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机械类专业《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浅谈

2019-07-05张卫

智富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工程制图教学改革

张卫

【摘 要】随着近年来各院校的教学改革,《工程制图》的课时量急剧减少,因此出现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本文对该课程内容的调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应教学方法也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以此来适应教学改革,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非机械专业;工程制图;教学改革

《工程制图》是我校一些非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作为工程界的图形语言,它有着“一图顶千言”强大功用,是一门兼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基础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读图与绘图的基本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工作习惯。

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业间相互融合,因此非机械专业的学生掌握工程制图是非常必要的。工程图是工程师技术交流的语言,对于非机械类专业的工科学生,学习此课程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门课程,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跨专业的基础。

一、目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学生思想上:《工程制图》是针对非机械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很多学生会认为他们不是机械专业的,学这些内容几乎没有什么用处,今后也用不到,在思想上就和机械专业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大部分学生还意识不到这门课程的意义所在,所以在思想意识上产生懈怠。

(2)课时上:随着近年来院校的教学改革,《工程制图》课程课时明显减少,现在很多高校中只有32学时。对于机械专业的《机械制图》课程,不算计算机绘图课程,大一上、下两学期共为96课时,感觉教学课时也很紧,而对于非机械专业教学只有32课时,如果要想把《工程制图》的内容全部讲完是几乎不可能的。

(3)教学内容上:目前《工程制图》的内容一般来说还是沿用的机械类本科的教学内容,包括画法几何、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由于课时本来就少,所以计算机绘图内容作为自学内容,但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的内容相对于课时来说也极不协调,教师上课感觉这里应该讲,那里也不应落下,从《机械制图》的角度上来看,这32课时不知道如何来安排了,而学生也是感觉课堂知识点多,不能全部理解,作业质量也不好[1]。

二、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32学时的《工程制图》课程中出现的学生思想懈怠、课时少,课程内容多的情况,笔者觉得课程内容应该进行压缩和调整。

(1)教学内容上:教学内容多,课时少,那肯定就要精简课程内容,具体哪些内容应该重点来讲,哪些应该几句话带过,哪些应该删除不讲可能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看法,针对非机械专业对该课程的要求,我在此谈谈我的看法。

开篇制图的基本知识:这部分需要简要介绍该课程的意义、历史,学习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图纸标题栏、比例、字体、图线、制图工具的使用、正多边形(三、四、五、六变形)的绘制、斜度和锥度的意义和绘制、圆弧的连接。其余尺寸标注、和手工制图等内容在后续课程中再讲解。

画法几何部分:画法几何部分要为后面的机械制图打基础做铺垫,因此有些与机械制图内容不太相关的就简略讲解或者不讲。点、线和面的知识讲解这部分知识中,直线的表示方法、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关系、直线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属于直线的点要详细讲解,而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直线与投影面间的夹角、直线的迹点则不需要讲解,对于课时有富余的可以讲讲直角投影定理。平面部分主要讲平面的表示方法与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对于平面上的点和直线对于后面的机械制图部分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对于课时较少的情况可以不讲。投影变换的内容不讲。基本立体部分讲简单的平面立体和简单的回转体,如三棱锥(台)、四棱锥(台)、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圆柱、圆球、圆锥(台)等,以及这些立体与平面相交的情况。两立体相贯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两圆柱轴线正交的相贯线和两回转体共切于球的特殊情形。以上画法几何的知识基本足够衔接机械制图的内容。

机械制图部分:组合体部分中形体分析法、画组合体、读组合体以及组合体的尺寸标注需要详细讲解,也是这门课程的核心。轴测图部分如果课时不足可以不讲,因为目前立体图形的绘制可以很轻易的使用三维造型软件实现。机件图样的画法部分视图、剖视圖、断面图是重点,其中剖视图中全剖和局部剖视图是重点,其余了解即可。其他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简略介绍即可。零件图部分要求能够绘制包含零件图所有要素的较简单的零件图,要求掌握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和零件尺寸标注的合理性,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部分只要求学生了解表面结构的含义、极限与配合的概念和几何公差,螺纹部分归到螺纹紧固件部分进行讲解。标准件与常用件部分主要掌握螺纹紧固件,其余键、销、滚动轴承和齿轮等内容主要讲解其作用。装配图部分最好以一幅简单装配图为例进行讲解其内容、画法、尺寸标注、技术要求、序号、明细栏和标题栏等内容,要求能够看懂简单装配图,不要求绘制装配图[2]。

(2)教学方法上:由于近些年多媒体的广泛使用,教师已经从传统的模型、挂图和板书模式演变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模式,使用电子三维模型、投影图片和动画,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但教学模式往往还是按照传统的“课堂讲解-课后练习”这种模式。使用这种模式教学本身没有多大问题,因为如果经过课程内容调整和压缩后,即使只有32个学时,每次课也都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如果将教学模式调整为“课堂讲解-课堂练习-课后练习”的模式效果会更好,即在两节课90或100分钟内安排15—20分钟时间进行对应课堂内容的练习,学生课堂练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直接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比如讲解完全剖视图的绘制后让学生练习,老师可以发现练习中的各种问题,例如使用粗实线绘制剖面线、剖面线间隔不一致、剖切符号使用细线来绘制以及投影方向的箭头标错等问题,发现问题后马上集体纠正,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当堂课就搞清楚,对课后作业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这种方式要比课堂讲解后课后练习的效果要好[3]。

(3)学生对该课程的思想上:首先可以用举例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再者这门课经过对内容的简化后简单了很多,因此要跟学生强调这门课很简单,不能让他们有思想包袱;其次让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足够的兴趣,让学生一门课产生兴趣的因素有很多,可以是课程很有趣,可以是课程很有用处,可以是教师很有魅力,可以是教师语言幽默等,充分应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对学习该门课产生兴趣和动力。

三、总结

每个从事非机械专业类的《工程制图》教学的老师对该门课程都有自己的见解,也在不断的探索与改革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优化教学方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皓明,秦战生,梅飞. “电气工程制图”课程的融合教学模式[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6,38(4):36-38.

[2] 穆浩志,薛立军,牛兴华.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工程制图课程大纲的改革与实践[J].图学学报,2016,37(5):711-717.

[3] 陈先水.提高工程制图教学效果的探讨与实践[J].湖南学院学报,2016, 37(2):64-67.

猜你喜欢

工程制图教学改革
关于电气类工程制图的教学改革探讨
工程制图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