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双语教学模式新思路探究

2019-06-19孔得伟刘琪梁顺攀

教学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新思路教学模式

孔得伟 刘琪 梁顺攀

【摘 要】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密切,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势在必行。高校双语教学的推进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已有十几年之久,但依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双语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为了寻求突破现有问题的途径,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方法,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和双语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005-4634(2019)01-0068-07

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任务[1]。十多年来,高校大力推进试点学科进行双语教学,通过不断地实践取得了不俗的效果,吸取了大量经验。与此同时,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和障碍。认真分析、思考并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和突破障碍是推动其发展的有效途径。本选题从双语教学的其中一个现存问题——双语教学模式入手,基于已有经验和成果,通过多种研究手段,力争探索出高校雙语教学模式的新思路,以提高高校双语教学质量服务,进而推动教育的改革。

1 基本概念界定

1.1 双语教学的内涵

双语教学是我国谈及较多的概念。本研究根据国内已有研究成果认为双语教学的内涵为: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指教师运用汉语和一门外语(主要是英语),或者只用外语(主要是英语)来进行非语言类学科的教学;学习者以外语(主要是英语)作为学习媒介和手段来同时获取专业知识和外语技能。

其主要特征有如下两个:第一,通过外语(主要是英语)作为媒介来开展教学和学习,以及课堂中的互动与交流;第二,突出在非外语课程中使用外语(主要是英语)展开授课,借此实现同时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与提升外语水平的两个目标。

1.2 双语教学模式界定

教育界学者对于教学模式的界定基本有两种,一种把教学模式界定成一类关于操作程序的方法系统;另一种认为教学模式属于教学结构。本研究认为双语教学模式是指在有关的理论指导下,基于大量的双语教学实践经验,为了达到设定的双语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组织结构和可执行的程序步骤。

2 高校双语教学实证研究

2.1 调查目的及方法

1) 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以某大学为例,分析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现状。通过调查教师和学生的态度、意见和建议,对其现存问题、改进建议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提出新的思路模式做准备。

2) 调查方法。高校双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当面填答和网上作答的方式展开,目的是从调查结果中了解当前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的看法和需求。访谈法主要是采访讲授过双语课程的教师,整理和分析双语教师的基本信息及其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和建议。

2.2 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

1) 样本信息。本调查在Y大学范围内开展,对正在参加或已经参与过双语课程的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样本涵盖本科4个年级和不同专业(理工类、文史类、财经类和管理类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14份,有效回收问卷289份,有效回收率达92%。

2) 问卷设计。问卷题目设计主要采用封闭式题目和开放式题目相结合的方式。问卷包含15道题目,其中封闭式题目,即选择题,共14道(含多选题);开放式题目,即简答题,共1道。问卷的题目可分为3类,基本事实类、态度类以及意见和建议类。

3) 问卷分析思路及工具。本研究采用SPSS Statistics 19.0数据编辑器作为本调查的数据分析工具,问卷的分析思路如下:样本基本信息和样本意见类题目采用频数分析;样本态度类题目采用描述性分析、信度分析、卡方检验分析;开放式问题采用关键词提取分析。

2.3 问卷统计及分析

1) 样本基本信息分析。本部分主要针对于性别、年级、专业和英语水平等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和特征,来进行频数统计,目的在于了解清楚研究样本的基本背景情况。笔者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果:Y大学参与过双语教学的本科生中,男女比例差距不是很大,各个年级均有涉及,且大三、大四的学生占大部分。调查的对象大部分来自理工类专业。在所有的样本中,通过四、六级考试的人数占的比例是77.9%。

2) 样本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分析。本部分主要运用描述性分析、信度分析和卡方检验来对样本的整体态度情况进行分析。(1)描述性分析。首先,选择调查问卷中与样本的态度、认知情况有关的题目,确定将要进行描述性分析的项分别是:开设双语课程的必要性、对英文授课部分的理解程度、对所上的双语课的满意度及双语课的收获。其次,由于描述性分析只针对定量数据,故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对于单选题,每一道题目即为一个分析项,题中的每一个选项各自对应一个数字;对于多选题,题目的每一个选项对应一个分析项,数字1代表选择,0代表没有选择。样本对双语教学态度的描述性分析统计见表1。

