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鸡产蛋期饲养技术要点

2019-07-06韩洪丽山东省济南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中国畜牧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产蛋期蛋重产蛋率

文│韩洪丽(山东省济南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蛋鸡饲养周期较长,一般可分为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等阶段,其中产蛋期最长,也是蛋鸡养殖盈利的重要时期,现代高产蛋鸡产蛋期鸡只身体负荷大,如果饲养技术跟不上会严重影响鸡只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从现实看,蛋鸡从业者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即便是大型规模养殖场,精细化饲养也做得不到位,造成鸡只体况不佳、鸡蛋质量差、产蛋率低等问题,小、散户更为明显。本文结合生产实际,重点从饲养、营养供给方面对高产蛋鸡产蛋期饲养技术进行了总结归纳。

一、饲喂与饮水

钙是蛋鸡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也是蛋壳形成的重要物质来源,因此,产蛋期鸡只对钙的需求量大。在饲料中添加石粉或贝壳粉是补充钙的重要方式,根据鸡蛋形成规律和营养需求,可于每天下午5点左右补饲大颗粒贝壳粉,以1000只鸡中添加3~5千克为宜。研究表明,给产蛋母鸡饲喂大颗粒石灰石或牡蛎壳(1.4~5.6毫米)对维持产蛋性能和蛋壳强度更好,其中,钙源性饲料以三分之一贝壳粉加三分之二石粉组合的方式较为理想,有利于提高蛋壳质量。在产蛋期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可起到增强蛋壳强度、降低鸡蛋破损率的效果。

鸡肠道较短,研究表明食物在鸡消化道中4小时就可排空1次,因此,每天应在熄灯前补喂1~1.5小时料,为鸡夜间形成鸡蛋提供充足的营养。一般在早晨5~7点钟必须喂足料,使鸡开产有足够体力。产蛋期饲喂以自由采食为宜,每天饲喂2~3次,但喂料量要适度,要确保夜间熄灯前饲料被食净。

由于高产蛋鸡饲料是高能量、高蛋白型日粮配方,鸡只代谢强度非常大,身体需水量大,必须保证鸡只充足的饮水。通常饮水量为采食量的2~2.5倍,如果不能保证充足的饮水供应,不但产蛋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还会造成鸡只代谢失常、引发相应的疾病。一般,鸡只在产蛋前及熄灯前分别有饮水高峰,应注意这两个阶段的饮水供应。在炎热的夏季给鸡只饮用清凉的水,对提高产蛋量有利,生产中可通过人工方式调节饮用水的温度。如有条件,最好直接采用深层地下水,如果水质较差,还要注意水的净化处理。

二、分阶段饲养

由于蛋鸡在不同生理阶段对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要求差别较大,为了满足不同阶段鸡只的具体营养和饲养条件需求,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生产性能,现代高产蛋鸡在集约化养殖模式下均采取分阶段饲养,本文以通常采用的三阶段饲养法来说明。产蛋鸡三阶段饲养能够根据蛋鸡不同生理阶段和产蛋水平科学配制饲料,可划分为产蛋前期、中期、后期(或产蛋率85%以上、75%~85%、75%以下)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指鸡群产蛋率85%以上时期(一般是从鸡只开产至40周龄的阶段)。如果育成鸡培育较好,能达到该品种的培育标准,通常在18~19周龄即可见蛋,25~27周龄时达到产蛋高峰,产蛋率能达到95%左右。到40周龄时产蛋率也能维持在85%以上,蛋重由最初的40克左右增长至57克,近年来随着品种改良和饲养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产蛋成绩在不断得到新的突破。生产中,控制产蛋率50%的日龄以155~165天为宜,这种条件下,初产蛋较大,蛋重上升快,高峰期峰值高且持续时间长。由于鸡只发育进度并不一致,同一群鸡中,常会出现开产进度不一的情况,这样的鸡群不利于产蛋高峰维持。可通过人工调控手段,如限饲、控光等技术措施,使鸡群同步开产。开产后的日粮配方,需要保持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且添加相应需求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这样在维持鸡只自身发育基础上能使产蛋期的产蛋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此阶段,每只鸡粗蛋白质以18~19克为宜,能量以1263.6千焦左右为宜。

第二、三阶段分别是指产蛋率75%~85%和75%以下(多在40~60周龄和66周龄以后)的时期。此阶段鸡只基本达到体成熟,体重几乎保持不变,产蛋率开始下降,但在一定时期蛋重仍有所增加,这个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应使产蛋率缓慢、平稳地下降,日粮营养水平要适当降低,每天摄入的粗蛋白质应分比别控制在16~17克和15~16克。

现代轻型蛋鸡三阶段日粮标准通常采用以下指标:即前期保持粗蛋白质18%、代谢能11970千焦/千克;中期保持粗蛋白质16.5%、代谢能11970千焦/千克;后期保持粗蛋白质15%、代谢能11970千焦/千克。

