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境与出路:安徽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调查与研究*

2019-06-21詹玉华

关键词:安徽安徽省生态

汪 娜,詹玉华

(合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标志着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安徽省由于历史、观念和区位等因素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安徽面临着加快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要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又要践行“美丽中国”[2]战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因此,正确认识安徽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特有优势,有助于理清发展思路、探寻发展路径、建设生态文明。

一、安徽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从产业结构来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占主体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体现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而产业结构的产值及产业GDP贡献率是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绩效指标。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地区第二产业的产出对该地区GDP的贡献率在40%以上,产业结构形成了“二三一”的模式,那么该地区基本属于资源型地区[3],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区域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而近五年来,安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平均占比分别为10.92%、50.50%、38.58%,对GDP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52%、53.88%、41.60%(见表1)。这说明安徽省整体上还属于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的增长受资源与环境约束较大,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体。

表1 2013—2017年安徽省产业构成比与经济贡献率(%)

数据来源:2018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二)从产业类型来看,多为附加值低的制造加工类

当今,全球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上从事着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经营销售、售后服务各环节的增值活动。安徽省目前已形成了合肥电子信息产业、芜湖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马鞍山装备制造业、两淮矿山机械产业、铜陵铜基新材料产业、毫州现代中药产业、宿州鞋业等一批主导产业集群。从整体来看,安徽产业集群多为加工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产业附加值偏低。一方面难以赚得高利润,另一方面还要承担高能耗、高排放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从生产要素来看,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近来年,安徽大规模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不但促使了产业集群的壮大与发展,也带来了安徽工业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实现了全省和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产业转移一般是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传统产业利润空间的缩减促使发达地区将处于比较劣势的高能耗、低附加值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而转移的行业多为一些传统的、处于衰退的行业或者低盈利、高物耗和高能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近年来安徽省寿县重点聚焦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纺织服装、电子电气、现代服务业进行产业承接;舒城县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招商引资;来安县积极抢抓南京江北新区发展重大机遇,初步形成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4]。可见,安徽省承接的产业多为家电及电子信息业、机械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配件加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这些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四)从资源环境方面来看,产业规模化发展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

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必然会带来地方能源消耗过大,污染物排放严重的情况。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量持上升趋势,如原煤消耗量为17 302.48万吨,比2016年上涨3.78%;原油消耗量为751.60万吨,比2016年上涨39.39%;焦炭消耗量为1 010.27万吨,比2016年上涨2.05%(见表2)。此外,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势必会带来产业集群区或工业园区内人口的聚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2015年至2017年三年间,城镇生活的污水排放量由186 980万吨上涨为190 594万吨,生活用能量由803.06吨标准煤/万元上升为952.99吨标准煤/万元,生活用电量由108.27亿千瓦时增加到 140.89亿千瓦时[5]1。根据《安徽环境质量半年报(2018年上半年)》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省空气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 64.6%。有5个城市出现酸雨,酸雨频率为6.0%。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6]。

表2 2016—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

数据来源:根据2018年安徽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获得。

(五)从产业配套方面来看,实现循环式发展难度不小

安徽省的产业配套能力较弱,产业集群或工业园区大多是横向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专业化分工不明显,产业链条不够长,链上下游协作互动不紧密,积累循环效应差。集聚区内的企业大多是封闭的生产系统的同类型企业,企业间的关系以竞争为主,难以形成良性的分工协作关系,再加上多数产业集群缺乏龙头骨干企业,而研发和交易成本都很高,进而影响上、下游企业产业及支撑产业相互关联的互补效应的发挥,实现循环经济的难度较大。

