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GP方案治疗中晚期肺鳞癌的临床效果

2019-07-05黄建清何爱国罗飞燕吴邦强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斑蝥毒副作用鳞癌

黄建清 何爱国 李 亮 蓝 轶 罗飞燕 吴 冬 吴邦强

肺鳞癌又被称为肺鳞状上皮细胞癌,发病人数占全部原发性肺癌的40%~51%,且以中央型肺癌较为多见,并常伴有向管腔内生长的倾向,故早期阶段常引发支气管狭窄及阻塞性肺炎[1-2]。目前,临床常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对早期肺鳞癌展开治疗,然而由于该疾病的早期阶段症状不明显,且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相混淆而延误治疗,故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阶段,无法接受手术治疗。针对无法进行手术的中晚期肺鳞癌患者,各大指南则主要推荐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进行治疗,尽管该治疗手段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毒副作用较大、治疗效果不明显,故还需优化治疗[3]。为此,我们观察了复方斑蝥胶囊联合GP方案治疗中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中晚期肺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57.4±5.6)岁;临床分期:Ⅲa期9例、Ⅲb期17例,Ⅳ期5例;卡氏评分82.3~94.2分,平均(86.3±8.1)分。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8.2±5.8)岁;临床分期:Ⅲa期10例、Ⅲb期15例,Ⅳ期6例;卡氏评分81.6~94.1分,平均(86.7±8.2)分。2组一般资料均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根据《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4]中标准,结合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测结果,确诊为中晚期(Ⅲa期、Ⅲb期及Ⅳ期)的肺鳞癌患者;②预期生存时间大于3个月,卡氏评分>80分,且年龄小于70岁的患者;③参与本项目前未接收手术及放化疗治疗的初治患者;④需采用GP方案化疗的患者;⑤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人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同时患有结肠癌、胰腺癌及原发性肝癌等其他类型恶性肿瘤的患者;②同时患有严重肝肾损伤、心脑血管疾病及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③存在化疗禁忌证的患者;④药物过敏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2组均采用GP方案治疗:顺铂,30 mg/m2/d,静脉滴注,d1~3;吉西他滨,1 000 mg/m2/d,静脉滴注,d1、d8,21 d为1个疗程,患者均接收6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在GP方案的基础上另口服复方斑蝥胶囊,3粒/次,2次/日,治疗时间与化疗时间一致。

1.4 近期疗效评价标准[5]

治疗后,对2组患者近期疗效进行评价,主要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进展(PD),疾病控制率(DCR)=(CR+PR+SD)/总数×100%。

1.5 免疫功能指标检测

治疗前后,分别取患者肘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利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检测其中免疫球蛋白(IgM、IgG及IgA)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中T细胞亚群(CD4+及CD8+)水平。

1.6 毒副作用评价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2组患者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骨髓抑制、皮疹、发热及神经毒性等。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近期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DCR为80.6%(2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20/31)(χ2=3.446,P=0.045<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2.2 2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IgM、IgG、IgA、CD4+及CD8+含量均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增高,而对照组则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注:*为与对照组比,P<0.05;#为与本组治疗前比,P<0.05。

2.3 2组毒副作用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骨髓抑制、皮疹、发热及神经毒性等毒副作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毒副作用比较/例

注:*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肺鳞癌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癌症,临床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研究透彻,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是由于支气管黏膜柱状上皮细胞受到长期刺激与损伤,引起基底细胞出现发育不全、鳞状化生、纤毛丧失及不典型增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发展成恶性肿瘤[6-7]。目前,临床对于肺鳞癌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放疗及化疗为主,尽管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由于该疾病隐匿性较强,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外科手术机会[8]。

对于该部分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肺鳞癌患者,临床则主要采用化疗对其进行治疗,其中吉西他滨与顺铂组成的GP方案是最常用化疗方案之一[9]。吉西他滨属于新型抗代谢类化疗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核糖核酸还原酶,从而降低细胞代谢及复制所需的脱氧核苷酸产量,造成癌细胞DNA链断裂,蛋白表达终止,最终引起肿瘤细胞死亡[10]。顺铂则是临床最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可有效抑制癌细胞DNA的复制过程,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RNA及蛋白质的合成作用[11]。复方斑蝥胶囊是一种现代化抗肿瘤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人参、斑蝥、熊胆粉、莪术、三棱、半枝莲、黄芪、女贞子及山茱萸等,具有攻毒蚀疮、破血消瘀等功效,临床多用于各类型肺癌、妇科恶性肿瘤、直肠癌及原发性肝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12]。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骨髓抑制、皮疹、发热及神经毒性等毒副作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gM、IgG、IgA、CD4+及CD8+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复方斑蝥胶囊可有效提高肺鳞癌的治疗效果,降低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复方斑蝥胶囊可增强GP方案治疗肺鳞癌的疗效,改善化疗不良反应,其原理可能与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有关,但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斑蝥毒副作用鳞癌
《中医方剂大辞典》含斑蝥方剂的用药规律分析*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治斑秃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附子的毒副作用分析
南方大斑蝥体内结合斑蝥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
静心的毒副作用
静心的毒副作用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