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维生素缺乏症的探讨

2019-07-06杜平丽河北省定州市农业农村局

中国畜牧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周龄雏鸡鸡舍

文│杜平丽(河北省定州市农业农村局)

通过对某鸡场鸡只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病例的分析、探讨,认识和重视维生素对雏鸡、成年鸡等每个生长发育阶段以及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正确分析鸡只发病原因,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高防病能力,以减少鸡只发病和死亡。

河北省定州市某小型养鸡场引入一批肉雏鸡,共6000只,计划育肥出售。但在25日龄时鸡只开始发病、死亡,且病情日趋加重,共有865只发病,发病率14.4%,死亡188只,死亡率21.7%。现将从引进到发病的整个过程简述如下。

一、饲养状况

雏鸡开食后逐渐过渡为配合饲料,并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保证充足的饲料和饮水。根据鸡只品种和日龄制定了基础饲料配方:玉米65%、豆饼5%、麦麸5%、花生饼12.5%、进口鱼粉10%、骨粉1.25%、贝粉1%、食盐0.25%。

该养殖场采用的是地面平养,育雏室温度控制良好,饲养密度一直保持每平方米60只,执行了正常的免疫程序。

二、发病及剖检情况

该养鸡场从鸡只25日龄开始发现发病鸡只,并有死亡现象。临床症状表现为:起初,病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重下降、闭目昏睡、翅膀下垂、运动失调;发病后期出现视力障碍、眼分泌物增多、流泪;有的病鸡鼻孔和眼有白色水样分泌物出现,严重的上下眼睑往往粘在一起,眼睑中有乳白色干酪样物存在,最后角膜软化、眼球下陷、造成失明;有的病鸡因鼻孔分泌物增多,造成呼吸困难,严重的出现鼻炎症状。

发病鸡只皮肤干燥,全身羽毛蓬松,有的出现掉毛、秃毛现象,有的病鸡喙部位颜色变浅。

对16只病死鸡进行剖检发现:从鼻腔、口腔、食道及咽部,有大小不一的白色脓疱或坏死物;眼睑下或眼内角有干酪样分泌物;剖开病鸡看到肾脏显著增大,输卵管增粗,用手术刀剪开肾脏及输卵管看到白色的尿酸盐沉着。

三、采取措施

结合鸡只发病状况和剖检情况,初步诊断为维生素A缺乏症,并及时采取了如下措施:

1.小群治疗。对发病鸡只进行隔离饲养,每只鸡投喂鱼肝油0.1~0.2毫升,每日3次,连用5天左右;同时对眼部有症状的鸡只,用2%~3%的硼酸水清洗,每天1次,连续3~5天,观察有无好转。

2.大群治疗。大群鸡治疗时可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5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制剂,开始一周,剂量加倍,连用10天。同时调整日粮组成,适当提高饲料中维生素、蛋白质含量,其中豆饼含量由原来的5%提高到10%,玉米含量由65%降至60%。

3.全群鸡只每天饲喂一次胡萝卜或南瓜。

4.降低鸡群密度。由于该养殖场采用的是地面平养,1~2周龄雏鸡采用每平方米由原来的60只降低为30只,降低了1倍量,3~4周龄每平方米为25只,5~7周龄每平方米为15只。

治疗效果:经过上述措施后第5天,鸡场病情得到控制,不再发展,死亡数量明显减少,一周后,除少数眼部有轻微症状者,大部分鸡只恢复正常。

四、对致病因素及发病机理的认识

致病因素:禽类体内没有合成维生素A的能力,其体内所有的天然维生素A都来源于维生素A原,而干谷、米糠、麸皮、棉籽等饲料中,几乎都不含维生素A原;饲料经过长期贮存、烈日暴晒、高温处理等均可加速饲料中维生素A类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导致维生素A缺乏;日粮中蛋白质和脂肪不足,不能合成足够的视黄醛结合蛋白质去运送维生素A,脂肪不足会影响维生素A类物质在肠中的溶解和吸收;胃肠吸收障碍,发生腹泻或肝脏疾病,使其不能利用及储藏维生素A。

发病机理。鸡只饲养过程中,维生素A是保持鸡体生长发育、正常视力和骨骼、上皮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主要功能是维持视网膜感光,维持上皮的完整,维持正常的生殖机能,促进正常生长发育。肉鸡维生素A缺乏时,可表现为生长慢,抗病能力减弱,易发支气管炎等疾病,同时会引起相应的病理反应及病理损害。在夏秋交替季节,由于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容易使饲料发霉、变质,机体免疫能力低下的雏鸡食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后易发病。