由表1可知,样本对于开设双语课程的整体态度是否定的。样本对于双语课的英文部分整体理解程度是部分能听懂。样本对于所上的双语课的整体满意程度一般。样本对于经过双语课能提高学习兴趣这一观点并不认同。同样,学生也并不认为通过双语课能“掌握学科前沿知识”;从整体上来看,学生认为通过双语课可以提高外语水平并且开阔国际视野。(2)信度分析。在计算调查问卷的信度时,最常用、也是最广为接受的方法是克朗巴赫α信度系数法。经过SPSS软件数据计算,本问卷的α信度系数为0.77,则问卷可信度可以接受。(3)卡方检验分析。卡方检验分析常用于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在前面的分析中,研究显示,学生对于双语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持否定态度,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呢?笔者运用卡方检验分析的方法,检测双语课开设必要性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得出大家对双语课程开设必要性持否定态度的原因,如表2、表3所示。

笔者通过p值来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显著性,即相关性。当p值小于0.05或0.01时,则说明变量之间呈现差异显著性;否则,不存在差异显著性。笔者设定*表示p <0.05 ,**表示p<0.01。则根据上表中的p值得知,变量“开设双语课程的必要性”与变量“对所上的双语课的满意度”“对英文授课部分的理解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具有相关性。

3) 样本对双语教学意见与建议的分析。样本对双语教学的意见和建議部分,主要按照双语教学的影响因素分类,进行频数统计。(1)样本对开设双语课程最适宜的年级的看法。对289名学生就“在哪个年级开设双语课程最合适”这个问题展开调查,得到的结果表明,有33名学生认为没有区别,占总人数的11.4%;分别选择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来开设双语课程的学生数量百分比分别为59.9%、21.5%、4.2%、3.1%。由此可见,绝大多数Y大学的学生都不赞成在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开展双语教学,他们认为最适合开设双语课程的年级是大一,其次是大二,这两项加起来的比例为81.4%。(2)样本对开展双语教学最佳课程类型的看法。问卷的结果分析表明,18.7%的人选择“专业课”进行双语授课较适宜;23.2%的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另有29.1%的同学认为“公共基础课”是双语教学的最佳选择,这与选择“无论何种类型的课程都可以”的人数完全一致。由此得知,样本对于实施双语教学课程类型的选择并无太大差别,可见学生对于课程类型对双语教学的影响的理解不是很深刻。(3)样本对双语课程中英文授课比例的看法。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289名学生中,有133名学生选择“30%~50%”,占总数的46.0%;有78名学生选择“50%~80%”,占总数的27.0%;34名学生选择“10%~30%”,占总数的11.8%;25名学生选择“80%~100%”,占总数的8.7%;另有19名学生认为“没有统一标准”,占总数的6.6%。这表明有大约73%的学生希望在双语课程中,教师用英文授课的比例在30%~80%之间,既不会用很少的英文(低于30%),也不会几乎全部用英文(超过80%)。(4)样本对双语课程的考试方式的看法。笔者通过对学生感到适宜的考试命题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并分析,得出选择“英文命题,英文答题”的人最多,占总人数的38.4%;选择“英文命题,自由作答”的有93人,占32.2%;选择“英文命题,中文答题”的占13.8%;12.1%的学生选择了“中文命题,英文答题”;3.5%的同学选择其他命题方式。(5)样本对适宜双语课程教材的看法。数据分析统计表明:55.0%的人认为“英文原版教材+中文注释的导读本”是最佳选择;有28.7%的人偏向了“英文原版教材”;6.9%的学生选择了“国内编写的英文教材或讲义”;6.6%的样本认为“国外教学参考资料”最合适;另有2.8%倾向于“中文教学参考资料”。综合分析可知,选择“原版教材+中文注释的导读本”的人最多。(6)样本对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看法。研究对289名学生就“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的认知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认为“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最大因素的人最多,占40.5%,其次是“教师”占21.1%。这两项是被样本视作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两个最重要因素。

