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玩”、品、用

2019-07-01潘水秀

读天下 2019年17期
关键词:司马光领悟语感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特别要重视培养好学生的语感能力,即语言直觉能力。”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就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直接参与感知语言的实践,多读、多“玩”、多品、多运用,使学生多思多悟,广泛交流,去提高语感能力。

关键词:阅读;语感;诵读

一、 在读中感悟语感

良好语感的形成最直接来源于朗读训练,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让学生反复接触课文语言、感受语言,在读中感悟语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的过程,就是在自觉不自觉地对语言材料进行理解和感悟的过程,实际上就锻炼了其语感能力。

如特级教师王淞舟在上《荷花》一课时,就将诵读贯穿于课堂的始终,使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逐步提高:初读,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看荷花的。细读,让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我”是在仔仔细细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如痴如醉地看荷花。品读,让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特别美。回读,让学生背诵课文,反复朗读其中的优美语段,达到熟读成诵。这样,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通过口、耳、眼、心并用,逐步感悟到课文语言的内蕴和气势,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二、 在“玩”中捕捉语感

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于玩,学生永远是兴致盎然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多设计类似于玩的环节——此“玩”是指结合文本的特点和需要让学生玩游戏、玩表演。这种有目的的“玩”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情感,运用直觉思维去感受、捕捉语言文字中闪现的语感火花。

如一位老师在上《影子》一课时,就把课堂搬到了操场上,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找影子”游戏中学习课文:老师首先让学生面向太阳一字形排开,找到自己的影子后让学生分别向后、向左、向右转,找到影子后进行说话训练:“我向转后,影子在。”(这项训练能让学生较易地感悟到“影子为何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的道理。)老师接着让学生想法子去甩掉影子,有的学生跑到树底下发现影子不见了。这时老师再顺势引导学生领悟课文为何不用句子“影子一直跟着我”而用“影子常常跟着我”的道理。在这节课里,学生一边玩一边理解课文,一边玩一边学习观察和表达。因为在玩游戏中感受、捕捉到了理解课文的语感点,所以学生能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许多道理。

而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常引导学生通过表演课文内容再现语言情景,去帮助学生学语言、悟语言、读好语言。

如教《司马光》一课时,对于司马光举石头砸缸的一段课文,学生怎么也读不出“没有慌,举石头使劲砸”的感觉。我提出让学生出来表演“司马光砸缸”一段内容,学生一听个个兴奋不已,争着要出来表演。我指了一名男同学出来表演,让他拿粉笔擦当“一块石头”,讲台当“大水缸”。只见“司马光”一手拿起“石头”就砸向“水缸”,然后就望着我了。看着这急性子的“司马光”,我又好气又好笑,但仍不动声色让其他学生结合文中句子来评价这位“司马光”做得怎样。其他学生一听我的发问,马上心领神会,有的抓住词语“没有慌”说他太急了,没表现出不慌不忙、已想好办法的样子;有的抓住“举起”“使劲”说他没把粉笔擦当成“石头”使劲去砸,“可以用双手举石头用力砸嘛”;有的则抓住“几下子”说大水缸那么硬,司马光一个小孩子不可能只砸一下就砸破了大水缸,应多砸几下子。经过学生的点评,那个表演的学生恍然大悟,表示要重新表演一次,大家同意了。第二次的表演当然获得了较多学生的认可……表演后,我让学生再读该文段,大部分学生都能抓住“没有慌、举起、使劲砸、几下子”等关键词语来读书了。看来,学生通过捕捉关键词语去表演及评价,已不知不觉地感悟到了这一段的语言内蕴。

三、 在品中领悟语感

培养语感,必须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反复揣摩、品味语言文字的特点,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奥妙。其训练方法主要有:

(一) 比较品悟

学生只有在不同语词、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领悟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比较品悟的训练形式有很多,如进行同义词、反义词及褒贬词的辨析,结合语境、学生生活实际采用的“换词”“删词”等比较辨析,品赏文章中美妙的词、句或段落等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这类练习时,重在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判断,使之对言语有切实的体会,从而加深领悟,形成语感能力。

如《黄河象》一课中有两个句子:①甘肃省几个农民在这里挖掘沙土。②后来在考古工作者的指挥下进行发掘。句子中的“挖掘”和“发掘”都有“挖”的含义,但其两词区别很大。为了让学生品悟出两词的区别,我让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换词”的比较辨析训练形式去品评领悟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先让学生找出两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了解清楚人们分别挖什么东西;再进行换词品读思考:“这样换词,行吗?为什么不行?”学生通过结合语境思考,品析后认为两个词不能互换,因为“发掘”除了含有“挖掘”的“挖”的意思外,还有“挖出埋藏的东西”的特定含义,在考古工作者的指挥下进行发掘的是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而农民只是挖掘沙土而已。

(二) 想象品悟

想象力是一个人智力活动的重要因素,想象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通过想象中的“画面”感悟语言,这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环节。因而教师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生动情景和形象,通过大脑加工改造,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以加深学生的感悟和领悟。

如《黄河象》一课第一自然段用了具体数字来说明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高大完整特点。如果仅仅结合有关句子及挂图引导学生去观察体会,学生只能在头脑中形成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完整形象,而对其高大特点无法深入领悟。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事物(生活环境)来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对比——我在教学时,就先让学生说说教室的长、宽、高大约是多少米,再结合句子“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想象。通过对比想象,学生不禁从心里“哗——”地叫了出来:“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比我们的教室还要大呀!”——此时,教师已不必多费唇舌,学生已通过想象中的画面品悟出了黄河象的高大。

四、 在运用中积淀语感

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而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积累和运用课文大量的感性语言材料的训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运用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写,一是说。说是基础,是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鉴于此,我在《红树林》一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上,让学生边欣赏幽静而神奇的红树林图片,边用学到的课文语言来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有的学生说:我眼前的这一片红树林真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株株红树纵横交错,树干弯弯曲曲。一阵风吹来,我闻到了红树花淡淡的幽香。

有的说:我看到红树高低不一,有的树干十来米高,有的才二三米高,东拉西扯的像一张海上的绿色之网。

有的说:我看到一株红树的树枝上有几株幼苗离开了母树,飘落到地上,慢慢地扎根于土,破土而生。

……

由于学生是在学完课文、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来进行这一运用语言、积淀语言训练的,因此学生能较易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一积淀语言训练,不仅使学生积累内化了大量的感性语言材料,还使学生的组织语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总的来说,类似以上的训练机会还有很多,教师要适时安排,恰当运用,使语感训练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全程,以练就学生敏锐的语感。

参考文献:

[1]駱国权.关于小学思想品德课开放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7(4).

[2]周嘉芬.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课外语文,2015(6):87.

作者简介:

潘水秀,广东省清远市,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振兴小学。

猜你喜欢

司马光领悟语感
多么痛的领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永不说假话
司马光说谎受责
司马光“警枕”夜读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领悟数学思想 做好期中复习
“浮”字等
语言与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