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患者介入术后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9-07-01翟焕阁

感染、炎症、修复 2019年1期
关键词:获得性放化疗抑制剂

翟焕阁

(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南阳南石医院肿瘤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肿瘤介入疗法是在影像学技术的辅助下精准定位,将治疗药物经导管传输到病灶部位,直接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抗肿瘤方法,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目前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虽然介入疗法具有微创、定位精确、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但由于患者常常需要辅助进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导致医院获得性感染,从而影响治疗效果[2]。为此,掌握肿瘤患者介入术后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对于制定预防对策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中调查了400例行介入疗法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接受介入治疗的肿瘤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2例,女168例;年龄37~88岁,平均(53.4±14.3)岁;呼吸系统肿瘤119例,胃肠道系统肿瘤154例,泌尿系统肿瘤97例,其他部位30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医院获得性感染将400例患者分成感染组(76例)和未感染组(324例)。医院获得性感染的诊断依据为《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2 方法 记录400例患者的如下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住院时间、是否行放化疗、基础疾病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有无机械通气、有无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最后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除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指标,如年龄、肿瘤部位、住院时间、是否接受过放化疗、基础疾病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是否机械通气、是否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等,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 医院获得性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呼吸系统肿瘤)、住院时间长、术后接受放化疗、合并基础疾病多、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都是诱发术后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见表2。

3 讨 论

恶性肿瘤是消耗性疾病,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不仅免疫力低下,还因疾病的消耗而伴有营养不良,介入治疗后易发生医院感染。一旦发生感染,不仅增加治疗难度,还会加重肿瘤发展,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组资料显示,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住院时间、术后是否接受放化疗、基础疾病情况、是否机械通气治疗、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是否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与术后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相关,其中肿瘤部位(呼吸系统肿瘤)、住院时间长、术后接受放化疗、合并基础疾病多、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是肿瘤患者介入术后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高危因素。年龄越大,组织器官功能退化衰减越严重,机体的抵抗力降低;且年龄大的患者基础疾病也较多,当基础疾病≥3种时,介入术后发生感染的概率增加[4-5]。因此,老年肿瘤患者,尤其是合并有其他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肿瘤患者,需结合患者的高危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干预治疗,可通过增强患者身体素质,控制基础疾病病情,从而达到降低介入术后感染发生率的目的。癌变组织不同,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也不同,本研究中发现呼吸系统肿瘤患者最易出现医院获得性感染,这主要是因为医院的病原菌主要经空气传播,呼吸系统肿瘤患者的呼吸系统防御功能低,更易受到病原菌的侵袭;而且部分肿瘤患者病况危急时需及时采取吸痰、气管插管等有创操作,增加感染发生风险。术后放化疗治疗也是感染的重要因素,放化疗在杀灭肿瘤组织的同时也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导致患者免疫力降低,在受到病原菌侵袭时更易发生感染[6]。住院时间长、使用抗菌药物时间过长、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也是影响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的因素。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扰乱了正常菌群,为真菌感染等内源性感染提供了条件。大量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损害了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7]。

肿瘤介入治疗后为促使患者尽早出院,提高生活质量,医院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预防感染的发生。临床医护人员需加强对肿瘤患者的高危因素筛查,筛选出高危人群,加强对高危因素的控制[8-9],如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并仔细叮嘱患者做好个人口腔清洁管理和个人卫生管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口咽部的分泌物,并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注重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患者的治疗,既要控制肿瘤进展还要重视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治疗,控制合并症,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尽可能减少侵入性医疗操作,尤其是机械通气,长时间机械通气可能导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尽可能缩短通气时间。在介入治疗期间还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还应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全,建立感染管理监控机制,全方位控制危险因素,降低感染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例(%)]

表2 多因素回归分析

猜你喜欢

获得性放化疗抑制剂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中草药来源的Ⅰ类HDAC抑制剂筛选
凋亡抑制剂Z-VAD-FMK在猪卵母细胞冷冻保存中的应用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医院获得性与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差异
BRCA2回复突变与卵巢癌获得性铂类耐药的研究进展
以运动迟缓为主要表现的获得性肝脑变性2例报道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