4) 开放式问题结果分析。本问卷设有一道开放式问题:“您对双语教学课程的意见与建议”。本题共收获102条回答,在这些回答中,关键字“老师”“学生”“双语”“英语”“专业”被提及的次数最多,分别是13、13、12、12、11次。笔者按关键词检索每一个回答,发现在提及“老师”的回答中,有8条写到希望有英语水平更高、更专业的老师来进行双语教学,占总数的61.5%;提及“学生”的调查对象,多认为双语课程应多多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词“双语”反映了样本希望学校能够提高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且要根据不同专业、课程来设置的愿望;关键词“英语”反映了同学们对教师和自身英语水平的要求,以及做好衔接工作,循序渐进地提高英语水平;此外,搜索关键词“专业”表明,学生希望根据专业来开设双语课程,以及避免出现为了学习英语而丢弃专业知识的现象。

2.4 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首先,访谈提纲设计。

1) 您对双语教学的理论和发展了解多少?

2) 您认为开展双语教学的目的有哪些?

3) 在开展双语课程之前,您都会做什么样的准备工作?

4)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您是怎样解决的?

5) 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什么?

6) 您认为理想的双语课程的考核方式是什么样的?

7) 您认为影响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哪些?举3个例子。

8) 如果明年继续进行双语教学,您会做出哪些调整或者改变?

9) 您希望将来在实施双语教学时得到哪些支持?

其次,问题设计原因及分类。

1) 问题1考察教师对双语教学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借此衡量我国高校双语教师对于双语教学理论的了解。

2) 问题2考察教师对双语教学目的的理解与确定,了解教师是否拥有独特的见解。

3) 问题3、4、5、6、7、8考察教师对教学模式的理解和运用。问题3设置的目的是了解教师的课前准备过程、投入情况和态度;问题4是为了了解课堂教学过程;问题5、6是为了了解课后的效果和反馈;问题7考察教师在有过一定的双语教学经验后对双语教学进一步理解、反思情况和发现、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8考察教师的反思结果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问题9考察教师的需求和建议。

再次,访谈对象选取。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双语教学真实的开展情况、教师对双语教学的看法及建议,本次调查共选取了5位不同类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双语教师进行对比分析。分类依据为:是否拥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是英语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学位、职称、课程性质、课堂容量,教材,授课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等。

最后,访谈结果总结分析。

1) 教师对双语教学理论的理解。80%的双语教师不太理解或者少量了解双语教学理论,且途径较为单一,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另有20%的双语教师对双语教学的理论完全不了解。

2) 教师对双语教学目的的理解。所有双语教师都明确了所上课程的教学目标,如训练思维、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提高英语水平等。但对更高层次的目标理解不到位,缺少开展双语教学的大局观。

3) 教师关于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解和运用。(1)课前准备:首先,像准备其他普通课程一样进行备课和教学内容更新,不同之处在于所有的教学材料都变成了英文版。其次,一半的教师进行了关于双语课程特有的准备,如和学生座谈或者让学生填写调查表,了解学习者的特征和需求等。(2)课堂教学过程:几乎所有教师都在教学过程中都遇到了或多或少的难题,如对双语比例的疑惑、课时少但任务重、学生积极性差、教师自身英语水平无法达到要求以及学生接受能力较差等情况。在以上列举的问题中,比较有共性的就是,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教师的英语水平可以达到要求,但学生课程的相关知识非常欠缺,接受能力较差;对于专业老师来说,其英语能力有限,学生的积极性和态度较差。在双语教学刚开始在Y大学实行之际,教师和学生都处在一个较为迷茫的状态,没有明确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偏离正轨。例如,为了更多地学习英语而忽略专业知识的学习,本末倒置;教师为了单纯地达到规定的英语比例而忽视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等。(3)教学效果、评价和反思:60%的教师认为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40%的教师对教学效果持肯定、积极地态度。无论对教学效果是否满意,都发现了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問题,如对学习者水平的需求的不了解、对自身水平不满意等,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反思。讲授过同一门双语课程超过2次的教师会在反思的基础上,在下一次讲课的时候会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变,如提升自身英语水平、课前调查学习者特征、了解双语教学相关理论、借鉴他人优秀成果和经验等。教师总结影响双语教学效果最重要的3个因素是: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的英语水平和教学环境及条件。(4)教师的建议和需求。教师普遍希望学校提高重视程度,多提供教学资源、学习资源;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引进良好的设备,提供优秀的学习环境;加大对学风的整改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如与学分挂钩等,来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提供助教协助主讲教师教学等。

