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进步对安徽省物流产业发展的贡献率研究

2019-06-18种中娇张红霞

宿州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总值科技进步贡献率

种中娇,张红霞

安徽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我国各行业的发展依赖科技的创新进步,物流业也是其中之一。1970年,西泽修教授将物流称为“第三利润源”后,物流业就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现代物流逐渐实现科技化与信息化,物流行业的发展程度成为促进城市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提高我国发展物联网技术的意识,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提出了“感知中国”理念,并强调要大力推动物流信息化进程;2011年国务院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再次强调加强自主研发物流信息技术的重要地位;2016年安徽省发改委也相继出台多项物流政策措施以达到降本提效的目的,这些都体现了政府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但是,近几年安徽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展并不理想,2014年安徽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生产总值为784.44亿元,占安徽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10.6%,比上一年增长10.94%;2016年该行业占安徽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8.3%,比上一年仅增长4.44%。可见安徽省想要实现智慧物流产业的转型任重道远,所以充分了解安徽省物流行业的发展规律,并采取定量方法分析科技进步对安徽省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贡献,对促进安徽省物流产业的转型、提升物流科学技术含量、促进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各个行业快速发展的根本依据。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1],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科技进步率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2]。其中Solow将对科学、组织管理及规模经济等技术的改进统称为科技进步[3]。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科技信息技术落后[4],当务之急应保证物流科学技术进步。由于物流行业是一种复合型行业,很多测算指标都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很少有学者研究科技进步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其中刘运昌等通过对“海上丝绸之路”中重点城市,用因子分析得出科技创新与进步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5];欧阳小迅等认为科技进步有利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与减少物流成本[6];Andel认为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作业效率的关键是提高物流设备的创新能力[7];张诚认为科技进步促进了物流需求量,电子商务是物流科技进步的产物[8];刘国巍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分析为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模式[9]。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搜集了安徽省近17年关于物流行业的数据,通过C-D生产函数与索洛余值法建立安徽省物流业生产模型,分析科技进步对安徽省物流业发展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符合安徽省基本状况的政策建议。

1 研究方法

1.1 C-D生产函数

C-D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提出的,该函数首次将经济与模型运用到生产制造方面,在以往一般的生产函数基础上进行改进,确定了具体的表达形式,能够明确表示出资金投入、劳动力投入以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数学模型为:

Y=AKαLβ

(1)

其中,Y为经济产出总值,A为基年的科技水平,K为资金投资总值,L为劳动力投入量,α和β分别表示资金产出总值对资金投入总值和劳动力投入量的弹性系数[10]。且α+β的大小表示规模报酬的水平,当α+β=1时表示规模报酬水平不变;当α+β<1时表示规模报酬水平为递减状态;当α+β>1时表示规模报酬水平为递增状态。本文选取规模报酬水平不变,即物流业经济关系边际产出效益不变,对式(1)取对数可得:

(2)

1.2 索洛余值法

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推算出余值法以定量的方式测算科技进步的新方法[3],索洛余值法去除了资金及劳动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能够定量测量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数学模型为:

y=a+ακ+βl

(3)

其中,y=ΔY/Y表示经济产出总值年增长率,κ=ΔK/K表示资金投资总值年增长率,l=ΔL/L表示劳动力投入量年增长率,α和β同样分别表示资金产出总值对资金投入总值和劳动力投入量的弹性系数。可知Eκ=ακ/y×100%为资金投入对经济产出的贡献率;El=βl/y×100%为人力投入量对经济产出的贡献率;由式(3)可得基年科技水平年增长率:

a=y-ακ-βl

(4)

则可得Ea=a/y×100%为科技进步对经济产出的贡献率。其中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广义的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或者说是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是衡量各区域之间科学技术竞争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同时科技进步贡献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它是一个相对的指标,而且与经济增长速度成反比,即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时科技进步贡献率相对会降低,反之,则科技进步贡献率增大。由于科技进步贡献率有很多种测算方法,但每种测算方法所选取的指标存在不同,所以用不同的方法测算出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其对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经济要素十分敏感,很容易受到其他要素投入比例的影响,因此很难维持稳定的进步。

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2.1 选取指标

作为复合型产业的现代物流,其分支行业较多且复杂,而且每种分支行业都有各自的特色,所以目前没有统一的指标来描述物流业的经济产出、资金投资和人力投入,但是根据现有的文献总结,可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各项指标代替表示。因此,经济产出总量Y、资金投资总值K和劳动力投入量L分别用安徽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经济产出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从业人员数量表示。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搜集了1998—2014年安徽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相关数据(见表1)。

表1 1998—2014年安徽省物流发展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

注:表中数据根据1998—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原始数据整理。

2.2 模型处理及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利用SPSS软件将人均物流总产出值对数值(lnY/L)作为因变量,人均物流资金总投资额对数值(lnK/L)作为自变量,由上述数据进行散点图分析得出图1。

