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卡前列甲酯栓与利多卡因的效果观察

2019-06-20吴琼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5期
关键词:甲酯利多卡因宫颈

吴琼霞

(江西省乐平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部计划生育科 乐平 3333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性观念的开放,意外妊娠的女性越来越多。人工流产是终止妊娠的常用方法之一[1]。在流产过程中,良好的麻醉镇痛能够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本研究旨在观察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卡前列甲酯栓与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预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按照麻醉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年龄22~32 岁,平均年龄(26.33±5.66)岁;孕周 5~8 周,平均孕周(7.05±0.31)周;怀孕次数1~3次,平均怀孕次数(1.25±0.33)次。对照组年龄23~32岁,平均年龄(26.98±5.86)岁;孕周5~8周,平均孕周(7.11±0.33)周;怀孕次数 1~3次,平均怀孕次数(1.31±0.35)次。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和怀孕次数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符合人工流产指征者。(2)排除标准:不符合本研究用药方案者;不符合人工流产指征者。

1.3 麻醉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1%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41024475)2 ml,注射入宫颈黏膜表面麻醉。麻醉成功后,进行人工流产手术。

1.3.2 观察组 手术前30 min,将0.5 mg卡前列甲酯栓(国药准字H10800006)置于阴道穹窿;开始手术前,行宫旁阻滞麻醉,麻醉药物为1%利多卡因2 ml,方法同对照组。麻醉成功后,进行人工流产手术。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中镇痛效果、宫颈扩张效果和手术情况。镇痛效果评估参照WHO疼痛分级标准[2]:0级为无痛;Ⅰ级为轻微疼痛,患者有腰酸腹胀感、轻微出汗,但能够基本安静合作;Ⅱ级为中度疼痛,患者腰酸腹胀感明显,但能够合作;Ⅲ级为重度疼痛,患者腰酸腹胀感强烈,无法合作。镇痛有效率=(0级例数+Ⅰ级例数)/总病例数×100%。宫颈扩张有效率=(6~6.5号扩张器可顺利通过宫口例数+≥7号扩张器可顺利通过宫口例数)/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术中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镇痛效果比较

2.2 两组宫颈扩张效果比较 观察组宫颈扩张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宫颈扩张效果比较

2.3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阴道出血量和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术后阴道出血时间(d)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阴道出血量(ml)39 39 t P 4.88±0.21 6.69±0.42 53.826 0.000 9.18±1.55 11.87±4.81 10.838 0.009 4.02±0.83 6.85±1.88 21.293 0.000

3 讨论

人工流产是终止妊娠的主要手段,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变高,对医护质量的要求也明显提高。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成为了普遍需求。通过镇痛技术,可使患者减少紧张心理,安静配合,减少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人工流产麻醉方式主要有异丙酚静脉滴注、吸入一氧化氮等,效果较好,但不太适于临床,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成本高,另外一方面需要全程监护,增加了医疗成本[3],因此,研究人工流产术中有效的麻醉方式成为了医疗研究新方向。人工流产中的主要疼痛来自宫颈扩张和子宫收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阴道出血量和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麻醉方式的效果更好。

利多卡因优势明显,弥散面广,有较好的渗透性,能够快速起效,还能够快速扩散到子宫肌层,抑制宫颈内口末梢神经反射,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能够配合医师操作,减少了手术风险[4]。卡前列甲酯栓阴道后穹窿给药后,能够被快速吸收,快速发挥效果,降低了宫颈张力;还能够软化宫颈,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本研究中,观察组宫颈扩张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说明联合使用卡前列甲酯栓与利多卡因有更好的宫颈扩张效果。

麻醉注意事项:在注射利多卡因的时候,要确保没有直接注入到血管中,确定的方法就是回抽没有血液。该药物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出现嗜睡、感觉异常等不良反应。过敏体质者、青光眼患者、高血压病患者等禁用卡前列甲酯栓。部分患者在使用该药物后,会出现胃肠道反应。本研究过程中并未出现这些不良情况,也可能与纳入的样本量偏少有关。综上所述,人工流产术中联合使用卡前列甲酯栓与利多卡因麻醉,效果比单用利多卡因好,患者疼痛较轻,宫颈扩张效果好,手术情况良好。

猜你喜欢

甲酯利多卡因宫颈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迷迭香酸甲酯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纯化花生四烯酸甲酯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钙剂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