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徽州传统村落建设发展路径探究*

2019-06-21储金龙李久林

关键词:徽州村落传统

张 俊,储金龙,李久林

(1.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22;2.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22;3.南京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传统村落的生活空间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但随之而来的是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方面,传统村落正面临着自然衰退、人为破坏的威胁,另一方面,村民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与传统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矛盾[1]。我国传统的乡村建设规划体系主要关注乡村发展,在传统村落方面的建设发展路径探讨较少,相关法律法规和保护规划提出的传统村落保护方式也相对静态,无法满足乡村振兴趋势下的传统村落发展要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应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

基于乡村振兴的最新要求,近年来学者在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互联网+”、乡村振兴等背景下对传统村落建设发展路径的研究主要关注“人、文、地、产、法”五个方面。主要观点如下:“人”是首要,通过构建有效的发展动力系统培养新型农民[2],推动公众参与引导和保障传统村落“绅士化”发展[3],留住农民和乡绅是传统村落振兴的关键点;“文”是核心,国家、社会和村民等多元主体共同的文化自觉才能促进传统村落文化的活态传承[4],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培育创新产业实现文化活态传承[5],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恢复与重建、保持地域文化特征与乡土环境特色等[6];“地”是基础,着重土地利用调整、提升人居环境[7],提出分类定级指导、组团集聚统筹的“精细化”[8]以及用地弹性发展的“精明增长式”发展路径[9];“产”是动力,合理适度和可持续的旅游开发[10],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11],基于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进行业态融合提升[12];“法”是保障,编制保护与发展条例和技术指南、建立保护与发展群落体系、建立研究机构和基金平台[13]。鉴于传统村落具有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及其科研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对传统村落的建设发展需从政策、科研、社会等方面出发重点扶持。通过徽州传统村落现状特征、发展模式、存在问题等的分析,借鉴国内外传统村落建设发展经验,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徽州传统村落建设发展路径,为促进乡村振兴和传统村落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徽州传统村落发展现状特征

2012年12月1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发布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3年8月、2014年11月和2016年11月9日,分别公布了第二批、第三批和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古徽州地区处于我国传统村落密度集聚区之一,作为传统村落保存较为完整的徽文化核心区域,徽州传统村落极具研究价值,其数量之多、风格之独特、文化价值之高、空间分布之广全国少有(见图1)。

图1 徽州传统村落空间分布

前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共有124个徽州传统村落,包括第一批22个、第二批38个、第三批31个、第四批33个(见表1);其中有历史文化名村42个,包括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8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4个。

表1 徽州传统村落获批时间与区县分布

当前徽州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编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已完成规划编制的村落数量较少,目前仅有83个徽州传统村落已完成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仍有41个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在编或未编制;规划编制的覆盖范围不广泛,古徽州东部仍有多处村落未编制保护规划;规划编制的类型不统一,环境保护规划、旅游总体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以及保护发展规划等层出不穷,难以形成区域统筹;规划编制的水平不高;规划编制的内容不全面,重点偏向物质空间和现代技术等硬环境,而忽视了传统文化和村民需求等软环境;规划编制的方法不够合理。

总体来看,徽州传统村落发展现状程度一般,被收录的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占总数的比重不高,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度、编制水平、规划编制内容等也有待加强。随着中国传统村落、各级历史文化名村镇等名单的公布,人们逐步认识到传统村落历史价值和重要性,很多濒临消失的村落也得到了保护;徽州一些传统村落的旅游人数也在逐年攀升。但受到地域、经济、环境及人为因素等影响,徽州传统村落还处于初级的保护阶段且保护效果不显著,其建设发展路径还处于探索阶段。

二、徽州传统村落建设发展模式与问题

(一)徽州传统村落现状建设发展模式

不同的村落类型有不同的建设发展模式,解读徽州传统村落的建设发展模式需首先对徽州传统村落进行初步划分。按照建设发展趋势将徽州传统村落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落型,其中在人口状态、资本投入、政策倾斜、社会组织、交通可达性、保护规划实施、文化传承、自然山水保存程度上均存在差异(见表2)。

表2 不同发展趋势下的徽州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依据主导产业为基本标准,并结合历史人文、自然环境等方面,可将徽州传统村落划分为自然资源型、企业带动型、旅游产业型、文化带动型、混合产业型。针对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提出综合的建设发展路径(见表3)。

各类型发展趋势的徽州传统村落建设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村落发展原则方面,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未考虑传统村落的发展要求及村落遗存保护上的要求;多元化利益主体欠缺,民间组织缺乏,各个主体之间联系协作不紧密;在发展途径上,途径单一,机制固化,造成村落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在发展要素上,对于自然环境及文化环境重视不够,导致村落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发展目标上,不应只追求经济和市场利益,应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加强对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文化效益等综合效益的追求。

(二)徽州传统村落的建设发展现状问题

1.政策引导——传统村落与政策、体系融合度低

在新型城乡关系的环境下,传统村落定位不明确,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传统村落建设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不足。传统的乡村规划模式具有宏观乡村上的普适性,但是缺乏对传统村落个性的尊重与协调,许多村落仍按照传统的乡村规划范式来制定保护发展规划,在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方面并不切合现实,这种做法并不利于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表3 不同类型徽州传统村落发展模式

