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蓝耳病弱毒疫苗治疗普通型猪蓝耳病的效果分析

2019-07-08张保云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普通型病死猪耳病

张保云

(甘肃省天水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1000)

猪肉是我国主要肉类食物,保障猪肉供应与食品安全对于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猪蓝耳病(普通型)是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猪瘟病,传染性较强,给猪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猪肉市场的供应与安全。猪蓝耳病(普通型)主要表现为高死亡率(仔猪)、呼吸道疾病(育成猪)、繁殖障碍(母猪)三大症状。猪蓝耳病(普通型)病猪往往同时感染多种病菌,如伪狂犬病病毒、混合猪瘟等、猪流感病毒,容易出现继发性感染。为此,本文将详细分析猪蓝耳病(普通型)使用猪蓝耳病弱毒疫苗治疗的效果。

1 研究过程

1.1 研究资料

选择** 某地区猪蓝耳病(普通型)疑似病猪作为研究对象,取全血27份(1例3份,共计9头)。根据孙永亮等人的方法设计异性引物,确定上游与下游引物序列、经典毒株与PRRSV变异株预期扩增产物长度,各项数据分别为:5'-TGGGC-GACAATGTCCC-3'、5'-TGGGC-GCTGAGTATTTTGGGCG-3'、418bp、508bp。同时准备RNA提取试剂盒、RT-PCR 试剂、琼脂糖、低分子质量蛋白质Marker[1]。

1.2 研究方法

RNA 提取方法:采集疑似病猪全血后,迅速进行全血分离,并按照试剂盒要求提取病毒总RNA。进行反转录反应时,此次研究人员应该按照相关使用说明书,生成反转录产物,并将其低温保存(-20℃)或直接应用于PCR 反应模板之中。

PCR 反应方法:(1)准备物质:10μL 反转录产物、10μL 5*PCR Buffer、0.5μL 上游与下游引物、0.25μL(5U/μL)TaKaRa Ex Taq HS、50μL 灭菌双蒸水(补充总体积)。(2)反应条件:调解温度至94℃变性(5min)—PCR 循环—94℃(1min)—57℃(1min)—72℃(1min)。(3)待其循环35 次后,调节温度至72℃(10min)。(4)反应结束后,将产物低温保存(4℃)。

电泳检测(PCR 产物):(1)准备物质:琼脂糖凝胶(1%)、PCR 产物。(2)进行电泳检测,将溴酚蓝电泳至预期位置时对其进行观察,并使用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拍照[2]。

1.3 治疗措施

疫苗:选择合适的猪蓝耳病弱毒疫苗,疫苗信息:JXA1-R 株,武汉中博生物公司生产,1 头1次注射,10 头1 份。

治疗方法:为确诊猪蓝耳病(普通型)病猪注射疫苗,同时每天注射林可霉素,在猪的日常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增强病猪免疫力,预防继发性感染。

治疗对比:为了更加准确的观察猪蓝耳病弱毒疫苗效果,将9 头病猪分为对照组4 头与观测组5 头。观测组采用以上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是每天注射林可霉素,在猪的日常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两组病猪均接受7d 治疗效果跟踪观察[3]。

1.4 补充措施

处理病死猪:病死猪本身带有大量的病毒与细菌,如果处理不当将会污染猪舍、水源以及尸体掩埋地,因此必须无害化处理病死猪的尸体[4]。例如:将病死猪、死胎焚烧、深埋,做好相应的监控与管理工作,严禁病死猪尸体流窜,扩大疫情。

消毒饲养地:对于疫情区域,应该做好饲养地消毒工作。例如:隔离病猪,消毒猪舍;封锁疫区,隔离疫情;清洗饲养用具,进行带体消毒。

强化饲养管理:优化饲养环境,科学饲养。例如:加强通风管理,控制饲养密度,做好降温工作;为病猪提供高能量饲料,满足病猪矿物质、维生素需求。

其它合并病症治疗:多数猪蓝耳病(普通型)同时合并多种病症,因此应该加强对其它病症的诊治,辅助其它治疗方法,减少混合感染,降低病猪死亡率。

2 研究结果

2.1 PCR 反应

经过电泳检测后,获得两项数据结果:(1)经典毒株508BP;(2)对照变异毒株(阳性)418BP。两项数据结果与猪蓝耳病(普通型)病猪预期数据相一致。根据数据结果可以得知,检测样本病猪为猪蓝耳病(普通型)。

2.2 治疗效果

经过10d 的治疗后,观测组的5 头病猪病情稳定,各项病症基本好转,无1 头病猪死亡,仅1头病猪仍未完全康复,有轻微病症。相比之下,对照组4 头病猪中已有3 头死亡,余下1 头病症较为轻微,如表1。

表1 病猪死亡率

3 研究结论

猪蓝耳病弱毒疫苗配合每天注射林可霉素,在猪的日常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等综合性治疗方案效果十分明显,病猪死亡率较低,治愈率高。由此可以推断出,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在猪蓝耳病(普通型)的治疗中效果十分明显。此次研究中受限于样本数量限制,研究数据上精准度有所欠缺,但研究结论与李东明、杨丽华、张桂生等人基本相符合,研究数据可信性高[5]。

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优势明显,对于猪蓝耳病(普通型)的治疗效果显著。猪蓝耳病弱毒疫苗被注射到病猪体内后,可以对猪蓝耳病毒起到干扰作用,使其体内产生抗干扰素。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作用的发挥与剂量大小呈正相关,剂量越大产生的干扰素越快。因此在合理范围之内,可以通过加大剂量的方式使病猪体内尽快产生干扰素,迅速释放IFN,让感染细胞衰化、死亡、崩解,并随着病猪的全身血液系统漫延,与周围细胞膜受体相结合,最后促使cAMP 生成,增加猪体内健康细胞的抗病毒能力[6]。相关研究资料中认为感染素与补体治疗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治疗效果,但均承认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在猪蓝耳病(普通型)中的治疗效果。在猪蓝耳病(普通型)病猪的治疗中,为迅速遏制病猪病情的发展,让其体内生成病毒干扰素,应该立即为病猪注射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使其尽早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猪蓝耳病(普通型)传播速度快,病猪死亡率高,严重影响猪养殖户的经济利益。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对于猪蓝耳病(普通型)的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可以显著改善病猪病症,分析猪蓝耳病弱毒疫苗治疗的应用效果是十分必要的。但应该注意,猪蓝耳病(普通型)病猪往往混合多种病症,在治疗过程中不能仅是单一依赖于疫苗对于猪蓝耳病毒的抑制作用,更要结合病猪病症,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加强抗感染与营养补充治疗,提高病猪的免疫能力,有助于病猪的康复。同时,要做好相应的补充措施,加强猪舍管理与卫生监管,处理好病死猪,预防疫情的进一步传播。

猜你喜欢

普通型病死猪耳病
猪场猪蓝耳病感染状态的国内外评估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要点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HRCT影像分析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成人新型冠状病毒重型肺炎早期预警指标探讨>
调峰保供型和普通型LNG接收站罐容计算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病死猪处理行为的政府与养猪场户进化博弈及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