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与“外”的语义特征及其不对称性

2019-06-17范泽煦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语义特征

内容摘要:“内”与“外”之间具有空间方位关系,在这一空间方位中,“内”还有与之相近的“里”和“中”等方位概念。这一现象是导致“内”与“外”不对称性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阐述了“内”的语义特征、“外”的语义特征和“内”与“外”的不对称性。“内”的语义特征包括其基本处所义(具体处所义和抽象处所义),和引申义(时间义、范围义和界限义)。“外”的语义特征包括其基本处所义(具体处所义和抽象处所义),和引申的范围义。最后,本文概述了“内”与“外”的不对称性,以及认知隐喻对其不对称现象的影响。

关键词:方位概念 语义特征 “内”与“外” 不对称性

一.序言

“内”与“外”之间具有空间方位关系,在这一空间方位中,“内”还有与之相近的“里”和“中”等方位概念。这一现象是导致“内”与“外”不对称性的重要原因。方位词的不对称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它的产生不仅是语言本身的,也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语言表达的不断变化,方位词的语义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由此带来了方位词语义的不对称现象。由于不同的语料库所支持的检索方式、划分标准和统计方法各不相同,技术手段还不成熟,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偏差,因此本文仅选取了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中的文学和报刊类为观察样本,进行有限的分析和考察。

二.“内”的语义特征

2.1方位词“内”的基本义

《说文》对“内”的解释为:“內,入也。从冂,自外而入也。”初文有以楔形符号刺入“冂”的图像,表示进入内里之意。“内”作为方位词,《汉语大字典》对“内”的解释是:“里面。表方位,与‘外相对。”《广雅·释言》:“内,里也。”在现代汉语中,“自外而入”之意逐渐消失,由实词虚化为方位词“内”。《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内”解释为:“方位词,里头。”其基本用法是附着在其他词或短语后,组成“X内”这一结构。还可以同“朝”“向”“往”“在”等介词结合,构成“朝......内”“向......内”“往......内”“在......内”。

其基本义是处所义,包括具体处所义和抽象处所义,如“教室内、公园内、车厢内、艇舱内、店内”表具体处所义,“文章内、省内、行业内、”表抽象处所义。

(1)而此刻屋外吼声正在越来越响亮,这使他心急火燎却又不知所措。他只能在屋内跳着吼着。(余华《一九八六年》)

(2)高温蒸气在数十个大气压力下,带着撕心裂肺的刺耳尖叫声向外喷射,霎时,艇舱内弥漫着炙人的蒸气。(人民日报1993年10月21日)

(3)著名的交通大学从上一世纪末开始就出现在这里,复旦大学在迁往江湾之前也一度设在附近的李公祠内。(余秋雨《上海人》)

以上三个例子中的“X内”均表具体处所义。表抽象处所义的例子如下:

(4)本报讯国家旅游局将开始在全行业内实施“金旅工程”。(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02月06日)

(5)同时,软件园还与中科院、省内22所高校签订了科技开发、项目合作协议,一批外資软件研发企业也在洽谈入驻协议。(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11月30日)

这两个例句中的处所都是抽象的,人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方式划分出“省内、行业内”等抽象概念,并将其视为容器,与“内”搭配使用。

2.2方位词“内”的引申义

方位词“内”的引申义可根据人们的认知特征分为时间义、范围义和界限义。

2.2.1时间义

在表示时间义时,“内”常常和介词“在”构成“在......内”的形式,如“在三个月内、在高峰期内、在七八天内”,也可直接附着在其他词语后面构成“五年内、三天内、十日内”等。

(6)一手抓人口生产,把出生率降下来,连续两年出现了在生育高峰期内人口增长率略有下降的好势头。(人民日报1990年05月27日)

(7)拉博德特一边卷图纸,一边向她作最后解释:金银匠答应在两个月内,即十二月二十五日之前交货。(左拉《娜娜》)

2.2.2范围义

根据隐喻理论,人们认知世界由空间开始,并将空间概念投射到其他领域去,使抽象的概念而具有了空间性。“人类最初把抽象的范围想象为一个空间实体(container),那么空间范畴里的点、线、面和体、域等概念就可以用来喻指范围的大小、宽广”1。处所和范围不同,处所有清楚的界限,即使是抽象处所义,也有确切的概念;范围是比较模糊的抽象概念。如:

(8)在达到一百四十分贝时,则会导致彻底变聋,如果在五米内听到喷气发动机的响声,就可能使人立即发生脑溢血或心脏停止跳动。(人民日报1980年01月28日)

2.2.3界限义

界限义指将某事物或空间隔离开来,分为内部和外部。如:

(9)虽然被软禁在寒山寺的庙墙内,童霜威还是能想象得到在日寇铁蹄下江南锦绣大地上中国百姓的深重苦难。(王火《战争和人》)

三.“外”的语义特征

3.1方位词“外”的基本义(处所义)

“外”在金文中的写法和今楷书字形相近。甲骨文:“外有咎,在兹,内有不若。”从中可以看出内与外的相对关系。《说文》中提到:“外,远也。卜尚平旦,今夕卜于事,外矣。”后来由空间的远引申为时间的远。《荀子·非相》:“五帝之外,无传人。”这里的外用于指亲属关系的远近尊卑。《礼记·儒行》:“儒有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意思是推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从血缘关系上看,女方亲属较为疏远,故常称女方亲属为“外戚”。