五、预防及控制措施

1.自雏鸡起,及时分群,保持合理饲养密度。该养殖场发病前,饲养密度一直保持每平方米60只,饲养密度较大,雏鸡没有按公母、大小、强弱进行分群管理,造成鸡群拥挤,活动面积较小,因而采食拥挤、不均,导致部分鸡只维生素A缺乏是引起鸡只发病及死亡的原因之一。该养殖场采用的是地面平养,相比网上平养或立体笼养密度应该低些。并应随着鸡只日龄的增大降低饲养密度。适宜的饲养密度为1~2周龄雏鸡采用每平方米为30只,以后每周鸡的养殖密度相应减少,到5~7周龄每平方米为15~20只。尤其是夏秋季节,与冬春季节相比,每平方米应减少3~5只为宜。

2.科学配合鸡只的日粮,以保证鸡只健康生长,使养殖者获取最大利益。在配合鸡的日粮时,首先要根据鸡只的品种、日龄、生产性能、季节和气温变化等因素,确定饲养标准内规定的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其次,力求饲料品种多样化,保证营养物质完善,提高饲料利用率,保持饲料成分相对稳定,不要轻易变更饲料品种,有必要变更时要逐步进行,以满足鸡只生长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由于该养殖场发病前使用的配合饲料,配方中植物源性蛋白饲料豆饼含量5%,动物源性蛋白质相对较低。众所周知,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基础,它是构成鸡体肌肉、羽毛、血液、激素等的主要成分,是不能用脂肪、碳水化合物所能替代的营养物质。鸡的日粮内蛋白质不足时,鸡只生长发育不良。

维生素A缺乏时,不仅可引起雏鸡生长发育不良,造成鸡只体重下降,还可引起眼球变化,视觉障碍,降低呼吸道、消化道的抵抗力,容易感染疾病,造成经济损失。

3.时值夏秋季节,温度高、湿度大,易造成饲料发霉、变质,影响维生素A的有效成分发挥。因为维生素A不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要加强饲料的购入、存储和使用管理。饲料须来自正规生产企业,要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臭,包装完好。鸡场要建立完善的领用料制度,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防止饲料放置过久。饲料的贮存应防霉、防潮,通风良好,并设有防火、防盗、防鼠及防鸟设施,防止破坏饲料中的维生素A。

4.疾病预防工作要做好。肉鸡生长期短,要想提高成活率,减少传染病,就一定要搞好免疫。除了新城疫、法氏囊疫苗外,还要重视季节性疾病的防疫,如秋季的鸡痘免疫。为了提高成活率,做好白痢、球虫、大肠杆菌、腹水、腿病等疾病的预防。不要等疾病发生才治。因为肉鸡长得快,抗病力差,一旦发病就不是个别鸡的问题,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5.注意通风换气。管理中习惯重视温度管理而忽视通风换气,由此导致鸡生长慢,料肉比高,死淘率和用药成本增加,直接影响养殖效益。因此,应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排除过多的水汽,使舍内空气和湿度保持适宜的状态。消除空气中的微生物、灰尘以及舍内产生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保持舍内温度稳定,无贼风,舍内温度均匀一致,无死角。鸡舍可采用横向通风系统。该系统能有效地提高春季鸡舍内空气质量和生产指标,增加效益。横向通风系统主要是利用侧墙排风扇强制排风,在鸡舍内形成负压,舍外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实现空气交换的通风换气方式。但要注意进风口的设置,应首先做到风不可直接吹鸡体;冷风入舍后,必须迅速与热源进行热交换;进风口与出风口必须相匹配;鸡舍必须密闭良好;取暖炉供暖设备效果好且必须匹配,防止炉子倒烟而导致供暖失调等。

6.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对鸡舍要经常进行消毒。对于经常出入鸡舍的工作人员要做好其服装的消毒工作。要经常观察鸡舍内鸡群的生长状态,一旦发现鸡群出现病弱情况,要及时地采取治疗方法,对于一些即将病死的鸡群要及时地进行淘汰。每周定时对鸡群饮食、饮水用的设备进行清理消毒。鸡舍内除了存放养殖所需要的一些工具之外,最好不要再进行存放其他工具。对于鸡舍内所产生的粪便最好当天就进行清理,不要让鸡粪在鸡舍内停留过多的时间,以免造成细菌的传播,使得鸡群感染疾病。每周进行1~2次带鸡消毒工作,彻底的对鸡舍内病菌进行控制。

猜你喜欢

周龄雏鸡鸡舍
夏季鸡舍通风管理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夏天养鸡如何防暑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别请狐狸建鸡舍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鸡舍
褐壳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