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中孔子德育思想及其现代育人艺术价值

2019-06-14曹彬

北方文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德育思想论语探究

曹彬

摘要:孔子是我国教育的奠基者,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以及教育家,其思想影响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其《论语》成为儒家的经典,他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奉为“万世师表”,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论语》是孔子思想的结晶,其中他的德育思想直到现在还影响着我们的教学,他提出了“有教无类”思想、“因材施教”思想,对我国现代教学模式的创新也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孔子的思想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的德育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是当代的文化瑰宝,而且对当代教育的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孔子的德育思想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思想在当代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论语》;德育思想;现代育人艺术价值;探究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与“礼”,在其教育思想中也有体现。孔子是我国最早提出德育教育思想的人,他认为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另外其还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制教育。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他认为“礼”是道德规范,“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他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德行的培养,强调教育必须将德育放在首位,认为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对我国现代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在当代的教育教学中应该注重以育人为本,发揮孔子思想的艺术价值,以育德为先,体现在对学生品行的重视,说明了德育的重要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德育教育,在当代教育中应该融入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以育德为先,这是当代教育之本,也是发挥孔子思想艺术价值的体现。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分析

(一)德育教育以“仁”为核心

孔子可以说是我国教育的典范,虽然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但是孔子的思想依然散发着光芒,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理念,这是孔子德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产生艺术文化价值的体现[1]。在孔子思想中提出“仁者爱人”,他认为一个有仁心的人必然能够做到与他人和睦相处,从孔子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仁”几乎贯穿了其整个思想体系,其他思想都是由“仁”演化而来。在个人的教化过程中,孔子强调要存仁心,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存仁心就是德育的早期形式,这也表明了我国在很早就有了重视德育的概念和意识。孔子“仁”的思想不仅体现在教化个人上,他更是要求统治者能够实施仁政[2]。孔子比较重视对学生的品德修养教育,从孔子的思想中我们看到其思想是一种大爱,强调要爱别人。另外,孔子又从“仁”的思想中进一步得出忠、孝,其强调对朋友要信。孔子的德育思想包含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孔子思想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仍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另外,孔子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就是人与人相互尊重、相互爱戴的一种社会形式,而这种社会形式需要德育的教化作用,“仁”是孔子思想德育的根本。

(二)孔子德育思想以道德意识的塑造为主要目标

孔子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德育意识的熏陶,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意识支配其行为,而行为会转化为信念,最终形成一定的道德习惯。这种思想在当代的德育教育中仍然比较适用,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道德意识进行熏陶教育,使之将意识转化为道德信念,再将其形成道德习惯[3]。在孔子思想中,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道德认识,才能进一步将其转化为道德行为。他提出:“知者不惑”,他认为一个人要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正确的认识是前提,若要懂得是非好恶,首先要能正确判断;其次,孔子还认为应该注重对德行信念的培养,只有认识是不够的,将其转化为道德信念后,就可以通过信念的力量促使其做出积极正确的选择;有了道德信念后还是不够,需要将其转化为行为,只有将正确的行为落实到实践中,才能促使其以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

(三)孔子的德育思想重在培养学生的自觉性道德行为

德育教育是一种理论教育,也是一种思想引导教育,因此要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自觉性,意识转化为行为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道德自觉性养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加强对自己的管理,提升自我约束力。自我约束力的提升是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关键,孔子认为提升道德行为自觉性不能仅依赖他人[4]。我们都知道孔子的教学注重启发性,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品德行为的重要性过程,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自觉性。将道德自觉性内化于心,在平时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使学生不断提升对自己品德行为的自我反省。德育教育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当代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孔子德育思想在当代的艺术价值

孔子德育文化是优秀的道德文化,因此我们要以客观的态度分析研究其艺术文化价值,使其古为今用。孔子德育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部分,因此我们要以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待其当代价值,孔子德育文化对个人的要求是要做到责己律己,这在当代的德育教育中就是要提升自我修养。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被无限放大,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对自身道德行为的约束。近年来,社会上由于自我约束力不足而导致犯罪的案例层出不穷,这是道德的滑坡。因此,作为国家未来的学生,老师一定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另外,可以通过文化熏陶的方式塑造学生正确的道德理念。另外,在学校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做到“仁者爱人”,发扬孔子思想,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将德育教育贯彻到底。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从思想到行为全面重视,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三、孔子德育思想在当代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一)当代德育教育应该贯彻立德树人思想

德育教育是当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当代孔子德育思想在现代的延伸和升华。另外,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个人、社会、国家的共同努力。在学校教育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引导、培养教育,将德育工作深化到老师与学生心中。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首先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以更高的要求严格约束自己,为学生做好榜样[5]。同时要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将德育工作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从而发挥德育思想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立德树人思想的践行,更加需要学生的参与。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孔子提出“泛爱众,而亲仁”,他认为要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同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是一种大爱思想。在学校教育中老师应该多组织孔子德育思想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对德育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另外,在校园中要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班级以及学校应该积极加强校风、班风建设,学生应该将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并重,力求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一个有德行的人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同时社会也应该重视对道德建设的宣传工作,使德育思想深入人心,发挥其教化作用。

(二)强化道德约束机制,促进道德自觉性的提升

加强德育教育,作为个人首先应该加强自律,同时提升道德自觉性,在孔子思想中也有体现。不仅要将提升道德修养外化于人,还要做到内化于己,他提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可见孔子主张德育教育要重视自我反省,和贤人相比应该考虑向他学习,见到不贤明的人,我们应该反省自己,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某种缺点或者不足。加强德育教育只是一方面,要重视待人、处事时的素养,道德素养虽然是意识层面的,但是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行为,通过行为表现。因此,不管是学生群体还是社会群体都要重视加强自我教育。同時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只有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作为个人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道德自觉性,用一言一行贯彻德育思想。

(三)将孔子教育思想融入现代德育教育

加强德育教育,目的是为了提升道德素养,而道德素养的提升又必须依赖教育,因此应该将孔子的德育思想融入现代教学,古为今用。要开展德育教育首先需要对当前的教育进行创新,在教育中应该贯彻落实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6]。要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首选应该建立一个平等的教学环境,有教无类就是要求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中不能仅以成绩的好坏判定学生的好坏,这是正确的。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德育的开展只有不断深化才能发挥其作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品德教育,在当前教育形式下,应试教育观成为部分人的普遍教育观,应该转变这种思想。教育不仅是为了考试,不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更大的作用在于对我们人格的塑造,教育不能本末倒置。加强德育教育需要积极组织开展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其责任心、仁心,促使其道德素养的提升。德育教育不是只针对某一方面的教育,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教育,在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学校教育,还要重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应该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开始,让学生意识上重视起来,学生应该时刻注意自己言行,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成长为一个有德行、有涵养的人,促使德育教育发挥其在当代的艺术价值。

四、结束语

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教育也是当今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对学生德行的培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这也是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作为老师应该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好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德育教学应该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应该发挥德育教学的艺术价值,将德育教学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陈岑.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

[2]陈岑.孔子德育思想现代价值新论[J].学理论,2016(2):129-130.

[3]宋丽娟.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6(3):9-10.

[4]史磊.孔子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16.

[5]刘钰.《论语》中的德育方法及其现代价值[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3).

[6]王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文理导航,2018(7):94-95.

猜你喜欢

德育思想论语探究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何读懂《论语》?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职校德育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模式研究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