2.5 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1) 双语教师对于双语教学理论了解的不足。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没有足够的理论做基础,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实践前应首先熟悉相关教育理论作为实践的指示灯,这样才能确保方向,减少问题、失误出现的几率,提高执行效率。

学校可定期开展专门针对双语教师的培训班或培训课程,邀请专家、经验丰富的双语教师讲座、培训,购买或编写培训教材、书籍等资料,让教师深入地了解双语教学及其相关理论知识[2]。

2) 师资力量匮乏。调查所在Y大学的部分教师双语授课能力欠佳,拥有海外背景、口语纯正的教师较少。本土教师口语一般,并且思维以传统的中式思维为主,很难达到双语教学的多重目标。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学校应尽可能地聘用拥有海外背景的归国人才;如果条件有限,可以选拔一批英语基础较好的教师,资助他们去参加英语培训班,提高其口语表达水平和双语教学的能力[3]。

3) 双语教学的推进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任何一项改革或政策的实行都不是一蹴而就、一跃而成的,需要通过不断地调整、不停地完善,再经历漫长时间的检验方可取得理想的成果。学校应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顺序缓慢推进,既要遵循课程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又要考虑学习者认知过程的心理顺序。

4) 教材配置不合理。调查数据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所使用的教材不满意。他们所使用的教材多为全英文版,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范围。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教材,做到因材施教。在本次调查的结果中,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原版教材+中文注释的导读本”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5) 语言环境的缺乏。研究表明,人类对于一门语言的掌握和精通需要通过这门语言的环境的长期浸染来实现[6]。如果仅仅是利用课堂上的几十分钟进行英语输出,其他时间依然使用汉语的话,不利于第二语言学习。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提高外教在英语教师中的比例,在课余时间举办更多地英语学习交流活动,招收国际留学生与本土学生一起上双语课等措施,为学生提升英语水平创设更加优良的语言环境。

6) 教学环境和条件的匮乏。笔者采访时,双语教师提出了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学环境和条件,并且对于学校已有的环境和设备不是很满意。学校可以对双语教师的需求进行调查统计,实地考察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是否需要更新,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满足教师的需求,购入更加先进的设备,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

3 高校双语教学模式新思路探究

3.1 “学生主体化”双语教学模式的提出

综合调查结果,根据高校双语教学的现有问题以及改进建议,提出“学生主体化”的双语教学模式。“学生主体化”,即教师把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的学习、收获和发展考虑来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方式等。

3.2 “学生主体化”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所提出的双语教学模式的新思路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之上的,即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其本质实际上是将“教”从核心位置剔除,换成学生的“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教师发挥其指导、调节和控制的作用[5]。

3.3 “学生主体化”的教学目标

“学生主体化”的双语教学目标可以从3个层次加以阐述,分别是: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和能力、学习专业学科知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1) 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包括掌握一定数量的英文专业词汇。当学生遇到这些词汇时,能迅速地反应出它的含义,与此同时,提升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英文文献、资料的能力、英语听力能力和英文写作尤其是英语论文的能力等。

2) 关于学习专业学科知识,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即便使用双语教学也不能降低专业学科知识的质量。双语教学本质上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教学媒介来传达知识。如果为了学习英语而忽视了专业知识的教学,就会因小失大,本末倒置了。

3) 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即开阔国际视野,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

