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含乳饮料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2019-06-25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中国食品工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乳饮料饮料消费

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中国饮料行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国有饮料品牌占据全部中国市场,生产技术水平低,工艺设备落后,产品品种单一,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国际名牌饮料产品和知名公司进入中国,带动了中国饮料行业的快速发展。

含乳饮料行业作为中国饮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健康概念不断强化及牛奶市场的火爆,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快速发展。在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中,含乳饮料行业属于饮料制造(C152)中类下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制造(C1524)小类,含乳饮料是指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发酵或未经发酵),加入水、糖液等调制而成的可直接饮用的含乳饮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含乳饮料行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生产规模、产品标准、产品品种和产品质量等均得以显著提升,含乳饮料行业现已达到较高发展水平。

一、含乳饮料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1、产量

受碳酸饮料、果汁和蔬菜汁类饮料产量下降影响,2017年饮料行业总产量18051万吨,同比2016年降低294万吨,2017年增长率为-1.6%,2013-2017年间复合增长率为4.87%,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 12013-2017年饮料行业总产量变化情况

2017年含乳饮料规模以上企业总体产量1531.93万吨,同比2016年增加99.01万吨,2017年增长率为6.91%,2013-2017年间复合增长率为12.63%。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图 22013-2017年含乳饮料规模以上企业总产

2、产值

2017年饮料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24.90亿元,同比2016年降低304.89亿元,2017年增长率为-4.74%,2013-2017年间复合增长率为3.79%,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

图 32013-2017年饮料行业总产值变化情况(数

2017年含乳饮料规模以上企业总体产值827.24亿元,同比2016年增加68.64亿元,2017年增长率为9.05%,2013-2017年间复合增长率为14.60%。具体情况如图4所示。

图 42013-2017年含乳饮料规模以上企业总产

3、产能

受饮料行业整体增速下滑的影响,含乳饮料行业产能增速放缓,但因为消费者对饮料健康、营养的要求,含乳饮料行业产能增速优于饮料其他细分品类行业,产能总量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17年含乳饮料行业产能为1672.41万吨,比2016年增加0.43%,2013-2017年间复合增长率为7.13%。具体情况如图5所示。

图 52013-2017年含乳饮料行业产能变化情况

4、企业数

2017年含乳饮料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为238家,比2016年增长9家,2013-2017年间年均约增加17家规模以上企业。具体情况如图6所示。

图 62013-2017年含乳饮料规模以上

5、重点企业盈利水平变化

根据对行业内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研究,从毛利率指标来看,重点企业的毛利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起行业内重点企业的毛利率呈小幅上升趋势,未来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以及产品结构中低温、复合口味等含乳饮料品类的比重不断增加,行业的整体毛利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表 12014-2018年含乳饮料重点企业毛利率水平(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及招股书,四川菊乐2017年数据为2017年1-6月份数据。四川菊乐、新乳业、燕塘乳业和天润乳业数据为含乳饮料数据,其他企业数据为包含液态奶及其他奶制品的整体数据。)

6、资产总额

2017年含乳饮料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为598.76亿元,比2016年增长4.65%,2013-2017年间复合增长率为9.93%,含乳饮料行业资产总额增长速度从2015年开始逐年降低。具体情况如图7所示。

图 72013-2017年含乳饮料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7、行业集中度

从2013-2017年数据可以看出,含乳饮料行业集中度不高,且较为稳定。

2013年含乳饮料行业集中度指数CR5为34.05%;2017年含乳饮料行业集中度指数CR5为34.26%。

2013年含乳饮料行业集中度指数CR10为40.19%;2017年含乳饮料行业集中度指数CR10为40.75%。

8、行业销售模式

含乳饮料产品主要销售模式为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伴随互联网经济发展,电商销售也逐渐兴起。未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消费需求多元化,单一的含乳饮料行业销售渠道不能长久立足,复合型渠道经营模式会越来越普遍。

9、上游主要原材料供应与影响

1、白糖

在我国,糖料作物主要是甘蔗、甜菜。考虑到原材料的采购和运输成本,制糖企业大都分布在糖料产地周边。目前,国内甘蔗糖企业主要集中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南方省区,甜菜糖企业主要集中于内蒙古、新疆等北方省区,由此形成我国制糖行业的南北格局。从近年来我国的糖产量和价格方面看,2017年全国成品糖产量1472.04万吨,比2016年1443.30增长1.99%。2017年糖料播种面积1545.65千公顷,比2016年1555.25千公顷降低0.62%。2017年糖料生产价格指数106.3,比2016年106.5降低0.19%。在原材料糖的供应方面处于稳定状态。

从下图广西糖网的白糖价格走势来看,近3年我国白糖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

图 82012-2018年白糖价格走势图

2、奶粉

奶粉是含乳饮料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全球主要的全脂奶粉生产国家和地区为中国、新西兰和欧盟,基于巨大消费能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全脂奶粉消费国和进口国,而新西兰则是全球最大的全脂奶粉出口国,中国大部分全脂奶粉从新西兰进口。从整体来看,全球全脂奶粉产销平衡,供给稳定。

表 32014-2018年全球及主要国家全脂奶粉生产、消费、出口情况

全脂奶粉由纯乳浓缩、干燥制成,其价格走势与原料奶基本保持一致,2014年以来呈下降趋势,2016年开始逐步回升,2017和2018年价格走势较为平缓稳定。

图 9 全球全脂奶粉交易价格走势图

二、含乳饮料行业区域基本情况

1、区域含乳饮料销售额

表4为2013-2017年含乳饮料行业在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大区域销售额变化情况。

