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胡疏肝散联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50例*

2019-06-15蔺建忠

中医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疏肝柴胡神经功能

蔺建忠,纪 斌,何 龙,高 燕

(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玉门735211)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工作压力逐年增加,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也呈每年递增的趋势,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也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点[1]。脑卒中发病后时常伴随重性抑郁障碍的发病,而且发病几率相当高,且预后差。相关研究[2]结果统计表明:重性抑郁障碍在脑卒中后发病率约为35%~50%。重性抑郁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主要表现为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病情严重时甚至出现自杀倾向[3],因此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国内临床治疗重性抑郁障碍所用的主要是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由于药物疗效差且副作用大已经被限制使用[4-5]。国内相关研究[6]显示:柴胡疏肝散与推拿对于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均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较小。2017年6月—2017年12月,笔者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5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收治的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100例,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一般资料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参考文献[7]的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之中的4项,即:①兴趣下降,无愉快感;②精力减退或疲乏感;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④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⑥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⑦睡眠障碍,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⑧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⑨性欲减退。病程标准:①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持续2周;②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

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的标准。符合脑卒中的中医诊断标准。多数患者于中年以上起病,起病急剧,发病前存在诱因,且常有眩晕、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临床表现为突然昏仆、偏瘫、口舌斜歪、言语不畅是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并可伴有头痛、饮水呛咳、共济失调等症状。符合郁证的诊断标准:临床可见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欲寻短见等症状。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年龄35~80岁;②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患者;③HAMD总分<8分。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原发性精神障碍患者;②伴有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③患者观察过程中自愿退出或失去联系者。

4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推拿治疗,具体方法包括基础法、大震法和掌振法。基础法:嘱患者裸背俯卧放松,将督脉属的大椎穴至长强穴为第一道线;督脉左右各旁开1.5寸,起由大杼穴至白环腧穴分别为第二条线与第三条线,起由附分穴至秩边穴分别为第四与第五条线;以拨、摩、啄、捏、拍 5种手法对患者进行按摩,各种手法操作5遍,每次3 min,共约15 min。掌振法:由医生使用右掌掌心对准神阙穴按压患者腹部的同时施以震动,频率150~200 次/min,按摩时间为6~10 min。大震法:由医者双手五指聚拢成凹形,按摩时先抬腕而后落指,指沿腰部五条线轻拍快移,每条线按摩3遍,最后在大椎穴和腰骶部位重拍各500次,频率为60~80次/min,按摩时间为5~10 min。按摩治疗每天进行1次。

对照组在推拿的基础上给予盐酸舍曲林片(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80141,50 mg/片),1片/d,口服。治疗组在推拿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治疗,药物组成:陈皮9 g,柴胡10 g,川芎6 g,香附10 g,枳壳5 g,生白芍10 g,炙甘草3 g。1剂/d,水煎,早晚分服。

两组均治疗21 d后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①按照参考文献[9]的标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总分42分,评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②按照参考文献[10]标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DM)和日常生活质量改良(MBI)评分。HADM评分总分为28分,分数随着抑郁程度的增高而增高。MBI评分为0~100分,分数随着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高而增高。③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水平,试剂购自美国Sigma公司,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所有指标检测3次后取平均值。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参考文献[10]相关标准。治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7 分。显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评分>70%~89%,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为8~16分,抑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50%~70%,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为17~24分,抑郁症状明显有改善。无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50%或者增加,抑郁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2。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61,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疗效对比

8.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HADM、MBI评分对比

见表3。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8.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5-HT、IL-6及TNF-α水平对比

见表4。

表4两组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前后血清5-HT、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对比

组 别例数时间5-HTIL-6TNF-α治疗组50治疗前11.4±2.358.6±12.335.3±6.6治疗后18.7±3.5∗∗##26.3±7.2∗∗##10.1±3.2∗∗##对照组50治疗前12.2±2.156.1±10.233.7±6.4治疗后14.3±2.5∗∗35.4±8.7∗∗15.8±3.8∗∗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9 讨 论

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属中医学“郁证”范畴,主要由于患者情志不舒、气机不畅及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心血不足、疏泄失职、筋脉失养所致。郁病的主要病因是五志过极,性格内向与体格虚弱及肝气易结者是郁病发生的体质基础[11]。精神紧张与悲哀愁忧等情志刺激后均会使肝气郁结,脾脏失调,心神受损后逐渐至气血阴阳失调而致郁病。《素问·六元正经大论篇》曰:“木郁达之。”因此郁证总的治疗原则是疏通气机。本研究所用的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属于治疗肝气郁结的经典方,中医学常用其治疗情志异常,主治肝气郁结等证[12-13]。方中柴胡疏肝行气解郁;川芎、香附具有行气活血止痛的功效;陈皮、枳壳理气和中;芍药、甘草止痛缓急,调达肝气,使气血通畅。

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经常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推拿具有祛邪扶正、平衡阴阳、调节脏腑气血、促进机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柴胡疏肝散联合推拿疗法是一种兼顾内外的治疗方法,一方面从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的内在病机出发,使用柴胡疏肝散来疏通气机;另一方面使用推拿疗法促进机体外部运动功能,调节气血,使患者抑郁心理得到改善,双管齐下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抑郁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后21 d后,患者MBI评分显著增高,HADM与NIHSS评分显著降低,说明柴胡疏肝散联合推拿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治疗,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联合柴胡疏肝散的效果要优于联合西药,且没有药物不良反应。

已有研究证明:抑郁症的发生与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失调有关,此区域功能失调后会导致5-HT的分泌水平异常,抑郁症患者的外周血5-HT的表达水平偏低,而外周血的5-HT表达水平越低表明患者的抑郁程度越高[14]。炎症因子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与皮质醇信号通路有关,炎症因子增高后诱导皮质醇信号通路的炎症因子血清释放量增加,导致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因此若抑制炎症因子IL-6及TNF-α的表达则有助于改善皮质醇信号通路各相关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联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可使IL-6及TNF-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5-HT表达水平升高,结果要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此联合疗法可调节皮质醇信号通路各相关因子的表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综上所述,柴胡疏肝散联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猜你喜欢

疏肝柴胡神经功能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的北柴胡与藏柴胡鉴别
柴胡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柴胡种间序列差异及其遗传分化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