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钼矿选别工艺流程优化研究

2019-07-08何荣权杨少燕

有色冶金节能 2019年3期
关键词:辉钼矿钼矿细度

何荣权 梅 志 杨少燕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8)

0 前 言

钼是银白色,熔点为2 610 ℃,沸点为5 500 ℃,在空气中十分稳定,与各种强酸不反映。钼金属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可以与各种金属(铬、钨、镍、铋等)冶炼成多种合金。钼主要用于钢铁的添加剂,约占钼总耗量的80%,其次用于钼合金、钼化工制品等[1-2]。

近些年随着国内外经济的迅猛发展,钼作为稀缺资源和国家战略资源显得越来越重要。在钼资源开发上,不仅重视单一钼矿开发,而且对于伴生钼矿的开发也越来越多,比如铜钼矿和钨钼矿等[3-4]。而单一钼矿的开发又特别重视其回收率,目前多数大型钼矿的钼回收率均达到85%以上,2015年工信部颁布的《国内钼行业准入条件》中对钼回收率给予明确的规定,目前国内部分先进的钼生产矿山其回收率可达到87.5%。总而言之,就新开发建设矿山而言,如何经试验研究和工艺流程优化,最大限度回收矿石中的钼,提高综合回收率十分必要。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分析,结合国内、外钼矿山生产实践,分析试验问题,并针对试验问题,提出优化方案,最终实现降低项目投资、提高钼的总回收率的目的。

1 选矿试验

选矿试验对原矿进行了详细研究,包括磨矿细度、药剂种类、药剂用量、浮选动力学、选别流程结构等一系列试验。

1.1 原矿组成

选矿试验处理国外某钼矿山钼矿石,矿石属于长英质岩石中含钼的硫化矿石,可回收目的矿物为辉钼矿,钨等其它金属含量低无回收价值,钼含量为0.172%。矿石的矿物组成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脉石矿物主要是钾长石、石英等硅酸盐矿物。辉钼矿整体嵌布粒度较粗,主要以不规则片状叠加的集合体形式存在,粒度最粗达到7~8 mm;还有部分以粒度不等、粗细不一的板状、条状、针状自行晶形式存在。辉钼矿多充填于脉石矿物的孔隙中,或与黄铁矿共生[5]。

1.2 选矿工艺流程的确定

通过一系列探索试验、条件试验和开路试验,实验室最终推荐的工艺流程为:原矿经一段磨矿后矿浆进行钼粗选;钼粗选流程由一粗、一扫、两精和一次中矿再选组成;粗选获得粗精矿进行二段再磨、六次精选,二段再磨位于三次精选后。选矿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选矿工艺流程

1.3 主要试验分析

1.3.1 磨矿细度试验

图2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随着磨矿细度-0.074 mm含量的增加,Mo粗选回收率先升高后降低,粗精矿品位一直下降。当磨矿细度达到-0.074 mm占55%时,粗选回收率可达94%,最大增加幅度仅为2.86%,整个细度变化品位仅波动1%左右。结合现有国内、外钼选矿厂生产实践,一般一段磨矿细度较粗,实现粗粒嵌布的辉钼矿单体解离,以及大量连生体暴露新鲜辉钼矿,再经强捕收剂进行回收,可保证粗选段回收率高,同时降低粗磨成本[6-7]。

1.3.2 闭路试验

选取磨矿细度-0.074 mm占65%和60%,按照图1的选矿工艺流程进行闭路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闭路试验结果 单位:%

由表1可知,按照图1的工艺流程可以最终获得钼品位>50%、回收率>85%的综合指标,满足当前市场上对钼精矿的要求。但是尾矿2产品的品位和回收率指标均不合理,钼品位均超过0.4%,远远高于原矿品位0.171%,回收率损失高达10%左右,呈现“两高”现象。为了查清尾矿的“两高”原因,对流程参数、各级产品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尾矿2开展了物相分析。通过分析发现:

1) 扫选精矿品位高,基本接近原矿品位。

2) 中矿再选作业次数少(仅一次),浮选时间短(仅3 min)。

3) 尾矿2的主要矿物组成为易浮脉石、泥和少量黄铁矿。其中钼以被泥污染的几个微米的细粒辉钼矿(占20%)、少量与黄铁矿连生的贫连生体(占20%)和与脉石连生的贫连生体(占60%)三种形态存在。

2 选矿工艺流程的优化

2.1 目前选矿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

通过磨矿细度试验和不同磨矿细度的闭路试验分析,目前该钼矿选别工艺流程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 一段粗磨粒度与同类矿山相比偏细,导致磨矿成本高。

2) 尾矿2 品位高、回收率损失大,直接抛弃造成资源浪费,影响经济效益。

这两个问题在整个工艺流程中是相互关联的,不能单独看待,因此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应从整体和全局进行流程优化。

2.2 优化建议

针对尾矿2的问题和分析情况,通常采用三种处理方案:

1) 进一步强化扫选,将富集的泡沫返回粗选或精选。

2) 对中矿进行再磨,将连生体解离后再选,将富集的泡沫返回粗选。

3) 进一步强化扫选,将富集的泡沫返回粗精矿一段再磨。

通过物相分析可知,尾矿2的主要损失为连生体,其中脉石连生体约占60%。若采用第一种处理方案将造成钼的得而复失;采用第三种处理方案,将造成粗精矿的贫化;因此第二种处理方案最适宜该矿。同时结合试验分析情况,对解决尾矿2的“两高”问题,建议对中矿(扫选精矿和粗精选尾矿)进行集中再磨,同时对再磨后选别浮选时间、药剂制度进行详细研究,优化条件,从而降低尾矿2的品位和回收率。

采用中矿再磨工艺后,可有效地控制最终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这有利于解决一段磨矿偏细的问题。根据该矿工艺矿物学的研究情况,辉钼矿具有嵌布粒度粗、部分粗细不均等特点,再结合类似钼矿山生产实践,建议优化调整一段磨矿细度至60%以下。调整磨矿细度后,可实现一段磨矿回收粗粒级辉钼矿,中矿再磨保证连生体的解离,确保回收率。

2.3 优化试验验证

经分析讨论后,一段磨矿细度调整为-0.074 mm占55%,工艺流程增加扫选段数、减少粗精选次数和增加中矿再磨再选工艺,调整部分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利用调整后的选别流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和闭路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见表2。

图3 调整部分工艺流程图

由表2可知,通过降低一段磨矿细度、强化扫选、增加中矿再磨再选工艺流程的优化,最终获得钼精矿品位为51.38%,回收率为90.23%,与表1相比回收率提高了3%~5%;尾矿2的品位降低至0.131%,回收率损失仅为1.790%。总体而言,极大地提高了钼的综合回收率,可达到90%以上。

表2 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55%的闭路试验结果

3 结束语

钼矿山的开发通常关注的重点包括钼综合回收率、项目前期投资和投产后生产运营成本。本文通过对工艺流程中影响回收率的关键产品尾矿2的详细分析,对影响前期投资和生产运营成本的一段磨矿细度的详细分析,结合类似矿山的生产实践,大胆地提出降低一段磨矿细度、增加中矿再磨再选工艺优化方案,经试验验证达到预期效果,提高回收率3%~5%,综合回收率达到90%以上。与此同时,通过降低一段磨矿细度和减少一段球磨机规格,大大减少了项目前期投资和后期运营成本,显著提高了钼矿的开发效益。

猜你喜欢

辉钼矿钼矿细度
专利名称:一种钼矿和钨矿的联合冶炼工艺
原料煤细度对焦炭反应后强度的影响研究与实践
浅析涞源县大黄峪钼矿成矿远景
新型高效辉钼矿抑制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①
基于灰色模型的锅炉煤粉细度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辉钼矿纳米片在湿法冶金和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浮选过程中辉钼矿的氧化溶解特性
全球十大钼矿
基于波形特征的露天钼矿微震事件的识别分析——以卓资山钼矿为例
矿物掺合料细度与掺量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