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电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评价

2019-06-27张友杰丘小媚贡树基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电针饮水脑梗死

张友杰,丘小媚,贡树基

脑梗死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局部脑组织区域性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坏死,进而发生神经功能缺失的表现[1]。据相关资料显示,约有四分之三的脑梗死患者合并有吞咽障碍[2],而吞咽障碍会增加肺炎、误吸的风险,影响其生活质量。传统的吞咽训练疗法时间长且效果不佳,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通过有节律地刺激可以改善吞咽功能,针刺疗法对治疗吞咽功能有独到的效果。本文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电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并发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共70例,纳入标准:确诊为脑梗死恢复期并发吞咽障碍患者;患者无认知功能障碍及意识障碍;未服用与本研究药物治疗功能相似者。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患有食管肿瘤等其他引起吞咽障碍的疾病;依从性差,不能配合研究者。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70.45±4.52)岁;洼田饮水试验分级:Ⅲ级18例,Ⅳ级8例,Ⅴ级9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70.23±4.78)岁;洼田饮水试验分级:Ⅲ级19例,Ⅳ级8例,Ⅴ级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吞咽训练疗法。常规治疗予以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吞咽训练疗法通过温度刺激咽部训练,空咽动作等吞咽功能的训练,每天训练30 min,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电针疗法。神经肌肉治疗仪采用广州龙之杰神经肌肉电刺激仪LGT-2320D,电极放置颏下部,设置波宽300 μs,电流强度0~25 mA,频率40 Hz,20 min/次,1次/d。取廉泉、玉液、风池等穴位,口角歪斜患者可加地仓、颊车等穴。用1.5寸毫针以舌口方向进针,进针0.5~1.0寸,得气后接通脉冲针刺治疗仪(KWD-808I),以患者可耐受强度保持通电20 min,1次/d。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评价分为四个等级。无效:吞咽障碍无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3级;显效:吞咽障碍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治愈:吞咽障碍消除,饮水试验评定1级;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治愈)例数/总例数×100%。参考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标准进行评分,嘱患者饮下30 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及发生呛咳情况,1分:在5 s内1次顺利地将水饮下,且无呛咳;2分:能2次以上饮下或1次饮下但时间>5 s,且无呛咳;3分:1次饮下,但有呛咳;4分:2次以上饮下,有呛咳;5分:不能全部饮下,且出现频繁呛咳。评分越高提示吞咽功能越差。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显著性(χ2=6.44,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表2 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在治疗期间,对照组1例(2.86%)发生肺部感染,经治疗后痊愈;观察组1例(2.86%)出现局部麻木感,调整电极后,麻木感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 论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吞咽是由消化、呼吸等系统的多部位肌肉协作运动而完成,由于吞咽障碍患者无法正常进食,一方面导致患者摄取能量和营养不足,同时也有误吸导致窒息、吸入性肺炎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3]。目前,对吞咽障碍的治疗多采用药物疗法加传统的吞咽训练,但效果欠佳,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通过预定的电脉冲激活神经突触,修复和重建神经系统支配肌肉运动;电针以针刺穴位并通以微量电流,疏通穴络,刺激神经元修复,两者结合应用,可促进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的修复和形成,以恢复吞咽功能。

根据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标准及评分,能够很好地评定吞咽障碍的程度和功能恢复情况。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1.43%;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电针的治疗方法效果较好。究其原因,中枢神经在功能和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的重组能力和可塑性。神经肌肉电刺激通过低频刺激咽部肌肉群,使肌肉产生伸缩运动,并通过神经传导作用兴奋中枢神经,刺激促使突触重建,通过重建的中枢传导通路控制吞咽肌群运动,以修复和重建吞咽反射弧[4]。针刺廉泉、风池等相关穴位可使局部气血运行疏通,通过电针的脉冲持续规律地刺激神经、肌肉组织,促进支配吞咽运动的肌肉、神经重建,以恢复神经传导通路[5]。脑梗死属卒中的范畴,中医经络理论认为,气血运行不畅、舌咽部经络失于濡养,致使口角歪斜。通过针刺地仓、颊车等穴位,刺激经络气血运畅,改善血运,又可兴奋神经,从而促进受损皮质脑干束的恢复[6]。这两种治疗方法结合,再配合吞咽训练,最终达到改善吞咽功能的效果。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与赵钰[7]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电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的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电针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吞咽障碍临床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电针饮水脑梗死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电针、穴位注射为主的综合疗法介入面神经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排石汤结合电针穴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分析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简易饮水鸟
养羊饮水技巧多
饮水
中枢β受体介导电针“曲池”“听宫”穴的降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