图1 lnY/L和lnK/L的线性关系图

由图1可知,散点并没有全部靠近斜线,但是能够得出两者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的结论。继续对上述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 模型分析汇总表

a.预测变量:人均物流总投资对数值。b.因变量:人均物流总产值对数值。

表3 模型分析系数表

a.因变量:人均物流总产值对数值。

由表2可知,判定系数R2为0.800则表示线性方程拟合度良好,回归方程是显著的且线性关系成立。由表3可知,回归系数显著性值=0.000表示回归系数存在,DW为0.852,在α值为0.40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t检验。

其中α值为0.405表示物流业资本投入每增长1%则可以使物流业总产值增长0.405%;可知β为0.595表示物流业人力投入每增长1%则可以使物流业总产值增长0.595%,且lnA为0.331,得出回归方程为:

2.3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结果

由a=y-ακ-βl可计算出科技进步增长率,再进一步根据Ea=a/y×100%测算出科技进步贡献率。则由上述分析及数据测算出安徽省1998—2014年科技进步对物流业的贡献率(见表4)。

表4 1998—2014年安徽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表

经计算,2000年与2013年的产出、投入与科技进步的贡献率都呈现出异常性,故将其调整为前一年与后一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平均值。由表4可知,安徽省近17年现代物流行业发展中科技进步贡献率为负值的共有5年,平均科技进步贡献率为17.44%,总体状况良好,但是有起伏波动较大的情况。1998—2001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波动较大且前3年逐年降低,也反映出这4年安徽省物流业经济总体发展不稳定;2001—2003年呈迅速上升状态;2004—2008年相对于前几年来说总体呈现平稳发展状态;2009—2014年相对于2008年以前是起伏波动状况最大的6年。2013年安徽省物流业人力投入量的年增长率高达72.84%,但物流业生产总值增长率只有8.75%;2015年安徽省物流业固定资产投入增长率为36.92%,但物流业生产总值增长率却只有0.93%[9-10]。可见,盲目增加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并不能得到理想结果,可知加大物流业的科技进步对安徽省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及意义。基于以上分析,安徽省应重视物流业对科技资源的投入,大力建设物流信息化设备,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3 结论及政策建议

安徽省1998—2014年物流业科技贡献率虽然波动较大,但总体发展状态良好,而且这17年安徽省物流业的产出总值翻了4倍,可见科技进步对安徽省物流产业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由于安徽省地理位置优越,2014年9月26日国务院将安徽省正式列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安徽省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中游城市承接长三角东西部起到了重要的枢纽作用。发展现代物流的核心内容是促进物流科学技术的提高,拥有强大的物流科学技术与信息化技术是提升现代物流作业效率的基础,但是安徽省的物流业起步较晚,相对于其他物流发达的城市,其物流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物流科技投入意识较弱。为了让科技进步更为平稳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安徽省物流业的发展,结合安徽省基本状况提出以下建议:

(1)合理配置物流科技资源,均衡区域发展。安徽省在长江经济带中起到了承东启西的枢纽作用,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同时也为自身带来了发展契机,但是安徽省被列入长江经济带中的城市都分布在安徽南部,这进一步加大了安徽省南北差异,所以应该合理配置安徽省物流科技资源,在大力发展长江经济带皖南枢纽城市的同时,也应该满足皖北城市现代物流发展所需的科技资源,缩小区域差距,均衡安徽省南北的区域发展。

(2)促进“产学研”合作一体化,培养高素质科技物流人才。科研、教育和产业之间合作一体化,是培养人才、促进安徽省物流行业发展与转型的根本。科研机构大力开发物流相关的科学技术;高校加大对现代物流人才的招收与培养,培养出符合现代物流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储备;企业应大力支持高校及科研机构在培养物流人才与开发物流技术上所需要的社会资源等。企业、学校与科研资源优势整合,能够培育出综合素质优良、符合社会所需的物流人才。

(3)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物流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是各行业取得发展优势的关键,而将科技成果快速转换投入生产应用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出科技创新能力水平高低。安徽省拥有众多优秀的科研机构与高校研究所,且科研成果丰富,但是没有将科研开发的效率与科研成果应用和投入生产的效率同步。所以政府应在财政方面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的社会资源的帮助,加快物流行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物流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的速度,提高安徽省物流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4)基于科技创新完善物流系统,增强物流业信息化水平。由于安徽省的物流产业起步较晚,大都是分散、小规模且信息化水平较低的物流企业或园区,所以应该借助现代物流科学技术完善安徽物流系统,加快安徽省物流业的转型,进一步迈向智慧物流。利用物流科技信息化和多维物联网技术建立水、陆、空等立体联动式物流系统,保证各方面对接无缝隙。加大物流信息化设备投入,统一建设安徽省物流业信息平台,将安徽省所有物流资源进行归纳整合,实现物流信息共享、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为安徽省物流业建立一个坚实的物流技术基础。

猜你喜欢

总值科技进步贡献率
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值11581.9亿元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2018年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奖励项目
东盟取代美国成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中国建材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我国去年贸易额跌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