2.区域视角——发展动力不足

社会基础上,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村落中大部分青壮年外出谋生,致使村落社会结构断层、村落“空心化”;大多有利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政策均集中在经济效益好、旅游市场稳定的村落,而较少关注交通不便、资源优势不明显的村落,目前文物保护只支持省级以上文保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只支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对其中的私有产权房无法进行资金补助[14]。大部分徽州传统村落除原生经济循环系统外,缺乏外部资金输入,发展动力不足。

文化环境上,外来文化对居民主体的冲击反映在整个居民的建设行为当中,传统血缘和地缘的聚落关系被城市集聚效应带来的业缘关系打破,这使得传统村落人口结构愈加复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流动性增强。地方“重申报、轻保护”和“重旅游、轻文化”,致使传统村落受到开发性破坏,改变了原有的古朴风貌。

3.市场定位——产业发展破坏村落

产业发展上,旅游带动型、文化产业型传统村落对文化的需求较高,在建设文化产业链条及文化品牌时,大多数保护主体未充分意识到文化遗产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未注意对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的保护,外来文化对原有的文化结构造成巨大影响;自然资源型传统村落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水平不高,传统建筑保护缺乏资金支持。

4.资源利用——遗存保护问题突出

村落整体格局上,现代建筑文化的冲击以及村民对于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使得传统村落的建设者们盲目模仿城市建设范式,缺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识,在追求城市建筑、规划、景观等诸多方面的同时失去了宝贵的传统文化基因;在此基础上,传统村落呈现一种杂乱无序的状态,各种现代建筑、仿欧式建筑等出现在传统村落中,对传统村落的风貌格局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传统村落缺乏配套设施,又受限于地方规章制度、建筑产权、自然损耗、不可抗力等诸多因素,这导致传统村落正在处于逐渐消逝的危机之中。

建筑单体保护上,传统民居空间大多狭窄,室内通风采光条件差,居住设施陈旧,已不再适宜现代村民的生活需求;复杂的建筑选材、工艺技术及建筑表现,造成传统建筑的维修费用较高;随着时间推移和代际更替,传统建筑产权的不明晰造成一栋传统建筑可能同时有若干个户主,造成遗存保护问题加重;传统建筑的保护与维修费用多由个人承担,没有利益输入,建筑所有人对于保护维修传统建筑的积极性不高。

5.运营管理——利益分配机制缺乏

目前传统村落缺乏利益分配机制,利益的分配会直接影响各个主体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建设的积极性。如何共建共享传统村落这一特殊市场,公平公正地分配传统村落建设带来的利益,是今后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传统村落建设发展技术路径借鉴

(一)日本白川乡合掌村

白川乡位于日本岐阜县白山山麓,四面环山,河川流过,目前共有16个村,其中合掌村于195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合掌屋”是日本的一种特色民宅,有300多年历史,木屋顶以茅草覆盖,形如双手合十,全部采用当地所产建材,房屋结构中不用铁钉[15]。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合掌村经历了被水淹没、毁坏、改造、买卖、移建等自然和人为破坏。后来,村民开始认识到合掌屋的历史和人文价值,自发组织起来对合掌屋进行修复或重建;并成立“自然环境保护协会”,制定《住民宪章》,对合掌屋进行保护。同时,合掌屋也争取到国家与地方政府给予的财政补助。1988年还成立“白川乡合掌村保护基金”向全社会募集保护资金。图2为合掌村的建设发展路径。

图2 日本白川乡合掌村建设发展路径

(二)黄山市潜口镇唐模村

唐模村位于黄山市潜口镇,是中国“徽文化”的活态标本。村落周边的山水田园延绵不断地给村民带来丰富的生产、生活和生态资源,村落选址和布局遵循自然观和风水理念,至今仍保留建村时的团块状聚居形态;传统建筑数量多且分布集中,包括祠堂、民宅等;历史环境要素十分丰富,包括古水口、古亭、古树、古井、古桥等。唐模村受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家风文化;民间美术、民间文学、民风民俗、传统手工技艺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价值。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唐模村遭到建设性、开发性的破坏,村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近年来,为保护唐模村,村委会紧抓政策支持的机遇,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制定完整的建设发展路径(见图3)。

四、徽州传统村落建设发展路径与策略

(一)徽州传统村落建设发展路径

1.徽州传统村落建设发展原则

传统村落作为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价值,应保存珍贵的历史信息;传统村落的保护对象包括物质及非物质两类,因此,静态式的文物保护方式不适宜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传统村落建设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明确时间顺序、分清轻重缓急尤为重要。因此,徽州传统村落建设发展应遵循原真性、整体性、动态性、时序性等原则(见图4)。