外作为方位词时,其基本义表处所,与内相对,包括具体处所义和抽象处所义两种。表具体处所义的如:

(9)我的梦跑到客栈的后门外,那只小小的白手好像还在招我。杨绛《我们仨》)

(10)在火车站外乡间的路上,他们看见那个穿西服的绅士平躺在地上,身体一半泡在池塘中,白哔叽西服上溅着水,血,泥。(林语堂《京华烟云》)

(11)为了陪嫁品的问题,大奶奶过墙来与我母亲商量,最后决定把墙外那棵百年树龄的大楸树砍倒,让乡里手艺最好的范木匠制做成家具。(莫言《蛙》)

以上例句中的“墙外、后门外、火车站外”都是表示在一定的界限或者空间以外,有具体的处所。表抽象处所义的如:

(12)可是她的丈夫摇摇头表示不同意,同时朝篮子里亲切地看他在寻觅一张新画的题材,眼神迷失到了遥远的云霄外。(莫泊桑《死恋》)

(13)我不能說他妈妈的禁令坏,如果要教子有方,就得这么办.她不敢让他到自己的视线外。(拜伦《唐璜》)

以上例句中的视线是指用眼睛看东西时,眼睛和物体之间的假想直线;视线外便是指这条假想直线以外,自然也是假想的,没有具体的处所。

3.2方位词“外”的引申义(范围义)

王莉(2005)认为“外”的本义是“外表”,从而引申为“外部空间”,在先秦时期就是一个典型的方位名词。[1]也就是说,在先秦文献中“外”就有了“表层”的意思。单丽芳(2012)则认为“外”一开始就表示的是方位义,不论是平面关系还是空间关系。“外”在表示空间时意为“超出某个边界或界限”、“一定范围的外边”。[2]当外表示引申义,也就是范围义时,如下例句:

(14)这时,一个尖细的声音在人群外响起来。(莫言《丰乳肥臀》)

(15)有个护士叫刘絮云,由于站在正确路线上坚持与方鲁作斗争,就一直被排斥在党外。(莫应丰《将军吟》)

(16)不管是北京本土的,或是省外来的,随时随意,把人们家当砸乱,拿走。(李碧华《霸王别姬》)

四.“内”与“外”的不对称性

不对称现象在词汇层面主要表现为反义词群的“不均衡性”。许德楠(1982)从词典学的角度对若干形容词肯定式和否定式的不对称现象进行了描写,发现有的否定式没有相应的肯定式,有的虽二者兼备,但肯定式和否定式在意义上产生了较大的差异,他认为不对称现象是语言发展的历史现象,是形容词演变的产物。沈家煊(1999)将反义词分为“相反”和“相对”两类,从句法的角度对“相对词”的标记模式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写,并从逻辑、认知、评价、常规等四个方面对反义词标记模式进行了解释。认为人的认识和评价都倾向于“常规”是标记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3]

“内”的使用范围更大,能与“外”组合的名词有较大的限制。表抽象处所义,且中心词为媒介信息类词语的时候,“内”和“外”通常不对称,只能用“内”来表达。例如:段落内--*段落外,文章内--*文章外,电影内--*电影外。当然,除了“镜子内”和“镜子外”这一特殊情况。当中心词为抽象概念名词时,如社会、语气、眼神、思想、生活等,只能用“内”。例如:眼神内--*眼神外,语气内--*语气外。通过语料可以发现,抽象处所名词和“外”的搭配很少。杨辉(2007)认为,作为媒介的各种图文形式里都装载了人们的思想感情,没有这些媒介我们的感情无处依附,所以这些媒介之外的部分是不能负载我们的感情的,就是不可知的。而有些和人的感官相联的如思想、记忆之类的抽象名词,它们可以与“里中内”连用,是依据人类思维的隐喻方式用已知的去映射未知的事物。但是它们本身就是一种虚的东西,那么它们的外部就更为虚无、更难以把握了,所以也不能加表示外部空间的“外”。[4]

认知隐喻的原因,使得人们将空间概念运用在时间概念上,有了“三天内、五分钟内、七个月内”等用法。通过语料搜集,可以发现,这些用法并不能用与其对应的“外”。例如我们上文提到的“两个月内”、“五年内”,并没有与之对应的“*两个月外”、“*五年外”等用法,这正体现出了“内”和“外”的不对称性。人们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性也是造成反义方位词不对称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王莉.汉语方位词“前、后、里、外”研究[J].郑州:河南大学,2005.

[2]单丽芳.表方位时反义词“里、外”的不平衡发展[J].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3]沈家煊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4]杨辉.“里”、“内”、“中”、“外”的方位意义及组配关系[J].广西师范大学,2007.

(作者介绍:范泽煦,郑州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语义特征
商务日语函电的文体特征浅析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浅谈现代汉语中名词作谓语现象
浅析网络用语中的新兴结构“第二最NP”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足部运动词的空间隐喻研究
浅谈“吃了他三个苹果”结构
属性名词的鉴定框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