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血Hb、SF、PON1水平与围生结局的关系

2019-07-10张琳宋玮钕黄桉风

浙江医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血清

张琳 宋玮钕 黄桉风

有研究指出,贫血是较为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患者妊娠期出现贫血属于高危妊娠,在部分国家和地区,贫血已成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妊娠期贫血患者可对胎儿、母体及新生儿均造成近期和远期影响[2]。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妊娠期贫血发生率约19%,而其中缺铁性贫血占95%[3]。缺铁性贫血是由于胎儿生长发育及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对铁的需要量增加,尤其在妊娠中晚期,孕妇对铁摄取不足或吸收不良造成的贫血,可能会影响系列含铁蛋白,如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并可能导致胎儿出生体重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升高[4]。研究结果显示,缺血性贫血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对氧磷酶 1(PON1)、Hb、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等多种蛋白功能降低,进而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5]。但Hb、SF、PON1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血中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仍鲜有报道,因而笔者将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血Hb、SF、PON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围生结局的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20~31(25.56±4.63)岁;孕周 24~28(26.37±1.28)周。选取同期100例行孕检的正常妊娠期女性作为对照组,年龄21~31(26.01±4.57)岁;孕周 24~28(26.54±1.31)周。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组标准 参与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如下标准:(1) 血象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Hb<110g/L,RBC<3.5×1012/L,血细胞比容<0.33,红细胞体积(MCV)<80 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2%;(2)血清铁浓度<6.5μmol/L;(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0.96μmol/L;(4)骨髓铁染色可见细胞内外铁均减少,尤以细胞外铁明显,铁粒幼细胞<15%;(5)无妊娠糖尿病;(6)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若患者符合如下任一标准则将其排除出本研究:(1)存子痫前期、恶性肿瘤、风湿性关节炎或感染患者;(2)入组前服用维生素和铁补充剂治疗;(3)血中C反应蛋白水平>5mg/L;(4)主动申请退出本研究。

1.4 方法 在所有受试者入组后孕周24~28周时采集空腹静脉血3.0 ml,后采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患者血中Hb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患血清中SF水平及PON1活力进行检测,SF检测试剂盒购买自德国罗氏诊断有限公司,PON1活力检测试剂盒购买自上海研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均严格遵照试剂盒说明书及仪器操作指南进行检测。

1.5 围生期结局正常/不良定义 正常:足月顺产或剖宫产,且无产后出血,羊水异常且新生儿正常;不良:羊水过多或过少、产后出血、早产、流产、新生儿体重异常等[6]。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Hb、SF、PON1与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围生结局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SF、PON1联合诊断应用,并绘制ROC曲线分析Hb、SF及PON1单独和联合诊断预测妊娠结局的价值。P<0.05为差异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中Hb、SF及PON1水平检测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Hb、SF及PON1水平比较

由表1可见,观察组患者血清中Hb、SF及PON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不同妊娠结局患者血Hb、SF及PON1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妊娠结局患者血清中Hb、SF及PON1水平比较

由表2可见,围生结局正常患者血清中Hb、SF及PON1水平明显高于围生结局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3 血Hb、SF及PON1水平与围生结局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显示,血清中Hb、SF及PON1水平与围生结局呈正相关关系(r=0.712、0.695、0.428,均P<0.05)。

2.4 血Hb、SF及PON1水平预测围生结局的价值 见图 1、表 3。

图1 血Hb、SF及PON1水平预测围生结局价值的ROC曲线

表3 血清Hb、SF及PON1水平预测围生结局的价值比较

由图1、表3可见,对妊娠期缺血性贫血患者围生结局进行预测时,Hb、SF及PON1联合预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预测的AUC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有研究指出,妊娠期由于孕妇血容量增加和胎儿发育需求导致其血液稀释,并由于妊娠反应影响导致孕妇偏食现象比较严重进而可能导致铁吸收减少,进而可能导致孕妇出现缺铁性贫血等并发症,因此缺铁性贫血也是现阶段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妊娠期疾病[7]。有学者研究指出,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孕产妇细胞氧化应激增加和抗氧化能力降低[8]。此外,缺铁也是导致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致病性因素之一[9]。

Hb是现阶段临床中广泛应用的筛查机体贫血指征的重要指标,其是监测和评价患者内铁营养状况的首选指标[10]。有研究指出,铁缺乏患者及健康受试者人群中的血Hb水平存在一定的重叠分布现象,且其中轻度贫血人群与健康者中重叠分布现象更为明显,因而其也限制了Hb的进一步应用[11]。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结果证实,在铁缺乏患者血中其SF水平浓度显著降低,其也是评估和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12-13]。但有学者指出,SF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感染、炎症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对其造成影响导致其水平异常升高,因而在对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检测时极易受到应激状态影响而增加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4]。PON1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主要由肝脏合成并分泌,PON1可有效催化多种有机化合物水解钙离子依赖性脂酶,其可有效固定在高密度脂蛋白上而进入血液中,有效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其可有效水解具有生物活性的脂质过氧化物[15]。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中Hb、SF及PON1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且围生结局不良组患者血中Hb、SF及PON1水平明显低于围生结局正常组,且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b、SF及PON1水平与围生结局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对各指标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发现,Hb、SF及PON1联合检测对围生结局进行预测时其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且联合应用的AUC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分析认为,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围生结局与其病情密切相关,而Hb、SF及PON1水平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随着患者病情加重其血中Hb、SF及PON1水平明显降低,并导致Hb、SF及PON1水平与患者围生结局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对围生结局产生影响的因素众多,且在其中各因素所起作用不同,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Hb、SF及PON1在其中所起作用强弱进行分析后再对围生结局进行预测,进而可显著提高3项指标的联合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中Hb、SF及PON1水平呈显著低表达状态,与围生结局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3项指标联合评估可显著提高预测围生结局的价值。但本研究临床样本数较少,且为单中心研究,有待后续深入研究分析。

猜你喜欢

缺铁性贫血血清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营养干预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缺铁性贫血病因探讨(饮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