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关工委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工作中的作用探析

2019-07-05廖思伦宋晓满

智富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关工委大学生

廖思伦 宋晓满

【摘 要】高校关工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力量,可以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工作中发挥其政治、教育、文化与时间优势。为适应新时期的客观要求,高校关工委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工作中在应突出时代特征,着重教育的引导,主动调适新老“代沟”,充分利用新兴网络媒体。

【关键词】文化自信;关工委;大学生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自1990年成立以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并将继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提升文化自信作为新时期的时代主题,已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人才宝库与智慧之源,更是民族文化发展最重要的承载者与创造者。“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关工委以其不可替代的政治、经验、威望、时空、亲情优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鉴于关工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关工委有责任并且完全有能力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一)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教育是文化的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没有教育,就没有文化的世代继替。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途径,理应承担起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这份重任。“主动、强烈的文化担当,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视野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文化育人功能中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成熟且在今后发展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标志。” [2]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其文化属性,理应成为文化教育重要的“承载者”和“承担者”。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也就是失去了其最根本的价值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起文化育人功能,就是要通过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保证大学生将传统文化所内聚的价值观念与价值信念不断的传承与延续下去,培养大学生先进的文化素养,树立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二)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现代化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

后发现代化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最佳捷径便是直接向西方等先发现代化国家学习。在中国,先后从器物、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兴起了一轮又一轮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经过数次西方现代文化的涤荡,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湮没在西方文化的大流之中,民族文化的不自信全方位地体现在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这种文化的不自信又反过来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使中国的现代化继续向纵深发展,走得更远、更深、更广,就急切需要文化这种软实力作为支撑。因此,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提前条件

近代以来,由于物质落后于人,国人的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被西方国家发达的科学技术、优裕的物质生活、先进的武器装备等摧毁殆尽。时下社会出现的哈日族、哈韩族、追美族、追欧族等现象,追根溯源就在于文化的不自信。文化的不自信,是实现文化复兴以致民族复兴的最大障碍。因为“当知无文化,便无历史。无历史,便无民族。无民族,便无力量。无力量,便无存在。” [3]建設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进一步意义来讲,就是实现文化复兴。对传统优秀文化是否自信或自信的程度,决定了民族文化能否复兴以及复兴的程度。“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弱则国弱”。大学生群体作为青年的主力军,他们的发展决定了国家的发展,他们的未来决定了国家的未来。因此,他们能否树立文化自信亦决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也决定了中华民族文化能否真正的复兴。

二、高校关工委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中具有独特优势

(一)政治优势

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不仅具有文化意义,更具有政治意义。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政治要求与政治意义使高校关工委的政治优势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工作中得以充分发挥。高校关工委同志:思想觉悟高,政治信仰坚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党的方针政策有深刻的体会与理解;政治实践经验丰富。有很多老同志直接参与过革命实践,多年从事政府工作,为党的革命事业以及社会发展事业做主过许多贡献;政治目光长远,站得高,看得远。他们不仅关心当前党的事业,更关心党的未来事业,尤为关心党的未来接班人的培养等。高校关工委同志的政治优势与提升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政治要求与政治意义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决定其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工作中能够充分利用、发挥其政治思想觉悟、政治实践经验、政治目光等优势,引导大学生提升文化自信,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文化复兴、民族复兴等“中国梦”。

(二)文化优势

文化是在人们生活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与人的生活及其时间、历史演进密不可分。高校关工委以“三老”(老干部、老专家、老教授)为组成人员,“老”的优势决定了其具有独特的文化优势:“三老”成员跨越了几十年的生活历程,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全球化浪潮、网络社会的兴起与发展等重大历史事件。可以说,他们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见证了民族文化伴随着社会变革的兴衰沉浮以及一次又一次的文化发展大浪潮。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者、继承者、传播者;另外,高校关工委成员本身便是文化发展的缩影。在几十年的生命历程中,他们以敏锐的洞察力、较高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社会经验等习得文化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的文化特质并外显于生活当中,他们本身便成了一本文化的“书”。

(三)教育优势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靠社会的习得,另一方面靠教育的影响。通过教育向下一代传递文化,影响其文化发展本身也是教育的职责。高校关工委成员,他们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度教育责任感与使命感,将培养下一代作为自己孜孜以求的教育使命。他们几十年都奋斗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把一生的青春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他们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掌握了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与思想;能妥善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宝贵的治校、治学经验与技术等优势。因此,通过发挥高校关工委同志的教育优势,有利于对文化思想高度活跃,文化视野极度开阔,文化知识复杂多元,但又对民族文化缺乏理智的认识和认同感的大学生进行文化引导,帮助他们合理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树立文化自信,培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接班人。

三、高校关工委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工作中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一)内容上,把握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旗帜,是形成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精神纽带。”[4]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当前全球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应该紧紧围绕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如果脱离了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则是没有把握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紧密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大学生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义,从内心深处体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特质,是高校关工委工作始终应该把握的时代主题。

(二)方法上,突出教育的引导功能

受现代化、全球化、网络化、西方化等方面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出现了诸多新特点。如,注重个性发展;价值观多元化等。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尤其关注自我的认识与肯定,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思想特点,决定了高校关工委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他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获得,在于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认同与肯定,在于对民族文化内在核心的理解,在于对民族文化精神实质的把握,而不是对一些书本知识进行强制灌输与死记硬背。最好的教育方法在于循循善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因此,关工委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工作中要激发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我学习、自我感受、自我认同的内在动机,使其在内心深处真正的认同民族文化,并以自己的民族文化为自豪。

(三)对象上,融洽新老之间的关系

高校关工委队伍的“三老”成员构成了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工作中的教育者主体。关工委主体以“老”为特征,大学生主体以“新”(或者说年轻)为特征。能否处理好“老”与“新”这两大主体之间的关系,决定了高校关工委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及其作用的程度。“后现代主义将人不是看作一种实体性的存在,而是关系性的存在,每个人都不可能单独存在,它永远是处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的,是关系网络中的一个交汇点。”[5]高校关工委成员应基于有机的、生成的而不是机械的、对立的人际关系理念去处理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应以自身的经验、威望、学识、年龄等轻视、傲慢大学生群体以至于僵化、对立与大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应充分尊重大学生,重视大学生这一受教育者群体,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消解自己的主体性,构建与大学生之间的“主体间性”,融洽新老之间的关系。

(四)载体上,充分利用新兴网络媒体

互联网作为21世纪一项最伟大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样态,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与思想方式。互联网以其开放性、互动性、低成本等特征成为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平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交往方式更加多样化、多元化,受时空影响最小化。以微博、QQ、微信等为代表的网络交往平台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多样化交流方式。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网络世界中,对网络的利用与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面对网络对大学生生活的全面渗透,高校关工委应该充分利用新兴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立与大学生的紧密的、多样化的联系,建立良好的网络人际关系。利用网络优势,通过各种网络交往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文化知识,促进大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

注释:

[1] 张凤山等.关工委工作概论[M].教育部关工委组织编写,2009.9(1):46-47.

[2] 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231.

[3] 钱穆.文化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9.

[4] 雷骥.论文化自觉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25.

[5] 走出道德困境——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生活研究[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23.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关工委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关工委为我圆了老有所为梦——为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而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建设
紧紧把握关工委基层建设的重要环节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村党支部注重发挥村关工委“五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