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博物馆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9-06-20李长江

青年时代 2019年13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思考博物馆

李长江

摘 要:博物馆记载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参观博物馆成为人们出去旅游的选择。如今,博物馆的文化建设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博物馆文化建设会提升博物馆的竞争能力。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的社会大背景下,博物馆的文化建设也至关重要。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建设;思考

一、概述

1.博物馆定义

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大会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明确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1979年,全国博物馆工作座谈会通过的《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通过征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1989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六届通过的章程,再次修改定义为: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2.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功能及作用

博物馆中也蕴含着人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创造力,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复合体。博物馆文化是城市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和谐共存、相辅相成。博物馆集科学性、实物性、直观性于一体,于城市发展进程中展现出自身独特魅力及价值所在。博物馆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可为一座城市代名词,是城市的最佳名片。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社会持续发展,应不断优化博物馆硬件条件,添设便民设施、安全设施、配套设施及基础设施等,为民众构建舒适及便利的文化环境,提升民众于博物馆中的舒适感、安全感。除加强博物馆硬件设施外,也应强化博物馆软件建设,博物馆在民众心中为精神的家园,可使民众精神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博物馆可适当举办学术讲座及临时展览等活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民众提供优质服务,以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开放、包容的工作态度将博物馆公共服务功能予以展现。借助此方式可使公众享受到优质服务,同时感受文化发展、历史文明成果,体验博物馆为公众产生的文化冲击,将博物馆的文化服务功能、社会效益功能予以充分展现。

二、加强博物馆文化建设的策略

1.博物馆文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

博物馆文化建设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但是同时不能脱离博物馆本身实际情况。在建设博物馆文化的过程中,最应当注意的就是结合本身情况,切不可只追求最美化或者最大利益化,因為博物馆文化的建设是为了能使博物馆更加长久地发展下去。所以,博物馆文化建设必须要结合实际出发。

2.博物馆藏品的“精品意识”强化

在博物馆的发展过程中,藏品的收集与管理受博物馆设计理念和陈列理念的指导。如今,博物馆界提倡“陈列精品意识”,改变以往只注重精美物品收集的传统观念,更多地加强藏品内部联系的研究,体现藏品背后人的活动。中国博物馆自上个世纪初产生以来,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在新形势下博物馆的发展同样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而且许多问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为了使中国博物馆事业取得进一步发展,必须使多学科都参与到博物馆建设中来,加强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博物馆陈列方式,使博物馆适应新形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

3.加强博物馆文化建设与管理人员的结合

管理人员是一个组织的核心,他往往决定着前进的方向。所以,加强博物馆文化建设必须要有适合的管理人员来引导,并建立强大的管理队伍。在管理人员方面,应该是每个人的优点都得以展示,敢于用人才。一个强有力的管理队伍,会使博物馆的前进速度更快。因为,一个有能力的管理队伍会使员工有动力为博物馆付出,使博物馆的文化建设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4.博物馆陈列的“人本主义”思想加强

博物馆陈列是博物馆教育大众,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手段。藏品陈列是大众了解博物馆的窗口,陈列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博物馆的收益。博物馆建立之初,陈列的藏品均以精美为主,以体现博物馆收藏之丰、价值之大。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精美藏品的陈列具有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的作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大众已不再满足于只欣赏美妙绝伦的展品,更多的是想探求藏品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鉴于大众知识水平及欣赏水平的变化,博物馆陈列设计理念亦应有所变化,更多地体现“人”这一社会主角的方方面面,即以“人本主义”思想来指导博物馆的陈列。当前科技水平的提高,为博物馆的陈列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另外,计算机的普及也为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现代博物馆更注重于为参观者营造一种全新的沉浸式的个人体验,因此在陈列上更讲究适应大众的欣赏口味,在运用现有科技手段的基础上,应使展品更多地“活”起来,展示给参观者一个活灵活现的生活场景,使观众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真正达到获取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

5.加强博物馆文化与精神建设的结合

博物馆精神是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对于博物馆的体现,是博物馆的内涵之一。精神往往是一个小个体或者一个大团体的精神支柱,一个良好的博物馆精神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精神层面的建设往往要比物质层面的建设更加困难,但是博物馆精神是博物馆的精神支柱。因此,加强文化建设必须与精神建设结合。

6.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集

一直以来,大多数博物馆在收集民俗藏品中更关注物质性的实体文物,而忽视了非物质性却又极具特色和价值的无形文化遗产的征集,主要指民间音乐、民间技艺、民间文学、民间工艺等。对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顾此失彼,要全面理解保护民俗文化遗产的意义,关注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民俗文化遗产的记录、收集、保护、研究。事实上,民俗文物区别于历史文物,并非埋藏地下而是散落民间,并非数量稀少而是种类繁多且数量庞大,故加强民俗文物的征集,除了在观念上同等重视物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外,还应精挑细选,积少成多。

7.博物馆建筑的“生态”“环保”意识突出

博物馆馆址的选择、布局和结构的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正确的设计理念指导下进行。要使博物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其建馆之初就应有一个整体的规划,用长远意识来看待博物馆的发展,而不能用功利主义的态度从事博物馆的建设。博物馆作为人类社会的公共文化设施,其自身建筑亦应考虑到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建筑方面更好地体现出“生态”、“环保”意识。可喜的是,一些博物馆专家已经开始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这必将极大地推动博物馆建筑事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结语

博物馆文化在社会和城市历史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博物馆应当立足于这些独一无二的作用,不断完善自身建设。从自身进行发现,立足于社会需求,投入物力、人力、财力对藏品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以此不断完善我国历史文化的版图。

参考文献:

[1]刘志华,胡亚鹏,刘芸隆,等.加强博物馆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M].湖州文献出版社,2017(11):26-27.

[2]杨军涛,王启涵,陈智飞,等.加强博物馆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新华社出版社,2018(10):2-3.

[3]张瑾,陈涛,等.中国武术博物馆观众参观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7(10):6-7.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思考博物馆
博物馆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