)。

作者简介   蔡敬国(1964-),男,吉林榆树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水产技术推广工作。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2019-02-25

猜你喜欢

集成节水模式
浅谈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
数字化监控系统的企业应用
干旱区田间高效节水工程的最优设计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张媛媛出席2016年度节水论坛
节水必备水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