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9-07-05邱志鹏

智富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高职院校

邱志鹏

【摘 要】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物流作业所需的各项信息技术,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对各项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本文分析了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课程内容包括条形码技术、RFID、EDI、GPS、GIS、自动化技术等,涵盖了物流企业对物流信息人才的知识与技能需求。随着物流行业信息化的快速推进,物流企业对物流信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物流企业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培养学生能够满足相应工作岗位以及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需要对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于该课程内容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部分理论知识复杂深奥,对实践教学条件要求较高,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反映理论与实践难以紧密结合,很多学生甚至没能熟练掌握各项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材与教学内容与物流企业信息人才需求匹配程度较低

跟据笔者在教学中的观察,各类物流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并无太大变化,虽然部分内容仍在很多物流企业中被广泛应用,但是与物流信息化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是不相匹配的。近两年来,众多龙头物流企业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飞速发展,中小型物流企业也对物流信息人才提出了更高与更新的知识与技能要求。随着智能硬件技术的推陈出新,越来越多新的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物流环节中,例如智能机器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京东的无人仓库。这些新的资讯和新的技术应用往往不能及时被纳入到教材与教学内容的范畴,导致学生难以掌握物流企业所需的新知识与新技能。

(二)课程教学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欠缺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教学思维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即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课程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形成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的习惯,进而影响课堂的互动性,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高职院校,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掌握各项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而传统教学模式偏重理论讲授,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此以往,课程质量与课程目标必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学生也无法达到物流企业的能力要求。

(三)缺乏实践教学条件和环节,学生难以具备应用物流信息技术的能力

由于物流信息技术涵盖范围广,涉及众多软硬件技术的应用,许多高职院校缺乏完善的實践教学条件。部分高职院校采用物流企业参观实训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补充,这对学生的实践认知有一定帮助,但无论是实践教学的及时性,还是特定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针对性都是不足够的。部分任课教师缺乏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无法利用有限的教学条件以及网络资源进行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也无法对学生的实操环节进行充分的指导。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各项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更是严重不足。

(四)课程师资队伍薄弱,无法完全满足课程教学要求

随着物流企业对物流信息化日益重视,物流专业学生掌握各项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逐步提高,这也就给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师资队伍往往无法完全满足物流信息技术的教学要求。一方面,部分任课教师会受到自身专业领域的制约,无法全面覆盖物流信息技术多元化的知识体系,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难以面面俱到。另一方面,物流行业对信息技术的新应用陈出不穷,任课教师难以在教学经验丰富、快速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术应用之间实现较好的平衡,简而言之,就是在同一个任课教师的授课过程中,通常难以兼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上述问题的存在对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提出若干教学改革措施。

(一)更新优化教学内容,满足企业物流人才需求

首先,课程教学内容必须与物流企业人才需求相匹配,顺应物流行业以及物流工作岗位的发展要求。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就必须把握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以此作为更新优化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通过校企合作,物流行业协会交流以及物流企业集中实训多种渠道展开交流与座谈,及时并广泛地获取物流行业新变化和物流人才需求新建议。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每一学年依据新变化和新建议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优化。从物流主要岗位中选取包含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模块,把实际工作场景代入到教学内容中,使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其次,要加强校本实训教材的建设。由于各类物流信息技术教材内容更新节奏相对缓慢,无法满足物流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对于高职教育来说,该课程更强调对各类物流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因此,校本实训教材建设是教学内容更新优化的关键切入点。课程教学团队依据本校的实训条件和师资能力,结合当前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开展校本实训教材建设,并做到每学年修订一次,以适应物流行业新变化。

(二)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各院校需根据自身教学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物流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首先,校内具备实训条件的模块,可采取实训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每一次课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对应的教学情境,并在课前把实训任务下发给学生。学生在实践情境和实训任务驱动下,主动展开基础理论学习。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通过查漏补缺、启发、提问等形式,对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行指导。学生围绕实训任务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并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其次,校内不具备实训条件的模块,可采用案例教学辅助物流信息技术实操视频进行教学。案例教学要求任课教师要善于发现与收集合作企业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并根据教学内容对案例进行加工。这样既能让学生明确所学内容的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又能通过案例中的情景加深对理论知识和技术的理解。物流信息技术操作视频则以更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能看到各项技术的构成,以及这些构成部分如何相互配合完成工作任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项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另外,借助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引入微课、慕课等教学手段,利用教学云平台和线上精品课程等多种教学模式进行补充与辅助。与此同时,把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件、实训任务、案例分析、课程资源库、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与提示)、视频等教学内容通过网络进行共享,为学生进行“线上+线下”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三)优化实践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应用物流信息技术能力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设计合理与否至关重要。在校内,要加大物流实训室建设,以满足基本技能的实践教学,并通过优化设计,在有限条件的基础上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在校外,要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建校外物流实训基地。通过校外物流实训基地,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紧贴物流一线作业,可以更好的根据企业对物流信息人才的需求,优化实践教学设计,让学生有机会到物流企业实际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完成实践教学目标。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設,提升课程教学水平

对于现有的师资队伍,要鼓励和支持任课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及时了解物流行业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并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前沿动态,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的最新应用,持续不断地学习各项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还可以通过招聘引进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才。新人才的引进既可以直接加强师资队伍的力量,又可以帮助原有师资队伍补充和完善物流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带动整个团队教学水平的提升。此外,还可聘任物流行业专家以及物流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或者实训指导教师,为课程教学提供必要的工作经验,为任课教师和学生补充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

三、总结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旨在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掌握物流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设计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改革措施。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改革措施不限于此,各院校教师需要因势利导,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措施,对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进行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改革,为物流行业培养合格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 万海霞. 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5,(18):97-98.

[2] 何亿. 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39(5):200.

[3] 张志远. 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2):153-154.

[4] 董云花. 高职院校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智库时代,2018,(51):218-219.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改革高职院校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PBL模式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经验
浅谈中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