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堂吉诃德》与《寻侠英雄传》比较研究及其对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2019-06-27许家进

戏剧之家 2019年15期
关键词:堂吉诃德武侠骑士

许家进

【摘 要】世界名著《堂吉诃德》因成功塑造了一位“疯子骑士”堂吉诃德的文学形象至今在世界上享有盛誉。2015年上映的中国大陆古装喜剧系列电影《寻侠英雄传》塑造了一位“呆萌大侠”唐积德的形象,也深受观众喜爱。除故事情节、结局等方面存在差异外,《寻侠英雄传》在故事结构框架、主要人物形象等方面与《堂吉诃德》有诸多相似之处。分析和研究两者异同对我们加强东西方文学文化间的跨文化交际很有裨益,也为当前任重道远的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如何弘扬“个人主体性”思想优点的同时,避免其消极影响提供了具体的范例和正反两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堂吉诃德》《寻侠英雄传》;骑士;武侠;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5-0134-03

西方现代“个人主体性”思想极大地促进了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至今仍对当代中国人产生重要影响的儒学思想强调“中庸”,做事要“恰如其分”“不偏不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弘扬个人主观能动性的西方现代“主体性”思想恰好能够纠正儒学“中庸”思想的这种消极影响,所以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6年11月,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接受《南方周末报》专访时认为,“个人主义有他的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里,就需要一个个人主体强烈地投入。” [1]

但“个人主体性”思想也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个人主体性”思想在发展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往往会导致它的过度张扬,而它的过度张扬必然会导致“个人自由主义”的兴起乃至泛滥。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后期,这种弊端已经非常明显。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西方个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流入中国,导致国人的道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滑坡。而儒学思想推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集体主义思想,对西方“个人主体性思想”的弊端有一定的纠正作用。充分挖掘和发挥儒学思想的这种优势以抵消“个人自由主义”对国人的消极影响,这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社会课题,依然任重道远。

西方“个人主体性”思想同样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大学生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那么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对社会主义建设非常重要,习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会议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 [2]

弘扬个人主体性思想对大学生积极影响的同时努力消除其消极影响,应当成为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两个重点。在德育工作中,我们既要让大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创新和开拓精神,努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又要尽量避免个人自由主义对大学生思想的消极影响。如果只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理论上进行空洞说教,学生们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反感,效果会大打折扣。如果我们在德育工作中结合一些大学生熟悉的实例,效果可能会事半功倍。笔者发现,世界名著《堂吉诃德》与中国当代系列电影《寻侠英雄传》的比较研究恰好能在弘扬个人主体性思想的优点和消除其弊端方面为我们提供有意义的启示和帮助。现分析如下。

一、《寻侠英雄传》对《堂吉诃德》的模仿

《寻侠英雄传》是2015年中国内地出品的古装喜剧系列电影。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唐积德读武侠小说入了迷,梦想成为一位武功高强的大侠,行走江湖,除暴安良。电影主要描述了唐积德闯荡江湖寻侠过程中做出的一系列滑稽可笑又引人深省的故事。笔者认为,《寻侠英雄传》在主要人物形象、性格以及故事结构等方面明显模仿了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现实主义小说家塞万提斯(1547-1616)的杰作《堂吉诃德》。

(一)《寻侠英雄传》在故事结构模式上对《堂吉诃德》的模仿

1.骑士文学兴盛于中世纪的西欧国家,是封建制度的产物。骑士道以“忠君、护教、行侠”为主要内容。“后来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战争活动的相对减少,以及雇佣兵制度的兴起,骑士制度逐渐衰落下去,骑士们腐朽和寄生的本质日益显露,而他们引为自豪的尚武精神則逐渐消失。” [3]

