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硝酸甘油及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2019-06-20李亚琳魏恒争魏彤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5期
关键词:尼可地尔酚酸硝酸甘油

李亚琳 魏恒争 魏彤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郑州 450004)

冠心病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患者在情绪激动、劳累、受寒等情况下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发生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冠心病心绞痛若不及时治疗,随着心绞痛次数增加及时间延长,患急性心肌梗死(AMI)风险将明显增加,甚至会发生猝死。因此及早针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1]。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仍以药物为主,硝酸甘油作为常用硝酸酯制剂,可快速扩张外周血管,减少静脉血回流,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从而缓解心绞痛。但临床实践发现,对于心绞痛症状严重及持续时间较长者硝酸甘油治疗往往效果欠佳[2]。尼可地尔作为一种硝酸盐烟酰胺衍生物,具有开放钾离子通道及硝酸酯样双重机制作用,可促使冠状动脉血流增加,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况,缓解心绞痛。丹参多酚酸盐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而得到的多酚酸盐类化合物,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本研究将丹参多酚酸盐、硝酸甘油及尼可地尔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观察三者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以期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观察组男34例,女 28例;年龄 41~76 岁,平均(61.03±6.87)岁;病程 1~10年,平均(7.03±1.26)年;稳定型心绞痛 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对照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 43~78 岁,平均(60.92±7.01)岁;病程 2~11年,平均(8.18±1.32)年;稳定型心绞痛 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冠心病心绞痛符合《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3]中的诊断标准;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者。(2)排除标准:近3个月内使用过维拉帕米、阿司匹林、曲美他嗪、美托洛尔、硝酸甘油及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者;对研究所用药物存在禁忌证或过敏者;由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急性心包炎、反流性食管炎等其他因素引起的胸痛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卧床休养,减少饮食中脂肪、食盐摄入量,并给予常规调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1.3.1 对照组 予以硝酸甘油(国药准字H23021574)+尼可地尔(国药准字H62020973)治疗,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25~0.5 mg/次,根据需要可5~10 min含服1次。口服尼可地尔5 mg/次,3次/d。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用丹参多酚酸盐(国药准字Z20050249)治疗,丹参多酚酸盐200 mg+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持续用药14 d。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静息时异常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70%,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经治疗静息时心电图较治疗前回落≥0.05 mV,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或主要导联上倒置的T波较治疗前变浅≥25%,或由平坦转变成直立;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者。有效、显效之和计入总有效率[4]。

1.5 观察指标 (1)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2)统计对比两组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3)统计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的79.03%(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较对照组少,心绞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s)

表2 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s)

硝酸甘油用量(mg/d)治疗前时间 组别 n 心绞痛发作次数(次/周)心绞痛持续时间(min/次)观察组对照组62 62 tP治疗后 观察组对照组62 62 tP 8.52±2.52 8.47±2.46 0.112 0.911 2.17±0.83 4.12±1.07 11.339 0.000 6.82±1.55 6.78±1.47 0.147 0.883 2.53±0.86 3.92±1.03 8.157 0.000 1.16±0.34 1.13±0.42 0.437 0.663 0.42±0.15 0.69±0.24 7.512 0.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出现1例便秘,2例头晕;观察组出现2例恶心、1例头晕、2例头痛。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6%(5/62),与对照组的4.84%(3/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4,P=0.715)。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病理机制复杂,常由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性不稳定斑块移动、碎裂,引起血管腔阻塞、痉挛,造成心肌血氧供应不足,使丙酮酸、磷酸等酸性致疼物质释放,经过神经兴奋传导使胸部产生疼痛感。此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复杂、病程长等特点,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该病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硝酸甘油作为快速血管扩张药物,在心绞痛中的防治作用已得到临床认可。它能通过改善心内膜下供血室壁张力,促使血流从非缺血区流向缺血区,从而减轻心肌损伤,对缺血性心肌有保护作用。但临床发现,硝酸甘油对轻度心绞痛患者作用明显,对重症患者则以难以奏效[5]。尼可地尔作为硝酸酯类化合物,可通过促使钾离子内流,抑制钙离子内流等作用机制缓解冠状动脉痉挛收缩,进而发挥抗心肌缺血作用。刘涛等[6]研究指出,与常规心绞痛治疗相比,尼可地尔可明显延长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平板运动总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此外,冠心病心绞痛归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中医学认为心血瘀阻是冠心病心绞痛主要病机,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要。丹参多酚酸盐由中药丹参制成,有活血化瘀、通脉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丹参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丹参中含有的多个苯酚及羧酸结构,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激活纤溶系统,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胆固醇等多种功效[7]。何训等[8]报道指出,与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相比,丹参多酚酸盐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作次数,降低硝酸甘油用量,临床治疗有效率达87.5%,且恶心、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用药较为安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冠心病心绞痛采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硝酸甘油及尼可地尔治疗,可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程度,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综上所述,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硝酸甘油及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程度,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尼可地尔酚酸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尼可地尔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