表 42013-2017年含乳饮料分区域销售额(单位:亿元)

备注:区域划分(华北: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内蒙古;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中:河南、湖南、湖北、江西;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华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华南:广东、广西、福建、海南;西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

从上表可以看出华东区域含乳饮料销售额显著高于其他六大区域。

2、区域含乳饮料企业产量分析

表5为2013-2017年含乳饮料行业在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大区域产量变化情况。

表 52013-2017年含乳饮料行业分区域产量(单位:万吨)

从上表可以看到华北和华东两大区域产量明显高于其他五大区域。

3、区域企业分布情况

2013-2017年含乳饮料规模以上企业家数如表6所示。

表 62013-2017年含乳饮料规模以上企业个数(单位:个)

三、行业重点企业

1、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十企业

2017年含乳饮料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十企业如表7所示。

表 72017年含乳饮料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十企业(数据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2、资产规模排名前十企业

2017年含乳饮料行业资产规模排名前十企业如表8所示。

表 82017年含乳饮料行业资产规模排名前十企业(数据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3、区域品牌竞争情况

表 92017年含乳饮料各地区销售规模排名前十企业

四、含乳饮料行业发展展望

1、产业经济趋势展望

2018-2023年,中国含乳饮料行业将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增长率基本稳定在6%-8%。预计中国含乳饮料行业总产值从2018年达到898.60亿元增长到2023年达到1314.40亿元。具体情况如图10所示。

图 102018-2023年含乳饮料行业产值及增长情况预测(数据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据调查显示,2018年中国含乳饮料行业产量为1631.45万吨,并且以复合增长率5.89%左右的速度增长,2023年含乳饮料行业产量预计为2161.38万吨,具体情况如图11所示。

图 112018-2023年含乳饮料行业市场容量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2、市场发展趋势展望

近年来,含乳饮料市场发展迅猛,形势喜人,但同时含乳饮料行业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机遇、新的发展。含乳饮料行业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保持有序、有度、可持续发展;要与适度地发展水平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相适应,由产量增长型向销售收入增长型转变,配方型创新向研发型创新转变;不断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升级,满足绿色消费、健康消费需求,保障有效供给。

第一,消费转变促进含乳饮料行业健康发展

消费群体、消费理念以及消费习惯的转变,将促进含乳饮料行业健康发展。主流消费群体从碳酸饮料过渡到茶饮料、包装水后又过渡到含乳饮料和健康饮品。从产品品类结构的变化来看,近年来健康型饮料比重不断上升,含乳饮料、功能饮料和健康饮用水所占份额在不断提高,碳酸饮料市场进一步被蚕食,消费者对于健康诉求的提升,以含乳饮料、纤维饮料、近水饮料为代表的健康品类迅速增长,在市场份额中将挤入主流饮料。

第二,含乳饮料市场消费需求总体向好

含乳饮料做为重要的嗜好类快消品,消费者对含乳饮料的选择是随时随地,数据显示,2013年—2017年,含乳饮料消费增长总体呈上升趋势,产量及销售额的年复合增长率都明显高于整个饮料行业。可以看到含乳饮料消费需求总体向好,市场供需关系比较稳定,总体可控。

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品质化以及“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与品质消费、绿色消费相关的新产品将保持快速增长;新兴零售业态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零售业态也在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拓宽销售渠道;产品品类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低热量饮料、健康营养饮料、含乳饮料等发展前景良好,含乳饮料市场份额将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功能饮料与健康性饮料将得到较快的发展,而碳酸饮料市场份额将进一步下降。

第三,注重家庭礼品装的消费

在我国很多地区,含乳饮料的消费习惯逐渐形成,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及广大的农村市场。在加大宣传力度、逐渐引导含乳饮料消费的时候,要注重家庭礼品的巨大消费空间,企业在开发设计便于携带的小包装产品的同时,也要注重开发家庭礼品装,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也便于家庭的购买,以及中国传统节假日做为礼品的消费。

第四,含乳饮料融入早餐市场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以前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家吃早餐的上班族越来越少。针对这一饮食习惯的特点设计产品配方,增加含乳饮料的营养价值,使其成为传统早餐的替代品或辅助品,这样的消费定位赢得了市场的欢迎。融入早餐市场给含乳饮料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3、企业发展趋势展望

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和选择标准的明显提高,含乳饮料企业将会奉行差异化发展,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首先,产品研发差异化发展。企业易于集中优势参与某个品类层面竞争,造成市场中含乳饮料品种增多,品种多样性影响品类竞争集中度。部分概念性产品由于卖点匮乏、品质缺乏创新,将逐步退出市场。

其次,营销包装差异化发展。含乳饮料不单单是抗饿耐饥的身体能量补给品,作为新生代饮品,更需满足传递心情表达关怀的精神诉求,产品品质提升、个性需求、冲动消费都会显著提升企业经营业绩。

第三,营销渠道差异化发展。同样或类似含乳饮料之间价格指数不够稳定,不同类型商超终端零售价差别较大,但随着互联网O2O以及无人零售模式迅速发展,企业将会创新营销渠道,给消费者带来便捷及时购物体验,提升产品知名度,传达受众品牌体验。

猜你喜欢

乳饮料饮料消费
“0卡0糖”饮料真的健康吗?
饮料换装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银耳五谷乳饮料生产工艺优化及其贮藏流变特性
海红果发酵乳饮料稳定效果的研究
关于辨别纯牛奶与含乳饮料的探讨
40年消费流变
分发饮料
少喝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