二、安徽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人力资本培育滞后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一旦人力资源发展滞后,必然会致使物质资源、自然资源不能有效充分地运用。人力资本的短缺已成为当今很多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瓶颈”。根据2017年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数据统计,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安徽省未上过学人口比例分别为5.28%、4.27%、4.84%、9.63%、3.13%、7.15%;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安徽省小学教育程度人口比例为25.23%、20.82%、25.27%、30.93%、21.36%、28.40%;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安徽省初中教育程度人口比例为38.06%、36.80%、39.51%、32.06%、43.17%、40.48%;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安徽省普通高中教育程度人口比例13.11%、12.63%、14.87%、10.88%、13.44%、11.09%;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安徽省大学专科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为13.87%、19.68%、13.05%、11.60%、15.18%、9.52%(见表3)。这表明,安徽省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高素质人才短缺,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

(二)经济基础薄弱

2017年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60 856元,安徽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3 401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24位[7]1。可见,安徽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促进经济快速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相当长时期内是安徽省的首要任务。欠发达地区为了摆脱落后状态,一般来说都会选择走快速工业化的道路,大力发展汽车、机械、冶炼、钢铁、化工等重工业,使经济能够快速增长。但是这种模式必然要消耗自然资源与能源,使生态受到破坏。而城镇化又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它会带来消费需求的扩展和升级,提高了社会的消费总量和消费层次,拉动经济的增长。2017年全国城镇人口比重为58.52%,安徽省城镇人口比重为53.39%,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22位[7]2。说明安徽省城镇化水平过低,使得工业化进程任务艰巨。

(三)资源环境市场配置机制欠缺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建立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保持理性的资源配置行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环境资源,尤其是稀缺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资源环境配置机制,安徽省也同样存在着这个问题。由于资源环境产权界定不清,导致市场价格机制失灵,资源环境配置低效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产权包括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国家层面,设立了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资源主管部门,作为全民代表,负责国有资源的管理。集体层面,一般由集体成员推举出代表,负责资源的管理,在一定的组织规程下共同开发利用。安徽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多数已名存实亡,“集体所有”已成为“国家所有”。而“国家的财产是没有所有人的财产”[8],没有人会真正关心它的好坏。如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或激励机制,资源浪费、滥用、破坏是必然出现的结果。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地方政府往往选择资源型发展道路迅速提升经济。这些最终必然导致资源环境市场价格机制发生扭曲,资源环境的稀缺程度与市场价格脱节,环境不断恶化,资源不断枯竭。

表3 2017年全国各地区6岁以上受教育程度比例对比表

数据来源:根据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获得。

(四)生态文明体制不健全

生态文明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法律法规修订的滞后性和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尽管我国在《宪法》《环境保护法》的基础上颁布了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徽省也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但是由于法律法规条文原则性强,操作性弱,需要通过细则、政策来细化落后,落实制度的建设仍滞后于环境保护实践的需要,执行力度与执法能力不够。例如,合肥的空气质量问题、巢湖的水污染问题、长江安徽段固废污染问题等都是近年来民众关注、媒体热议的焦点问题。此外,我国环保管理体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监督,各级政府负责实施、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各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监督管理的体制[9]1。这种双重管理体实际上弱化了环保监管的权威性,地方环保部门一方面要接受上级环保部门业务指导,另一方面又要受地方政府的管理、领导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致使环境监督缺乏统一性,管理职能划分不清。

三、安徽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后发优势

(一)生产力要素优势

生态资源与能源富集。安徽省位于我国东南部,东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西接中原腹地,地理条件优越,生态系统多样,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矿种中有50多种矿产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位次,煤、铁、铜、硫铁矿、石灰岩为安徽省五大优势矿产。

劳动力资源丰富。安徽是人口大省,劳动力廉价且受教育程度稳步提高。2013年至2017年五年间,安徽省人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8.54年、8.69年、9.06年、9.23年、9.27年,每十万人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口分别6 623人、8 676人、10 848人、12 468人、13 554人[5]2。

科技创新能力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安徽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为中心,覆盖皖中、皖北、皖南地区、跨皖江城市带、合肥都市圈、沿淮城市群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7年安徽省规模以上企业R&D人员、经费、项目、专利申请、发明专利申请、有效发明专利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分别为第13位、第10位、第5位、第4位、第4位(见表4)。

