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价值

2019-06-21张美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3期
关键词:隐匿性误诊率后处理

魏 娟,张美凤,滕 震

(扬州市江都中医院放射科 江苏 扬州 225200)

在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中,隐匿性骨折十分常见,其发生机制较多,主要与交通意外、跌倒等密切相关,若治疗不及时,易导致其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同时影响其日常生活[1]。故此研究认为该疾病应早期进行有效诊断,进而为疾病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促进患者恢复正常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诊断方式较多,但选择一项检出率高、准确性高和误诊率低的诊断方式显得尤为重要[2]。而实施一项有效的诊断,对隐匿性骨折较为重要。因此,本次研究对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价值进行分析,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隐匿性骨折患者,研究例数一共50例,隐匿性骨折患者均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在2016年12月2日—2018年1月2日之间,分为观察组一组(25例隐匿性骨折患者)、对照组一组(25例隐匿性骨折患者)。

观察组25例隐匿性骨折患者;年龄21岁~50岁内,平均年龄(35.21±1.01)岁,其中隐匿性骨折患者男性有12例、女性患者13例。

对照组25例隐匿性骨折患者;年龄22岁~50岁内,平均年龄(36.12±1.25)岁,其中隐匿性骨折患者男性有13、女性患者12例。

观察组25例隐匿性骨折患者、对照组25例隐匿性骨折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等资料相比,采用P>0.05代表,患者无显著差异性。

1.2 方法

对照组25例患者使用DR诊断。

采用本次研究所提供的DR诊断仪,采用自动曝光的方式,在必要情况下采用斜位或者仰卧位,而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应根据每位患者自身情况实施调整,采用能量减影法进行诊断,若患者伴有膈下肋骨骨折的各项情况,应将卧位肋骨片,并且由经验丰富医生实施读片。

观察组25例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

使用本院提供的多层螺旋CT和三维重建技术实施检查,使用多层螺旋CT对患者实施薄层横断面扫描,再调节扫描电压在120kV左右、其电流是100mA,扫描层厚是3mm、在扫描完毕后,重建层厚是1.5mm,重建间隔则作为1.0mm,对扫描薄层实施重建,重建后数据则传至工作中实施三维重建,能对人体病变骨骼图像有效的显示,从而获得较为清晰图片[3-4]。

1.3 观察指标

对比25例对照组隐匿性骨折患者、25例观察组隐匿性骨折患者检出率。

对比25例对照组隐匿性骨折患者、25例观察组隐匿性骨折患者误诊率、漏诊率、敏感度、特异性。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统计学数据采取SPSS25.0软件,对比不同,一般采用P<0.05代表,两组具有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检出率

观察组隐匿性骨折患者检出率96.00%(阴性患者1例、所占比为4.00%;阳性患者24例、所占比为96.00%)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所示。

表1 分析25例对照组隐匿性骨折患者、25例观察组隐匿性骨折患者检出率

2.2 对比漏诊率、误诊率

观察组隐匿性骨折患者漏诊率与误诊率和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所示。

表2 分析25例对照组隐匿性骨折患者、25例观察组隐匿性骨折患者误诊率、漏诊率

2.3 对比敏感度、特异性

观察组25例患者中的隐匿性骨折患者的特异性96.00%、敏感度92.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所示。

表3:25例对照组隐匿性骨折患者、25例观察组隐匿性骨折患者敏感度、特异性

3 讨论

隐匿性骨折发病率目前呈现上升趋势,该骨折通常发生于人体解剖结构复杂位置,若仅给予其X线检查无法达到预期的诊断效果,且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重叠投影等[5]。隐匿性骨折一般由于剧烈外伤所致,例如暴力撞伤、交通事故等,而由于人体骨折折线十分细微,骨折断端未出现明显移位情况,导致临床诊断易增加其误诊和漏诊风险,最终导致诊断效果不佳。因此,本次研究对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诊断结果。

由于隐匿性骨折在临床影像学表现中易出现骨错位情况,易影响患者骨折周围神经血管,进而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其生活质量水平。因此,早期给予隐匿性骨折有效诊断十分必要,能够明确骨折情况,进而早期实施针对性治疗,减少病人的痛苦。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一般以X线诊断为主,但该种诊断方式检出率较低,且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情况,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CT诊断作为隐匿性骨折的常用诊断方式,其能够对细微骨折线有效检出,进而对人体骨折关节腔内积液、骨折周围软组织肿胀进行全面检查,充分探查患者周围神经血管损伤情况,进而获得满意的诊断效果。而在CT检查后实施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后,具有显著的诊断效果,通过采取多平面重建,能从多个平面对每位患者骨折情况实施观察,经过大密度投影检查,能判断每位患者骨折移位情况,而容积再现能对骨折全面情况进行显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应用在隐匿性骨折中,具有显著诊断效果,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降低误诊和漏诊情况。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和DR诊断相比,具有多种优势,其在多个方面均取得显著效果,具有扫描速度快、扫描范围大以及较高的分辨率[6]。通过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清晰显示人体细微骨折,处理后的各种图像在专家分析下能对隐匿性骨折位置准确判断,通过对隐匿性骨折诊断,能指导临床治疗方式选择,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避免骨折对人体神经血管造成损伤以及对人体周围组织脏器造成损伤,具有显著的价值。现如今,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已经成为诊断隐匿性骨折患者首选方式,受到多数患者青睐,在临床广泛应用,能避免由于X线片重叠阴影导致的骨折判断不明确情况,具有较高准确性。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隐匿性骨折患者检出率96.00%(阴性患者1例、所占比为4.00%;阳性患者24例、所占比为96.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隐匿性骨折患者漏诊率与误诊率和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25例患者中的隐匿性骨折患者的特异性96.00%、敏感度92.00%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隐匿性骨折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后,取得显著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

猜你喜欢

隐匿性误诊率后处理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乏燃料后处理的大厂梦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乏燃料后处理困局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导丝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中的应用
隐匿性HBV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扭转坏死睾丸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