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活动设计探究

2019-07-08谢正春

学周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课堂活动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摘 要:核心素养教育是我国基于素质教育提出的又一大教育方针,它不仅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更要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师可首先分析高中生物教学现状,接着从探索学习、讨论学习、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情景创造等方面分析如何进行课堂活动设计。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课堂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1-004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1.037

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培养主要是让学生具备科学探索精神,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认识自我、认识生命、认识大自然,以客观、科学的视角看待自我与大自然、社会的关系。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的特点,旨在为生物教学提供些许思路。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当前,部分高中的课程教学主要是围绕高考考试内容展开,多以语数外等分值占比较高的学科为主,而生物课程的教学时间少,且教学内容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少数教师仍旧沿用照本宣科、题海战术的教学方法,片面强调学生对生物文化知识的掌握,这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高中生物课程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创造性。同时,少数高中过分强调生物课程的学术性,而忽略了生物课程的生活性,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另外,生物课程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借助实验验证理论知识。而在实际教学中,少数学校存在实验器材不齐全、实验课程少等问题,对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高中生物课堂活动设计方法

(一)引导学生探索学习

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学生具有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的前提是勇于探索。生物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学生科研精神的重要课程。因此,在实验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学习。如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课程中,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回顾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然后引出课堂重点——了解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变化特点。接着,针对洋葱根尖提问:“根尖上的哪些细胞具有细胞周期?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有什么特点?”等,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做实验,通过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了解生命的起源,树立起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科学观念。

(二)以生活案例设计教学活动

传统生物课本内容存在单一、滞后等特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对此,教师在备课时,可以从网上筛选学生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音频等资料作为课件进行讲解。如在《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赤潮、水华等视频,让学生在动态的画面中了解生物入侵的危害性,进而树立起环保意识。

(三)積极引导学生讨论学习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即科学、客观地看待生活中的事物。生物课程中存在广泛争议性内容,如克隆、转基因等。在讲授克隆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针对克隆技术开展辩论赛,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认为克隆对人类有利,一组认为克隆对人类不利。学生在辩论之前,会收集大量关于克隆的数据、案例,以论证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会辩证看待克隆技术的发展,对于学生辩证思维的形成有一定帮助。

(四)合理设疑、创造教学情景

如讲解《伴性遗传》时,教师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色盲检查图、色盲症的家系图,并发问:“在你们家族中,是否存在色盲患者?”接着展示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示意图,并提出问题:“色盲者的遗传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色盲患者多为男性而非女性?”等,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观察X、Y染色体示意图,会得出结论:色盲症基因来源于X染色体。对此,学生会产生疑惑,既然色盲症基因不存在于Y染色体,那为什么男性色盲患者更多呢?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男女婚配的遗传图解,让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得出结论:色盲者属于隐性遗传,表现为隔代遗传。

(五)以模型为依托,化抽象为具象

生物课程中不乏抽象、难懂的内容。如DNA的螺旋结构,对于学生来说是生硬的。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DNA螺旋结构模型,在制作之前,提出问题:“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是由哪几种物质构成的?这几种物质之间是在什么部位相互连接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制作模型,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掌握DNA的相关要点。

(六)注重课堂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

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课堂上用于开展活动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将活动延伸至课外。如在讲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种植植物,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了解水、光、空气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如绿萝是家庭中常见的盆景植物,绿萝的种植不会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学生可以记录绿萝每周的生长变化情况,并形成书面报告,定期向教师反馈。

三、结语

生物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该根据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探索学习、讨论学习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科学意识。

参考文献:

[1]王云生.推进课程改革需要提升教师课程意识和课程领导力[J].基础教育课程,2014(7).

[2]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                                              [责任编辑 胡雅君]

作者简介: 谢正春(1983.10— ),男,汉族,甘肃镇原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学。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动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研究的初探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