(二)产业转型优势

产业转型是能显著减少环境影响的产业发展途径。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地区一般可通过产业延伸、新型产业植入、新主导产业的扶植等模式实现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近年来安徽省也植入、扶植、培育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技术的研发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成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增长的必要手段。主要表现为:一是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壮大。二是以机器人、通用航空、智能制造、现代农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和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三是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和生物制造为代表的生物和大健康产业规模化发展。四是以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的应用为主的绿色低碳产业快速发展。五是电子商务、云计算、数字创意等信息经济产业得到大力扶持。2017年安徽省六大工业主导产业中高技术产业增长16.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1.4%,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工业总产值增长23.1%[7]3。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初建成效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即生态文化培育、生态道德教育制度、环境法律保障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及绿色考核评价制度[9]2。安徽省在全国较早地提出了生态强省的发展战略。早在2004年,就制定了《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11年,提出了努力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的发展目标;2012年发布了《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党的十八大之后,国家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建设的总布局之中,要求必须建立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安徽省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制定了《安徽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提出以生态保护建设等六大工程为抓手,力争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将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模式打造成为全国示范样板,实现生态强省战略目标。为了进一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制度,2017年又先后出台了《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施办法》《安徽省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与《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将各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纳入年度评价、五年考核的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同时,修订公布了《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表4 2017年全国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及专利情况排名表

数据来源:根据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排序获得。

(四)国家政策扶持优势

近年来,国家对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高度关注,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到沿边开放开发以及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等,凸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安徽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地区,国家也同样给予了诸多政策支持与扶持。例如《国务院关于同意合芜蚌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务院关于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的批复》《国务院关于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务院关于同意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等区域性文件的批复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通知》《关于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关于印发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通知》《关于印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通知》《关于皖江地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批复》等发展规划。这些区域性扶持政策既有覆盖我省经济社会全局性的综合性政策,也有促进安徽省地方经济发展的专项政策,同时奠定了安徽在全国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为安徽建设创新型省份与现代化提供了支撑,对促进我省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四、安徽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发展理念: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引领美好安徽建设

2015年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发展实践经验的新总结,也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对于安徽来说,当前能否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的内生动力是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更是关系到安徽省能否实现生态强省的关键。作为我国科技创新大省,我们应发挥自身优势,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即以创新发展引领美好安徽建设,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实现安徽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的各自发展及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见图1)。

图1 安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复合系统

没有技术中介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不可能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内生态与经济的良性耦合和协调发展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一方面,安徽省应该利用技术与创新优势,逐步建立以工业生态技术、资源节约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能源清洁化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技术体系。改变企业高投入、高消耗、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规模性扩张发展现状,转向注重资源利用效率的集约化生产,减少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着力在“去、降、补”上下大力气,淘汰去掉落后产能,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和风险,补上创新能力不强的短板,实现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龙头,充分发挥“合芜蚌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战略优势,抓住机遇,整合发展布局,以创新、人才、资本和质量为发展核心,增加对公共服务创新平台的投入,协调有关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区域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急需的共性绿色技术和关键绿色技术,健全以人才、创新为基础的创新发展体系[10]。

(二)发展路径:构建安徽生态经济战略体系,实现绿色生产

生态与经济协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生态经济的核心内容。构建完善的生态经济体系可使区域内形成优良的生态环境、发达的生态型经济、高尚的生态文明和高境界的生态道德。安徽生态经济战略体系就是要在安徽区域内的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构成有序、立体、网络关系的生态经济社会结构,通过社会经济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等环节,落实到不同产业类型的生产组织和运营过程中,实现循环经济、绿色生产等符合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思路和模式(见图2)。