原真性原则。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奠定了原真性对国际现代遗产保护的意义,提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保护古村落的原真性,就是保护能展现古村落真实历史原物及原有生活方式,保护古村落所遗留的全部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确需修复时应做到“原汁原味”,尽量采用同一材料、同一年代、同一样式进行还原修复[16]。

整体性原则。传统村落保护建设发展的整体性不仅仅体现在保护整体格局的整体性,还体现在传统村落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整体性、建设发展的整体性。

图3 黄山市潜口镇唐模村的建设发展路径

图4 徽州传统村落发展原则

动态性原则。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制定的政策、策略及路线要适应不同传统村落的不同发展阶段。强调从原有的静态保护转向动态保护,及时应对各个阶段可能产生的不同矛盾。

时序性原则。传统村落发展需注意建设发展的时序性,明确路径的先后顺序,最终促进传统村落的建设发展。

2.徽州传统村落建设发展主体与途径

传统村落建设发展主体包括政府、村民、企业、专家学者、民间组织等。政府在传统村落的发展中是整个建设发展的宏观引导者,在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相关规划的指导下,提出战略政策、制定相关规划、统筹配置资源、做好监督检查、控制舆论导向,合理引导传统村落健康有序发展。村民作为传统村落的发展主体,是传统村落建设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各项活动的主体,树立传统村落建设发展意识,强化传统村落的各项原则,共同促使传统村落发展。企业是传统村落发展动力系统中的主要社会力量,提供资金支持,为村落形象宣传助力。专家学者作为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参与实践活动等途径为传统村落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建议和技术支持。民间组织通过组建协会、举办活动等为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舆论氛围营造、品牌打造等做出积极响应。

3.徽州传统村落建设发展要素

传统村落发展主体遵循一定原则,通过一定发展途径作用到村落的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上。传统村落作为一个生态敏感性强、文化生态系统脆弱的空间[17],需科学预估村落的环境承载力,保留传统村落原有的文化基因,抵御特色文化被外来文化同化的威胁。在物质层面需关注村落整体风貌、村落街巷、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在非物质层面,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之外,还需关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传统艺术、民风民俗等。

4.徽州传统村落建设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徽州传统村落建设发展路径应包括以下步骤(见图5):首先,确定徽州传统村落的建设发展原则,明晰传统村落需要保护的空间以及需稳固的社会基础、文化基础;其次,充分挖掘传统村落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活化利用,丰富物质空间;通过农业现代化、发展旅游业、培植文化产业等措施,调整传统村落的产业结构,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将传统村落纳入乡村建设体系中,明确传统村落定位,编制传统村落聚集区规划,使传统村落差异化发展;在整个过程中需强化保护发展意识,全社会各主体共同参与。

图5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建设发展路径

(二)徽州传统村落建设发展策略

首先,传统村落大多分布在乡村,因此,需依托所处的发展环境,通过周边小城镇发展为传统村落建设发展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小城镇作为大城市物质要素反哺乡村地区的载体,需做好战略承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区域交通可达性,通过建立高效率、高质量的小城镇来解决城市、小城镇、传统村落之间需求供给的相互转化问题。

其次,鼓励更多外出青壮年一代返村,稳固传统村落的社会基础;强化传统村落保护及建设发展的意识,使传统村落各个主体明确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原则及重要性;发挥政府在传统村落中的刚性管控和弹性引领作用,为传统村落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建立健全法制基础,细化建设发展至村落层面,结合不同村落的差异化特征,制定适宜的保护发展策略;将传统村落纳入乡村规划体系法制范畴,制定相关保护建设规划,并明确刚性保护及弹性保护,全面保护村落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红线,划定空间;促进各类型规划的融合,落实传统村落相关规划的“多规合一”。

再次,加强传统村落的乡贤组织建设,积极组织各村落之间的共性活动以及个性活动,聚焦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激发居民内在的地域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及自豪感,树立村民自觉维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的主人翁意识;挖掘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明确文化传承人,定期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共建共享村落产业市场,平衡村落各主体的利益,在利益的分配上找到平衡点,谁获益谁保护,明确责任与义务,调动村民主体的积极性。

另外,传统村落需补齐自身生态短板,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转变自身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注重生态修复,实行长效保护机制,共同促进传统村落的生态文明,以生态宜居为前提为传统村落的文化振兴与建设发展提供稳固的先决条件。同时依托国家的传统村落文化复兴建设,形成独特的乡村文化形态,进而构建完善的乡村文化体系,促进乡村的文化振兴。

五、结语

徽州传统村落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等多种价值,有着鲜明的徽州地域特色。徽州传统村落的建设发展有利于存留中华文化之根,对提升文化自信、激发民族自豪感、提高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使得许多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传统村落面临消亡的危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传统村落的建设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笔者认为,只有综合发挥政府、村民、市场、专家学者、民间组织等各个主体的力量,才能延续传统村落的文化遗存,才能深刻挖掘地方特色。对现有徽州传统村落进行分类,分析建设发展模式,明确建设发展原则、主体、途径、要素和目标,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究传统村落的建设发展路径,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范围未包括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和尚未申报成功但具有研究价值的古村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徽州村落传统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徽州绿荫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