三、饲料供给要求

1.产蛋前期料。产蛋前期料必须满足采食量低时母鸡产蛋和生长的氨基酸需要,由于开产初期母鸡还未达到其成年体重,所以采食量较低,28周生长发育还未完全结束,此阶段的蛋白质需要量是用于产蛋和生长的蛋白质需要量之和。

实际生产中,有必要在18~28周将饲料中蛋白质水平提高6%,这与28周后观察到的采食量有关。产蛋前期料应一直使用到鸡群采食量达到正常,或平均蛋重60~61克,或到26~28周龄。开产初期应促进鸡群采食,使蛋重快速增长,为此可采用富含油脂的饲料,以改善饲料形状,加大鸡群的采食量。

2.产蛋中期料。该饲料从26~28周开始使用,一直用到50周龄或到产蛋结束。在50周龄时增加饲料内钙的含量,以减少不合格蛋。鸡群有每天的氨基酸及矿物质需求量,所以各营养物的百分比应根据实际观察到的采食量来确定。采食多少主要由能量需要量和鸡舍温度来决定。迄今为止,产蛋持久性已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大于90%产蛋率的蛋鸡产蛋时间可达30~35周。

3.产蛋后期料。考虑到产蛋持久性、个体差异及蛋重的情况,氨基酸需要量,并不在整个产蛋期下降。从经济效益考虑,或许稍微降低安全量是值得的,但对产蛋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来讲,维持氨基酸摄入量不变时获得的效果最佳。任何氨基酸缺乏,无论哪一种,都会使产蛋性能降低,其中2/3源于产蛋率下降,1/3源于平均蛋重减少。由此可见,在产蛋末期采用降低饲料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来减少平均蛋重,而又不造成产蛋率下降是不可能的。

四、钙质补充与粒度要求

蛋鸡的产蛋性能由于产蛋时间越来越短而逐年提高,现在母鸡每产一枚蛋所需时间正在接近24小时,这样在清晨产蛋的鸡群可达到很高的产蛋率。

表1 石灰石颗粒大小对蛋壳质量影响

1.蛋壳钙沉积过程。蛋鸡以24小时为一个产蛋周期,这个周期中蛋壳钙的沉积大体分为4个阶段:0~6小时为第一阶段,在此阶段尚见不到蛋壳沉积,分泌的是蛋清和壳膜,也是髓骨再沉积的时候;6~12小时为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约沉积400毫克钙、钙壳开始形成;12~18小时为第三阶段,这个阶段最为活跃,约沉积800毫克钙,之后沉积速度放缓;18~24小时为第四阶段,内约沉积500毫克钙,依蛋大小略有差异,总共约有1.7克的壳钙。蛋壳钙化过程大约需要12小时,在蛋产出前大约2.0~ 2.5小时完成。蛋壳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夜间母鸡消化道中贮存的钙含量,因此提供石灰石对蛋壳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补钙时机的把握。蛋壳形成是由于产蛋鸡利用其肠道中分泌的盐酸溶解的钙来完成,肌胃有规律的收缩将钙顺着肠道转运,当钙量不足时,即动用髓骨内贮存的钙。鸡动用自身贮存的钙所产的蛋壳质量较次。蛋进入蛋壳腺最初的5小时内钙沉积速度慢,在随后约10小时内蛋壳钙沉积速度加快或呈线性增长。钙的吸收率变异很大,因此,在后半夜(关灯期的后期)采取任何措施,增加钙的摄入量都会改善蛋壳质量。

3.钙质饲料颗粒大小比例要求。大颗粒(大于2毫米)的石灰石粒可以存留在消化道内,在蛋壳形成期间缓慢溶解,均匀地释放出钙。母鸡饲喂低溶解度的粗粒钙时,在关灯期结束时钙的利用率增高。饲喂低溶解度粗粒石灰石时,有效钙量在蛋壳形成开始时较少,而在关灯期结束时增加。最重要的限制因素是溶解度,溶解度越低蛋壳质量则越好。石灰石颗粒大小对蛋壳质量影响见表1。

早上开灯后,那些还没有完成蛋壳钙沉积的鸡应能够采食粉状钙,这些粉状钙能被快速地溶解、吸收。一般从摄入钙饲料到钙沉积为蛋壳的一部分不超过30分钟。白壳蛋鸡在早晨开灯后才完成蛋壳形成过程,因此50%的钙应是2~4毫米的大颗粒钙,另50%应是粉状钙。大约40%的褐壳蛋鸡在开灯时已完成蛋壳形成过程,因此65%的钙应是2~4毫米的大颗粒钙,另35%应是粉状钙。

猜你喜欢

产蛋期蛋重产蛋率
种鸡产蛋期的限饲方法
种鸡产蛋期的限饲方法
优化商用蛋鸡所产蛋蛋重的四个重要因素
附文一:获得较小蛋重的管理要点
新兴麻鸡父母代的饲养管理
蛋重对蛋鸭孵化效果的影响
冬喂蛋鸡巧添加抗病御寒又高产
杨树皮类脂与中草药复配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浅析蛋鸡养殖技术要点
浅析蛋鸡养殖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