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患者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效果分析

2019-06-21通讯作者李秀凤刘照信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3期
关键词:准确度敏感度准确率

荆 鹏,张 强(通讯作者),李秀凤,刘照信,张 辉

(内蒙古包头市肿瘤医院放射科 内蒙古 包头 014030)

在恶性肿瘤类型中,肺癌属于发病率较高且进展较快的癌症类型。肺癌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在确诊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阶段,导致存活率明显偏低[1]。因此及早诊断、及早采取临床干预对癌细胞的有效控制意义重大。本次研究以对比形式观察核磁共振诊断在此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癌疑似病患共100例,其中男女比例为63:37;年龄区间处于39~74岁,平均年龄(56.84±3.91)岁;临床表现:41例胸部疼痛、48例痰中带血或咳血、74例咳痰、87例咳嗽。经临床病理学诊断,100例患者中65例确诊为肺癌,其中12例为小细胞癌、38例为腺癌、15例为鳞癌。

纳入标准:均为单发病灶,造影剂耐受、图像质量佳,均了解CT诊断与核磁共振诊断基本操作与诊断目的,对本次研究目的及方法知情并自愿配合。

剔除标准:心肺功能不全、体内有金属物、人工心脏瓣膜、安装心脏起搏器者。

1.2 一般方法

所有入选对象均实施常规CT诊断及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操作如下。

CT诊断:令患者仰卧于诊断床并抱头,屏气。选择16层螺旋CT,设定120kV电压、100mA电流、5mm层距、5mm层厚、fov300mm、准直器0.6mm,诊断过程中可根据需求调整为高分辨率模式。从肺尖向肺底方向一次性扫描完毕。选择碘海醇作为增强扫描对比剂,经右手肘前静脉每次注入100ml碘海醇,速率为每秒2-3ml。分别行25s、45s、60s三期扫描,观察病变位置强化方式及形态。ROI直径为肿瘤最大径线70%,避开钙化及空洞部位。

核磁共振成像:令患者仰卧于诊断床,选择1.5T磁共振成像设备,设定256*256矩阵、5mm层厚。将体部阵距线圈置于胸部,头足位进入主磁场。检查前练习屏气,扩散加权成像序列采用脂肪抑制技术、非屏气自旋平面回波成像、自由呼吸触发、心电门控。

1.3 观察指标[2]

所有诊断结果的阅片工作均由两名诊断医师鉴别,评价图像质量、病变大小、病变形态等判断诊断结果。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X线与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准确率。

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患者总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以[n(%)]表示,以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00例研究对象中65例为肺癌,35例为其它病变;CT敏感度为75.81%,特异度为50%,准确度为66%;核磁共振敏感度为80.95%,特异度为71.43%,准确度为76%;核磁共振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远高于CT诊断(P<0.05),详见表1。

表1 诊断结果统计表

3 讨论

核磁共振成像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在医学界逐渐得到青睐,在上世纪80年代初正式应用于临床。核磁共振成像可精确测出人体组织中化学结构相关信息,同一组织、不同组织、同样密度的、不同化学结构可以影像形式加以表现。对于退化性疾病、恶性病灶、坏死组织在早期诊断方面具有优势。

近年来,核磁共振技术迅速发展,在肺癌的临床诊断中逐渐发挥效用。传统诊断中大多通过观察病灶形态学变化、位置以及大小判断其性质,在定量指标方面缺乏客观性,容易受到阅片医师主观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假阳性、假阴性情况。无法有效表现微观病理改变或早期改变。随着我国核磁共振技术的不断进展,通过注入对比剂的方式得到更清晰的影像能够对微观病灶病理改变确切反应,计算出定量参数与半定量参数。在形态学信息上更为准确、充足,通过诊断便可了解病灶早期微观病理组织变化,对于肺癌病症的及早发觉与预后明显。随着软件、线圈技术、计算机硬件的进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空间分辨率、图像信噪比、胸部成像速度方面有了明显改善,且可实现多参数成像、无辐射成像,达到较高的血管分辨能力以及高度软组织分辨能力。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100例患者中采用病理检查下65例确诊为肺癌,其中12例为小细胞癌、38例为腺癌、15例为鳞癌。经CT诊断,在金标准下敏感度为75.81%,特异度为50%,准确度为66%;特异度与准确度偏低,可能存在误诊情况;核磁共振敏感度为80.95%,特异度为71.43%,准确度为76%,均明显优于CT诊断,证实在肺癌临床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准确度敏感度准确率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