图2 安徽生态经济要素构成

发挥农业生产区域性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安徽可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农业生产区域性特点突出。各地应因地制宜,结合地区地貌特征确定针对性的生态发展模式,加强生态基地建设,通过农业生产链的两端延伸,借力技术、信息、文化等服务产业实现农业生产服务的系列化及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把生态农业、都市农业、休闲生态农业打造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此外,要充分利用安徽科技创新优势,搭建一批安徽农业科技创新的平台,深入对农产品深加工与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为安徽生态农业提供技术支持。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专项扶持力度,推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结合各地特色和优势,加快特色农业科技园与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

以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为实践载体,推进生态工业建设。一方面,安徽要加速产业集聚发展,以产业集聚效益带动生态工业的发展。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引导,加强产业集聚的专业化和协作化分工,促使产业集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集聚的转型升级;提升集聚区节能意识,推进企业节约技术的改造和升级,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废弃物排放,发展低碳集约型产业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选择一批现有工业园区进行生态结构改造,建立废物交换系统、企业间物质循环和生态链以及虚拟生态工业园,降低园区企业生产能耗,实现清洁生产和污染零排放,实现绿色生产。

以独特性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为依托,努力实现第三产业生态化。一方面,安徽要加强第三产业生态化的环境经济调控机制,以环境税、消费押金、排污费等税费作为调控手段,形成系统的第三产业生态化建设的环境激励调控休系,减少商业、饮食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对安徽省环境带来的广泛和深刻影响。另一方面,要以安徽的丰富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为抓手,重点建设以黄山、池州、安庆为核心的自然山水与徽派文化的皖南旅游板块和以合肥、淮北、滁州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的中北部都市旅游圈,打造多元化旅游文化产业供给结构,既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又能延长旅游文化的产业链条,实现旅游文化产业的生态化发展。

(三)发展保障:健全法规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撑,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要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三大关系”,着力解决“三大矛盾”。“三大关系”即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11];“三大矛盾”即政府公益性特征与政府官员的自利性特性之间的矛盾、企业逐利本性与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公民当前生存与长远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的理顺、体制的健全、制度的落实、利益矛盾的解决离不开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规章制度和生态倾斜政策,更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推动。政府在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导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科学规划统筹。省政府必须站在“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高度,树立绿色发展观念,按“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对省内区域规划进行控制,明确地区功能定位,找准资源禀赋定位,防止过度竞争,使区域规划具有层次性,上下级区域规划之间、同级区域规划之间应相互协调,实现区域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整体性。

其二,推进地方立法。要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区域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然要有强有力的法律支撑。首先,安徽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地方生态立法规划,解决好不同事项、不同层级之间法律法规的关系,使得生态立法既能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又能前瞻性地推进社会进步、顺应改革要求[12]。其次,要合理并适度划定生态红线区域,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立法。安徽省可根据关键的分级分类标准来划定生态红线区域,对省内水源保护、农田保护、动植物保护、生态公益林区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等生态功能区进行立法的试行试点。同时,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加大生态补偿和保护的财政资金投入,构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最后,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目前安徽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主要集中在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缺乏对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原则目标、职责分工、保障措施、相关制度、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的法规条例[13]。因此,需进一步根据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形成完善的地方性法规体系。

其三,健全环保制度。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落实、细化安徽省现有的生态建设评价方案、绿色发展指标,增强指标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健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考核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生态产权制度、健全环境保护治理制度,具体包括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从而使安徽形成完善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其四、积极扶持引导。政府应加快制定安徽省资源开发、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科技研发等方面的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部门的配套政策,培育环保产业市场,形成系统的安徽省生态产业的优惠政策,引导生态产业优先、快速、持续发展。同时,需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宣传力度,组织开展生态文明的舆论引导,培育普及生态文化,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良好氛围。

其五,强化执法监管。要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持续保护与治理,只有强化执法与监管,才能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驾齐驱。一方面,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通过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在项目审批、环境决策工作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营造适合生态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资源的行为,提高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通过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案件举报系统,增强政府执法力度,促进生态资源合理配置。

猜你喜欢

安徽安徽省生态
成长相册
“生态养生”娱晚年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