塞万提斯写作《堂吉诃德》时已五十多岁。当时,荒诞的骑士传奇在西欧各国早已销声匿迹,但在西班牙风行一时。塞万提斯对此深恶痛绝,他把消灭荒诞的骑士文学看成是西班牙从封建主义的枷链里解放出来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思想启蒙。在小说的自序中,他郑重宣布自己的创作目的是“要消除骑士小说在世界上,在民众中产生的影响”。[4]在《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带着幻想中的骑士狂热,把风车当成巨人,把穷客店看成豪华的城堡,把羊群看成军队,把苦役犯看成受害的骑士。他不但没能帮助别人解除困难,反而给人们带来了灾难,自己也备受奚落嘲笑,挨够了打,走尽背运。临终前,他幡然醒悟,对外甥女说,“我过去整天读那些该死的骑士书,读得神志不清,现在又恢复了理智,心里明亮得多了。现在明白那些书上都是胡言乱语,只恨自己醒悟太晚……” [4]塞万提斯借用骑士小说这种体裁,猛烈抨击了骑士小说,完成了对传统骑士小说的颠覆,同时成功塑造了“堂吉诃德”这一夸张的、滑稽的、既有喜剧性又有悲剧因素的角色。《堂吉诃德》“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堂吉诃德的名字已经变成了脱离实际、耽于幻想、主观主义的同义语。堂吉诃德的形象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最卓越的典型人物之一。” [3]

2.中国传统武侠小说“大都以侠客和义士为主人公,描写他们身怀绝技、见义勇为和叛逆造反行为”[5],如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就有类似武侠的描写,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武松醉打蒋门神等。侠义精神同样对中国的老百姓尤其是青少年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电影《寻侠英雄传》已完结的第一季中,主人公唐积德有着惩恶扬善的决心和勇气,却没有传统武侠小说中古代侠客的绝世武功,也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常常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无意中做出一些助纣为虐的事情。当他怀着满腔的热情、无比的勇气去救助别人时,又手无缚鸡之力,不但帮不上忙,还让自己身处险境。例如,在《护花》中,唐积德在抓捕采花大盗时不但没帮上忙,反而被采花大盗打得狼狈不堪;在《伏虎》中,唐积德被表象迷惑,误认为嫉恶如仇的捕头盘六是三岔口的一霸。他轻信地头蛇乌鸦的谎言,帮乌鸦把盘六骗进了圈套,结果使自己和盘六差点遇害。《寻侠英雄传》的创作人员通过塑造“大侠”唐积德空有惩恶扬善的凌云壮志,却眼高手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主人公形象,完成了对传统武侠故事模式的颠覆。这一异于传统武侠小说的故事结构不但没有使观众失去观看的兴趣,反而让观众耳目一新,欲罢不能。

(二)《寻侠英雄传》在主要人物形象方面对《堂吉诃德》的模仿

1.“唐积德”这个名字很容易让熟悉《堂吉诃德》的人联想到“堂吉诃德”,唐积德的书童叫“小可”,唐积德与小可的“可”字凑在一起非常接近“堂吉诃德”的读音。在笔者看来,《寻侠英雄传》的创作人员有意把唐积德塑造成中国的“堂吉诃德”。如果说仅从相似的故事结构和读音接近的主人公名字就说《寻侠英雄传》与《堂吉诃德》相似或者受其影响,说服力还不够。笔者发现,“呆萌大侠”唐积德的性格品质、行为举止与“疯子骑士”堂吉诃德也非常相近:他们都正直善良、不畏强暴;他们都耽于幻想、武断臆测,经常做出一些是非不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事情。以上两种对立的品质使堂吉诃德和唐积德“一本正经行侠仗义”的行为都显得滑稽荒谬。

2.堂吉诃德与唐积德的身上都体现了现代“主体性”思想的一些特征,如个人自由主义和英雄主义等。从他们义无反顾、单枪匹马对抗黑暗社会的行为来看,堂吉诃德和唐积德都是无政府主义者,都信仰个人英雄主义并试图以个人的力量来对抗强大的黑暗势力。但由于黑暗势力的强大,这两位“英雄”都曾经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碰得遍体鳞伤。

(三)《寻侠英雄传》与《堂吉诃德》的类比比较对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堂吉诃德》是世界名著,大学生对堂吉诃德的游侠故事耳熟能详。堂吉诃德幻想借助个人武力扫除人间不平,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屡屡碰壁,受到奚落和嘲笑。唐积德空有惩恶扬善的凌云壮志,却眼高手低、成事不足。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时,利用堂吉诃德和唐积德的失败游侠经历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大学生们预防个人自由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消极影响,可以更容易被大学生理解和接受。

