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针治疗面部脓包型痤疮60例

2019-06-15姜建芳

中医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火针痤疮皮损

姜建芳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痤疮是一种皮脂腺、毛囊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中医学又名“肺经粉刺”“面疮”“酒刺”等,俗称“青春疙瘩”“青春痘”。中医学认为:该病病位在肌肤腠理,与肺、胃、肝关系密切。本病的特征是丘疹、粉刺、脓包[1],好发于青年男女,且多发生于颜面、胸、背部的毛囊及皮脂腺疾病。其中脓包型痤疮大多以炎性的丘疹、脓包为主,特别容易反复发作,病久容易造成疤痕,严重时给患者造成生活和心理的负担[2]。脓包型痤疮在临床治疗中,外科大多采用引流方法,这种方法在术后留有瘢痕,不利于美观。采用中医学传统疗法—火针治疗可祛除瘀毒,既能避开外科引流后留有瘢痕的弊端,又能有效消除脓包,不留瘢痕,达到美观。2017年8月—2018年7月,笔者采用火针治疗面部脓包型痤疮6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的面部脓包型痤疮患者60例,按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平均(22.0±7.3)岁;病程平均(5.2±3.1)周。对照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平均(22.1±5.0)岁;病程平均(5.0±3.2)周。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皮肤性病学》[3]关于痤疮的诊断标准。面颈、背部散在结节、囊肿、脓包反复发作,并伴有皮脂溢出,可诊断为痤疮。若大多为囊性有波动感的脓性痤疮,可诊断为脓包型痤疮。

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痤疮大多呈暗红色,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确诊为脓包型痤疮;②就诊前2周内未使用过治疗痤疮的药物;③病情无明显活动性;④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瘢痕体质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有心、肝、肾功能异常以及心、脑血管疾病者;④精神病患者或情绪不稳定者;⑤有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感染、传染性疾病者;⑥过敏体质者;⑦肿瘤患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红霉素肠溶胶囊(由浙江华润三九众益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5180,0.125 g×12粒),50 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给予火针针刺,先行脓包中心针刺,然后基底1周进行围刺,每周1次,3次1个疗程。操作方法:根据脓包的位置让患者选择相应体位仰卧或侧卧,先将需要针刺的脓包痤疮部位进行常规消毒;操作者左手持酒精灯,右手持直径为0.18 mm、长度为30 mm针灸针(由固始器械医疗有限公司生产,批号豫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270163号),将针灸针在酒精灯外焰烧至针体前2/3外通红、发白,要求稳、准、快、速地刺入脓包中心,再迅速将针拔出,然后再围刺入脓包基底部,用棉签轻轻挤出痤疮内粉质或脓血样物质,将其排净。针面部时:常规消毒皮损局部,用细火针(直径为0.15 mm),医者要掌握好针刺的深度,深度以针尖透过皮肤病变组织,而刚接触正常组织为宜。以上疗法均为5~7 d 1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需注意:采用本法施治应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另嘱痤疮患者禁食海味发物和辛辣肥甘,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心情舒畅[5]。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观察脓性痤疮脓液的消退时间及愈合时间;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均需对同一侧面部区域拍照,测量其脓性囊胞的半径,求其面积,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皮损积分及临床疗效。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标准。基本痊愈:皮损基本消退,疗效指数>90%。显效:皮损明显消退,疗效指数60%~90%。好转:皮损有所消退,疗效指数20%~<60%。无效:皮损消退很少、无改变或加重,疗效指数<20%。

7 结 果

7.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4.82,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面部脓包型痤疮患者疗效对比

7.2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积分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面部脓包型痤疮患者治疗前后皮损积分对比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8 讨 论

火针是指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后刺入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黄帝内经》称为“燔针”,《伤寒论》称之为“烧针”,火针刺法称为“焠刺”。《灵枢·官针》曰:“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火针属于针刺方法中的一种特殊针法,能发挥针和灸的双重作用,具有溶脂、破结、散结、排除脓毒等功效[7]。火针的机制在于以热引热,借火针火热刺激穴位或患处局部,引火热邪毒外出,而达到清解毒邪之功。且火针又属于中医外治方法之一,适用于面部。《针灸聚英》言:“火针者,宜破痈毒发背,脓溃在内,外皮无头也,凡疡块结积之病,其宜火针,比非方之功,火针甚妙。”指出火针治疗疮疡肿毒之症有非常好的疗效,运用火针可以引脓毒外出,从而达到祛除邪毒之效。此外,运用火针可以直接快速清除毛囊角栓或脓液,特别是炎性丘疹及结节,使皮脂的排泄通畅,减少痤疮丙酸杆菌增殖。火针的温热效应能减少皮损周边的炎症反应,促进皮下胶原蛋白再生,有利于皮损的恢复,从而加速痊愈[8]。痤疮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且发病率较高的皮肤病。中医学认为:痤疮多为外感风寒、风湿、风热郁于颜面部,郁久化火致经络不畅、痰凝血瘀而形成暗疮,结聚成块久之溃脓[9]。西医学认为:痤疮是由皮脂分泌过盛、毛囊口角化过度、痤疮丙酸杆菌过度增殖、免疫失调等多因素引发。脓包型痤疮是痤疮中较严重的一种类型,容易复发,治疗起来较为困难,且持续时间长,迁延难愈,脓包型痤疮愈合后皮肤易留有色素沉着、凹陷性瘢痕或瘢痕疙瘩,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10]。脓包型痤疮之所以反反复复,久而不愈,是因为脓包型痤疮大多有囊性包膜,患者每遇风、寒、热、湿,囊性包膜就会起炎症性反应[11]。除此之外,加上外部刺激如遗传、熬夜、吸烟喝酒、内分泌紊乱、嗜食辛辣食物、精神、化妆品等,也会导致脓包型痤疮的反复发作。目前,治疗脓包型痤疮的方法虽多,但西医治疗中重度痤疮效果差,疗效不明显,且治疗一般不彻底,复发率较高。火针的温通效果能直达病灶深部,消解病灶,使病灶包膜萎缩,从而达到治愈目的;且使用火针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不易复发,能调节脏腑功能,从根本上治疗本病。

本研究结果显示:运用火针治疗脓包型痤疮有效率为 96.66%,显著高于西医治疗的80.0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火针治疗脓包性痤疮疗效优于红霉素肠溶胶囊,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此外,火针治疗后患者 GAGS 评分显著降低,低于红霉素肠溶胶囊治疗前的评分,治疗效果显著高于红霉素肠溶胶囊治疗效果(P<0.05),说明火针治疗脓包性痤疮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火针治疗脓包型痤疮起效快,有效率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以避免手术留瘢痕的弊端,且患者接受度高,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火针痤疮皮损
火针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30%浓过氧化氢溶液外涂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半边皮损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网状Meta分析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抗病毒药物联合火针与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分析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严重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