3.4 “学生主体化”的操作程序

1) 课前准备。(1)学习者特征分析,使其做好思想准备。首先,教师要做到对学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学生也能有效地学到知识。对学习者特征的了解是进行教学设计、开始教学任务的首要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笔者从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学科相关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对双语课程的兴趣、态度、对英文原版教材的接受程度等相关方面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学习者的特征和需求,进而去制定教学方案。此环节可以通过建立QQ群进行在线调查、线下问卷调查、面对面的座谈调查等方式进行。然后,提前向学生预告课程的学习背景、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任务及参考资源等,发放本课程相关的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手册,使其对双语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做好心理准备,避免在教学中后期出现消极、弃学的情况。其次,提前向学生强调开展双语教学的好处,如提升英语水平,对未来阅读英文文献、了解课题前沿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出国深造等都有帮助,借以提高学生的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引起重视。最后,督促学习者在上课之前做好预习工作,提前熟悉课程内容,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2)充分備课,熟悉学科相关前沿资讯,准备相关教学材料。了解学生的基本特征和需求之后,教师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课前的教学准备,阅读课程相关的前沿资料、文献,准备英文讲义等教学资源及课堂中学生所用到的学习资源。双语课与一般的课程不同之处在于,教师需要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甚至只使用第二外语作为知识传递的媒介,讲授课程。一般情况下,应用第二外语进行教学的表达效果一定不会比运用母语表达更清晰、明确。双语教师的口语熟练度、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语法知识需要提前熟练、练习。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举行一堂双语试讲课,邀请双语经验丰富的教师、专家来听课,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为学生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打下基础。

2) 课堂教学过程中。高校本科阶段的学生虽然已有了10年左右的英语学习经历和经验,一路过关斩将通过了高考英语选拔,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但事实上,学生英语的学习只停留在应试阶段,而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较差。双语教学对学习者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要求较高,让其运用双语甚至全英文授课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照顾绝大多数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实现“学生主体化”的教学模式原则,双语教学可以分为3个阶段进行。初级阶段,使用“英文教材+汉语注释教材——汉语授课”的形式进行,此阶段教师可以穿插使用英文专业词汇;中级阶段,运用“英文教材+汉语注释教材——双语授课”的模式,此阶段教师可将常用的课堂用语转换为英语,并与学生开展一定数量的英语互动,如用英文提问,学生用英文回答问题等;高级阶段,使用“英文教材——英文授课”的形式开展,本阶段教师可以规定课堂语言全部使用英语[6]。

3.5 “学生主体化”的教学方法

1) 教学互动。“学生主体化”的双语教学侧重于给学生机会,通过让学生较多地输出来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因此,教师不应该只是单纯地作为信息的传递者,而且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学互动是一个良好的途径,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具有多种有效的形式。例如,个人展示、实践模拟、师生问答、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通过多种有效的互动形式,锻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创造以及英语表达的能力。

2) 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给予了教学丰富的可能性,适当地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可采用不同形式的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计算机程序等,来达到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也可以使课堂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其次,通过互联网的承载,如QQ群、互动博客等,可以在师生之间建立一个“互动空间”,教师可在互动空间中督促学生学习,发布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答疑、听取学生反馈等。同时,教师应教会学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查阅英文文献、电子学习资源等,了解学科相关的最新动态。多种形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

3) 督促学生学习。双语教学的难度高于普通教学。学生如果积极性不够高、意志力不够坚定的话,很有可能出现应付、厌学、弃学的现象。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定期布置平时作业、课堂测验、实验、小组项目、组建网络互动平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督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6 “学生主体化”的教学评价

课程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与评价。“学生主体化”的双语教学评价应把重心放在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学习发展上来。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应该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所以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郑红苹,吴文.双语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4:1-3.

【2】 韩立新,于诗卉.高校双语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思考[J].教育科学, 2013(6):35-41.

【3】 曹陽.论高校双语教学的现实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154-156.

【4】 Dayong Y. Studies to bilingual educa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course[J].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2011,2(2):35-41.

【5】 谈多娇.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J].教育研究, 2010(10):91-94.

【6】 沈丹琼.中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 2015.

Bilingual teaching:a new approach in higher edueation

Kong De-wei,Liu Qi,Liang Shun-pan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frequent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s,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s imperative, and the promotion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carried out in such an era background. China's bilingual teaching has been explored and practiced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is one of them. In order to find a way to break through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thesis makes a series of discuss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ilingual teaching and the bilingual teaching mode in China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Keywords

bilingual teaching; teaching models; new ideas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新思路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探究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新思路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新思路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整合催生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