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咂舌法在维吾尔族异常舌尖前音、舌面音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2019-06-22张青李军多里昆吾普尔米热古丽吾马尔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维吾尔族音节舌尖

张青 李军 多里昆·吾普尔 米热古丽·吾马尔

新疆的唇腭裂发病率高于全国水平,大约19.6/万,位居全国第十[1-2]。维吾尔族唇腭裂发病率约占11.34/万[3]。目前维吾尔族人口约1 000 多万,成为新疆人口最多的民族,且数量还在上升。腭裂术后77%的患者需接受语音治疗[4],所以探索适用于维族(维吾尔族统称为维族)患者语音治疗方法很重要。

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属黏着性语。虽然在书写上、音节构成及语音流变上与汉语有很大差异,但大部分字母音与汉语相似,在对维吾尔族患者舌尖前音、舌面音治疗时,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较为便捷舌尖前音、舌面音训练方法-“咂舌法”,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科室2015~2018 年行腭裂手术、咽成形术后及功能性型构音障碍的维族患者46 例(男20 例, 女28 例),纳入标准: ①年龄4~14 岁; ②所有患者腭咽闭合功能良好,听、智力正常,部分患者舌系带轻中度异常,无重度异常伴活动受限者,腭裂术后患者腭部无穿孔和复裂。③所有患者舌尖前音及舌面音均有不同程度的脱落和弱化。

1.2 语音治疗方法

1.2.2 审听评分方法 语音治疗前后, 选用索尼PCM-D50线性录音棒,录音完毕后,在同一环境下,用COOLEDIT播放软件播放每一位患者朗读的每一个音节,由两位专业人员按其所听清楚的语音进行记录,每个音节听3 遍,将记录内容输入数据库,将审听结果与词表对照,取两人审听结果的平均值。

本表内的训练音节选自新疆大学马德元教授的《大众维语》,每个舌尖前音和舌面音各10 个音节,音节构成包括元辅、辅元和辅元辅等形式。

表 1 维吾尔语舌尖前音、舌面音音节清晰度测试表

Tab 1 Uighur tone before the tongue, the tongue surface tone syllable articulation test table

A: 先咬住舌尖; B: 向外吹气发za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汉语清晰度评估表和自拟维吾尔语舌尖前音和舌面音音节测试表,进行语音评估,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语音训练前后患者2 组语音清晰度统计数据进行t检验,P<0.001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 果

治疗前2 组患者语音清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4 周的语音强化训练, 2 组患者语音清晰度及舌尖前音和舌面音清晰度均提高,实验组清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 2~3)。

表 2 2 组患者训练前后语音清晰度比较 (n=23, %)

Tab 2 Comparison of speech clarity in each group before and after speech therapy

(n=23, %)

表 3 2 组患者训练前后舌尖前音、舌面音清晰度比较 (n=23, %)

Tab 3 Comparison of apical anterior and lingua surface consonant before and after speech therapy

(n=23, %)

3 讨 论

目前我国腭裂术后语音治疗已进入全新的阶段,在国内语音专家的努力下,汉语的语音治疗已接近国际水平。但现在新疆,维吾尔族已成为主体少数民族,人数居各民族之首,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遍使用,该区唇腭裂导致语言障碍比例高于全国水平[7]。

腭裂语音障碍主要累及压力性辅音[8],汉语功能性构音障碍腭裂术后患者语音研究均显示,错误频率最高的是舌尖前音[9-12]。维吾尔语的研究也显示,维吾尔族腭裂术后患者的主要发音障碍在17 个塞音、塞擦音和擦音中出现[7],擦音、塞擦音错误率最高,其原因与儿童语言发育进程中,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习得较晚,掌握难度相对较大有关[13]。异常语音大致包括腭化构音、侧化构音、脱落、弱化、替代,主要表现为发音时舌尖或舌面向后移位、卷曲等[14]。此外维吾尔语元音研究显示,维吾尔族腭裂术后患者元音发音存在舌后缩现象。元辅音拼合在一起发音时对辅音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维吾尔语中的5 个舌尖前音和舌面音分属擦音和塞擦音与汉语发音相似。

辅音中舌尖前音和舌面音发音时,无法像塞音(爆破音)一样直观的看到或摸到发音部位,要靠患者自己控制舌尖,在发音时用力抵住了正中牙齿内面,且发音后舌尖不能快速缩回,需要患者保持住发辅音时的口型和气流,再滑向元音。这几个音的特点是:相同的舌位却不一定发出同样的音[15],在语音治疗时常常归为一类音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单纯通过讲解发音部位和示范让患儿理解并模仿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有时候即使是模仿正确了,但由于舌尖无力加上习惯性的舌后缩,发音依然无法正确。尤其有些患者年龄很小,汉语理解力差。训练的过程中很容易让患儿产生畏难情绪而延长训练时间,而且效果不理想。

语音治疗时辅助咂舌动作,简单、易于模仿,再加上吹小纸片,如同在和小朋友做游戏,不经意间就训练了患者伸舌和送气这两个关键的发音要点,尤其对于维吾尔族小朋友,通过肢体语言能更好地让患者学会并发出目标音。

语音治疗,虽然强调的是最好用一种语言,无论在家中还是在进行训练治疗时。但对于维吾尔族患者却较难做到,因为患者的家属有的只会说维吾尔语,有的虽然会说汉语,但不标准。而语音治疗的家庭配合训练又是治疗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鉴于这种情况,本人在训练时,通过先带出患者的目标音后,采用溜滑梯的方法,通过拉长辅音,逐渐滑向元音,进入辅元音节的练习,然后选取同一辅音与不同元音组成各种音节来反复练习,至每个音节患者都能读清楚后,进行相同音节2 个连发-3 个连发-5 个连发, 例如sa-sa/sa-sa-sa/sa-sa-sa-sa-sa。这种简单、易记,随时随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都可以练习的方式,帮助患者尽快熟悉正确的发音方式。汉语音节练熟后,再练维吾尔语音节,然后是维吾尔语的短句练习,在语音治疗的过程中同时教会患者家属如何回家后辅助患者练习和听音,以便于维吾尔族患者的家庭训练。

由于舌尖前音和舌面音的高异常语音发生率,针对舌尖前音和舌面音的辅助治疗方法例如蒋丽萍老师的用齿间音过渡和崔志强老师的强化舌尖送气法等。但目前尚未见到关于咂舌法的报道。语音训练是一对一的个体化训练,每位患者发音异常的原因都不完全相同,对治疗方法的适应情况也不一样,咂舌法可以作为辅助训练患者舌尖前音和舌面音方法中的一种,最大的优点是尤其适用于小年龄及舌系带轻中度异常但舌灵活度正常的患者,易掌握,见效快,发音自然。通过临床实践最终取得了令治疗师、家长和患者三方都满意的效果。

猜你喜欢

维吾尔族音节舌尖
拼拼 读读 写写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看音节说句子
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的民族生态学分析
木管乐器“音节练习法”初探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
他富起来之后……:记维吾尔族“老关工”克力木·依莫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