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半与右半结肠癌K-RAS基因及肿瘤浸润T细胞表达的比较

2019-07-10许洪宝张贵阳郑照正蔡炜龙汪伟民楼能

浙江医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基因突变结肠癌淋巴细胞

许洪宝 张贵阳 郑照正 蔡炜龙 汪伟民 楼能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世界上第3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4大原因[1]。K-RAS基因是目前结直肠癌研究领域中最受关注的基因之一,它对调控肿瘤细胞生长起着枢纽作用。K-RAS基因突变能够导致细胞生长失去调控,引起肿瘤细胞快速生长[2]。因此K-RAS基因是否有突变是影响肿瘤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肿瘤浸润T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是直接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出来的淋巴细胞,它们能够识别肿瘤抗原,直接诱导肿瘤细胞溶解,或释放特定的趋化和促炎细胞因子[3]。TIL是否大量存在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4]。这两项指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关系密切,近年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左半与右半结肠癌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其K-RAS基因和TIL表达情况如何,笔者作了进一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315例。根据病变部位分为两组,其中左半结肠癌175例,右半结癌(包括直肠癌)1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淋巴转移状态、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期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入选标准:(1)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2)未行化疗、放疗等其他抗肿瘤治疗;(3)本人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2)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3)合并有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其他肠道疾病。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结肠癌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1.2 方法

1.2.1 K-RAS基因突变情况检测 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按照说明书步骤在组织标本中提取各组DNA,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仪检测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状态,依次构建文库、基因测序和数据分析。具体步骤如下:根据测序需要,将提取的DNA构建文库;根据扩增片段,加用测序接头,进行文库的扩增。然后应用测量仪检测DNA浓度。根据样本的测序需求混合样本,继续检测取得的混合样本中DNA的浓度,稀释制备模板。在测序完成后进行拼接、过滤,舍弃低质量序列及杂合序列,获得用于分析的优质序列,最后在基因测序仪上进行测序。

1.2.2 TIL(CD3+、CD4+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检测 (1)先通过固定、浸泡、脱蜡方式处理组织切片;(2)用PBS液冲洗3次以上,然后将切片置于加热后的柠檬酸缓冲液中;(3)约15min后取出切片,待冷却后再次用缓冲液冲洗;(4)切片加一抗处理,置于冰箱内以4℃保存约24h,取出后再次进行冲洗;(5)切片加二抗处理,室温下孵育约10min,再用缓冲液冲洗;(6)PBS液洗膜,DAB显色处理,显微镜观察染色结果。染色强度计分:无色为0分,浅黄色为1分,黄色为2分,深黄色为3分。阳性细胞百分比计分:≤5%为0分,5%~25%为1分,26%~50%为2分,51%~75%为3分,>75%为4分。最终的结果为染色强度与阳性细胞百分比计分的乘积:<3分为阴性(-),3~4 分为弱阳性(+),4~5分为中等阳性(++),>6分为强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K-RAS基因突变情况比较 对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K-RAS基因突变情况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左半结肠癌K-RAS基因野生型比例高于右半结肠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P<0.05),见表 2。

表2 两组K-RAS基因突变情况的比较[例(%)]

2.2 两组TIL表达情况的比较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D3+、CD4+T淋巴细胞阴性及阳性表达情况见图1。对左、右半结肠癌TIL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左半结肠癌CD3+、CD4+比例均高于右半结肠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 3。

图 1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a~c:阴性对照;d~i:阳性对照;d:CD3(+);e:CD3(++);f:CD3(+++);g:CD4(+);h:CD4(++);i:CD4(+++);免疫组化染色,×400]

2.3 两组肝、肺转移发生率的比较 对左半结肠癌与右半结肠癌肝、肺转移发生率进行比较,发现右半结肠癌肝、肺转移比例均高于左半结肠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 4。

表3 两组CD3+、CD4+表达情况的比较[例(%)]

表4 两组肝转移发生率的比较[例(%)]

3 讨论

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困难,许多患者就诊时已发生了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低,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极高的恶性肿瘤[5-7]。随着人们对结直肠癌信号通路与分子分型研究的深入,发现K-RAS通路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8]。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K-RAS基因野生型控制着细胞生长路径的调控,K-RAS基因突变可能与结直肠癌病变部位有关,且通常右半结肠癌发病率高于左半结肠癌,但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9-10],本研究结果与此一致。K-RAS作为RAS基因中的一员,突变频繁,检出率可达40%,K-RAS基因突变会直接影响抗肿瘤药物的疗效,从而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11]。

在结直肠癌中,免疫反应和TIL分析已被作为肿瘤分类的手段和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存在 TIL,大多数研究表明,CD3+、CD8+、PTPRC+或FOXP3+T淋巴细胞密度越高,临床疗效越好(能表现出较强的免疫应答)[12]。在Kwak等[13]的研究中,证实肿瘤组织中TIL不仅存在数量上的差异,而且与肿瘤部位关系密切,本研究结果也与此一致,即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左半结肠癌高于右半结肠癌。CD4+作为辅助T淋巴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物,是免疫肿瘤细胞死亡的主要介质,介导肿瘤细胞的表达,对肿瘤进展起保护作用[14]。在一些强调CD4+细胞可能通过Th1机制介导抗肿瘤反应的研究中发现,在结直肠癌抗肿瘤免疫中CD4+T淋巴细胞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CD4+T淋巴细胞不仅可以提高CD8+T淋巴细胞的疗效,而且还具有单独消除肿瘤细胞的作用。

左、右半结肠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和临床特征,在Salem等[15]的研究中发现,与左半结肠癌相比,右半结肠癌具有频繁的EGFR通路异常活动和突变风险。一项关于结肠癌生存周期的研究表明,右半结肠癌的预后比左半结肠癌差[16]。Baldus等[17]研究表明,Kras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出现远处器官转移的发生概率更高。Testa等[18]研究证实,结直肠癌转移与K-RAS基因突变和Tp53基因突变相关。

探讨左、右半结肠癌K-RAS基因及TIL表达情况,可以为结直肠癌患者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提供临床检测指标,同时充分考虑左、右半结肠癌临床表现特征,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诊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本研究从K-RAS基因突变类型和TIL表达水平层面探讨了左、右半结肠癌的差异,由于存在样本量相对较小、未进行多中心研究的不足,其最终结论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从多个医院采集病例,进行多中心研究来加以验证。

猜你喜欢

基因突变结肠癌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横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复习导航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致connexin26基因突变新生儿听力随访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