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食安全 稳步前行

2019-06-25王一春

中国食品工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苏联人口粮食

文/本刊记者 王一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问题讲话的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3月8日参加了河南代表团审议,再次强调了“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对粮食安全的重视,是我们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一以贯之的态度,都是以史为鉴,曲突徙薪。

历史学家曾在研究世界人口发展规律后得出导致人口大幅下降的三个主要因素:第一是饥荒,第二是战争,第三是瘟疫。而事实上这三个因素往往互相联系,互为因果,要么饥荒导致战争,譬如明朝末年,要么战争导致饥荒,譬如现在的中东热点也门。战争的巨大破坏性,同时导致基础设施和水源的损毁及污染,卫生条件和卫生要求降低,随之引发瘟疫。这种恶性循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晋末年,到三国时期,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全国人口一度不足700万,不是什么一望无垠,锦绣河山,而是曹操说的“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而从古至今的战争,不外乎争夺土地、水源、牧场、渔场等,也就是说,如果大家综合这三项因素,实际上就是粮食安全因素。两千几百年前的管子就说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都丰衣足食了,谁愿意去打仗?粮食安全从来都是国本,不仅仅只是古人的事情,近在眼前的譬如前苏联的大厦崩塌——

前苏联革命成功初期搞土改,搞到顿河地区搞不动了,因为那里地广人稀、土地肥沃,人人都是地主,斗地主?谁斗谁都下不去手不是……就守着这么个大粮仓,上世纪70年代初,前苏联居然沦落到粮食需要大量进口。美国趁机操控国际市场价格,粮价高企,前苏联老百姓连掺木屑的黑面包都吃不饱,从那以后,前苏联就开始了他的末路狂奔。如果不是后来的石油涨价,估计前苏联都熬不了那么久。虽说他的解体有国民经济崩溃和外部势力干涉等多种因素,但是有一点是无疑的---粮食危机就是为前苏联葬礼准备的的第一根棺钉,因为一直到解体,他们的粮食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前车之辙、殷鉴不远,这么看,习总书记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当然、中国从来都不缺乏发现问题的眼睛,一直缺少的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好比明末那些清流,“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事实上最后还是“袖手”的多,“一死”的少。而习近平总书记这次亲临河南代表团,谈的就是方法,就是具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实施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谈到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个口号,放在今天依然应时、应景。

美国农场

《全国国土规划纲要》要求:“到2030年我国耕地保有量要保持在18.25亿亩以上。这是一个约束性指标,即要严格执行、不能突破。”这就是保障,至于具体措施——现在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不在乎,反正咱们有钱,一切都可以买买买,这些人,要么是居心不良,要么就是智商不良。岂不知,即使强大如美国,发达如日本,在粮食生产补贴方面也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追求利润,他们会干无利可图的事情?

美国依靠其强大的农业生产能力和高额的补贴,用价格优势掌握了较大国际市场份额,同时掌握着国际粮食市场定价权。现在咱们国产粮食,至少在主食方面,能够自给尚有储备,进口的不过是副食品和部分高端产品。美国人即使虎视眈眈,也无从下口,一旦我国粮食自给出现缺口,他们一定会像发现了伤病角马的非洲狮,毫不犹豫地扑上来。要知道,粮食这种刚需生活消费品的供给缺口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不是供给短缺10%市场价格就上涨10%,而是缺口10%,价格上涨100%的几何级数关系,带动相关产品的价格暴涨更是无法估量。这种变故一旦发生,会对承平已久、心态脆弱的中国民众形成多大的冲击,产生怎么样的后果,这些岂是那些端着咖啡说东西的“专家”能想象的?

另一种就是反应过度,这些人知道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但是临危束手,胸无一策,过度强调困难,甚至有专家建议说要减慢城市化进程,以免农村人口流失,导致地多人少,粮食减产甚至供应不足。对于这个观点,我们还是拿美国来对比,现在流行“摸着美国过河”,人家比我们先进,上上个世纪魏源就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毕竟学习先进没什么可难为情的。

来自美国宇航局(NASA)的卫星记录下了我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地区的一幕,从太空视角上看,似乎能很清晰的划分出两国的边界。这是因为陆地植被的分界十分清晰——在中国,从城市蔓延出来的绿色田野一直扩散到两国边界,而国界线另一边,哈萨克斯坦则是看起来干枯的棕褐色土地,这种区别体现出了两国不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另有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中国人被几千年文化孕育出的,那种外国人看来近乎魔怔的耕种热情。

美国耕地面积大约25亿亩,而他的农业人口只有300万左右,也就是总人口的1%,此外还有将近一百万的外籍劳工从事农业工作。加上运输、销售及相关从业者,美国农业总人数在七到八百万左右,不超过1000万,占总人口不超过三十分之一,但美国是世界第一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第一出口大国,美国出口粮食至少占国际粮食交易额的10%以上,直接决定和主导世界粮食供应。

而中国2017年统计的耕地面积是20.23亿亩,当年户籍在册农村人口6.7亿多,公布的第一产业适龄劳动人口比例为60%,再减去其中50%作为外出务工人员,加上从事农产品生产的相关企业人员,怎么算、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人口也得有2-3亿人,这还忽略了当下不少老当益壮依旧忙于田间的人口。这时候就谈务农人口不足,是不是太未雨绸缪了?当然,我国地形、地貌不像美国那么适合大面积机械化作业,尤其是某些山区还存在着极度不适合机械化的层层梯田,还有机械化普及水平不够及青壮年劳力流出问题,加上到2030年人口负增长的预测。往宽了算,十年二十年后,就算只保留5000万务农人口,也完全能够支撑我国的粮食生产。加上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的日益发展等因素,我国粮食的产能问题,即便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是完全不需要过度忧虑的。

所以说,我们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固然不能妄自尊大,但也无需妄自菲薄,只要我们遵从习总书记在本次两会中强调的“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坚定不移地走发展道路,随着农产品生产科技成果的运用和食品加工工业技术的提高,我国的粮食安全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借用当年蒋百里将军在《国防论》里的那句总结“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猜你喜欢

苏联人口粮食
珍惜粮食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