堂吉诃德和唐积德个人对抗社会的游侠行为都难以成功。相类似的,在当今和平时代,信奉无政府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依靠个人暴力同样也无法解决人与人之间或社会上的问题和矛盾。个人暴力不但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和灾难,就连施暴者本人也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时,我们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案例如 “马加爵案”“杨佳案”等告诫大学生在生活中遇事一定要冷静、三思而后行,不能为了面子和自尊,动不动就诉诸暴力,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陷入更大的麻烦,“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定要学会在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麻烦和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顺利成才,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寻侠英雄传》与《堂吉诃德》的不同之处

(一)《堂吉诃德》与《寻侠英雄传》故事结局的不同之处

1.堂吉诃德锄强扶弱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他没有传统骑士那样的绝世武功,而且他眼中的众多不公现象更多是他的幻想,并非真实,他不但没能帮助别人解除困难,反而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他的行侠仗义不但没有让他“帮助”过的人心存感激,反而让他们反感和愤恨,自己也受到奚落嘲笑。最后堂吉诃德带着对骑士小说的厌恶和对自己荒唐行为的悔恨离开了人世。

2.《寻侠英雄传》中唐积德每次冒险都取得了成功,结局圆满。虽然唐积德在救助别人时常使自己身陷险境,但身怀绝世武功的“红叶大侠”叶彤常在暗中帮助他,所以唐积德总能化险为夷,不但成功帮助了弱小者,还使自己的行为得到了众人的理解和拥护,弘扬了惩恶扬善的武侠精神。唐积德虽有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但他行侠仗义的行为符合儒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思想,所以能够被大众理解和支持而最终取得成功。

(二)《堂吉诃德》与《寻侠英雄传》思想主题的不同之处

《堂吉诃德》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思想内容都是反骑士道的。《寻侠英雄传》虽然形式上颠覆了传统的武侠小说模式,思想主题也有反对“侠义”中封建糟粕的一面,但更多是弘扬真正的“侠义”。唐积德的成功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成功,而是儒学集体主义思想的成功。《寻侠英雄传》之所以采用颠覆传统武侠小说的模式,实际上是采用了“陌生化”手法[6],目的是用创新的形式去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并非在思想主题上反对真正的武侠精神。在当今中国社会,那些武艺高超、仗剑行走江湖的独行侠士早已销声匿迹,但人们对见义勇为、打抱不平的行为依旧赞赏有加。这是因为中国古代侠士大义凛然、锄强扶弱的“侠义”与儒学集体主义思想的精华一脉相承,所以历来为人们敬仰。《寻侠英雄传》弘扬真正的“侠义”就不奇怪了。

(三)《尋侠英雄传》与《堂吉诃德》的比较对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堂吉诃德的游侠以失败告终,唐积德的游侠却成功了。堂吉诃德的失败是因为他的个人英雄主义在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封建势力依然强盛的西班牙得不到理解和支持,结果注定要失败。唐积德的成功在于他惩恶扬善的行为符合儒学集体主义思想而得到大众理解和支持。那么,我们在教育大学生以堂吉诃德为戒,克服自身个人自由主义倾向的同时,要学习唐积德胸怀天下、助人为乐的武侠精神。当然,要弘扬集体主义思想、避免个人自由主义的消极影响,任重道远,仅从理论上探讨远远不够,还应当开设专门的课程或系列讲座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鼓励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努力创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生活中要助人为乐、正直无私,唾弃和惩罚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行为。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行动,才能使大学生顺利成才,成为既有创新精神又大公无私的国家栋梁。

参考文献:

[1]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123/10/11406352_608738873.shtml,2019-2-21.

[2]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01).

[3]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欧美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4][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M].屠孟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武侠小说/129108,2019-2-21.

[6]马新国.西方文论史(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堂吉诃德武侠骑士
武侠风
嘿!这才是武侠
对抗大帝国的骑士
武侠影后郑佩佩
克里夫兰骑士
武侠教室
西班牙语文学与学生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中企走出去不妨学一学“堂吉诃德”(观察家)
New Enem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