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勇气在的人生不惧失败

2019-06-12侯沛林甘露竹

求学·素材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孤独勇气

侯沛林 甘露竹

编者按: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如同看待生与死,有人认为“生就是活着,死就是死去”。有人却认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同样,有时失败也是另一种成功。《老人与海》中,尽管桑地亚哥最终没能保住大马林鱼,但他面对鲨鱼一次次的进攻,丝毫没有退却,用行动捍卫了人的尊严,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正如桑地亚哥信奉的那样:“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一句话推荐】

面对生活的困难、人生的挫折、命运的不公,你是否想过退缩?是否想过逃避?读一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吧,它能给你带来直面困难、挫折与不公的勇气。

【作家作品】

美利坚的精神丰碑海明威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年-1961年)生于美国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是一名美国记者和作家,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是美国“迷失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海明威在瓦隆湖的农舍中长大,承袭了他父亲的兴趣,如打猎、钓鱼和在森林中露营等,长期与大自然的接触让他对大自然产生了热爱之情,到了晚年,他为了能与大自然接触而时常到渺无人烟的地方旅行。

海明威的文学创作可以追溯到他的中学时期,初中时,他就曾为两个文学报社撰写文章。升入高中后,他成了学报的编辑。有时,他会使用“小拉德纳”这个笔名,以纪念他心目中的文学英雄拉德纳。高中毕业后,学业和体育兼优的海明威放弃了入读大学的机会,到《堪城星报》做了一名记者,从而正式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那一年的海明威才十八岁。也正因为受《堪城星报》写作风格(用简洁的句子、短的段落做文章开头)的影响,海明威的作品一直以简洁著称。

海明威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有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地经历,也曾随一个狩猎旅行队到非洲狩猎。这些丰富的经历,给他来了无限的创作灵感,让他刻画出了尼克、巴恩斯、亨利、乔丹、桑地亚哥等一系列“硬汉形象”。

海明威的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他说:“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文字塑造了形象,形象包含了情感,而情感之中蕴含着思想。海明威的作品中突出强调了情感和思想的含蓄性。

凭借《老人与海》这部著作,海明威获得了1953年的普利策奖及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阅读指径】

月光下那一场际遇

甘露竹

一个平凡的老人,一条普通的大马林鱼,在茫茫大海中为人们讲述了一个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没有大海就没有鱼,没有鱼也就没有渔夫,同样也就没有这段不凡的经历。在老人桑地亚哥眼里,大海一直被看作女性,老人称之为la mar,这是对海洋有着好感时人们对她的西班牙语式的称呼。即便她肆意妄为或兴起恶行,那也只是由于她身不由己,是月亮控制着她的性情。

在看这本书时,我总是忍不住对老人心生悲悯。消瘦而憔悴,是这老人给人的印象。脖颈上的皱纹很深,一些褐色的斑占领着他的腮帮……从他脸的两侧开始,这些褐斑一路向前侵略。双手上留下的伤疤很深,那是他常用双手拉大鱼,被绳索勒的。这些伤疤全是很旧的,古老得像沙漠中曾经被侵蚀的地方。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男人?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在别人眼里他是一个失败的渔夫,这样的一个“成就”让他失去了同伴。在往后的捕鱼中,更多时候老人桑地亚哥只能在月下与自己的灵魂进行对话。屡受打击的老人在第八十五天时决心驶向茫茫的大海,带着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不难看出,大海象征着人生的搏斗场,老人深入无人探索的世界是想证明自己,他成功地钓到了大马林鱼。然而,鲨鱼寻味而来,老人奋起捍卫胜利成果,尽管鱼叉、小刀、短棍相继被鲨鱼带走,但老人始终用尽一切手段进行反击,一句“我跟你奉陪到死”夹杂在大海的咆哮声中,也回荡在我心中。鲨鱼的失败,映衬着人类顽强精神的胜利。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并不是在华丽辞藻的修饰下诞生的,而是在海明威朴实无华的语言中呈现的。

一个人把生命都压上去与“敌人”做殊死的搏斗,这实在是英勇无畏的。我想鲨鱼正是宇宙间一切破坏性力量的化身,是残暴、邪恶的象征,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这样描述鲨鱼,“它们竟然不用到处来回搜索这臭迹。它们并肩笔直地朝小帆船游来”,可见鲨鱼天生的贪婪和狡猾。正是鲨鱼的凶残映衬了桑地亚哥的坚韧与不屈,他是正义的执行者,也是智慧的化身。可以说,在小说《老人与海》中,鲨鱼便是桑地亚哥取得成功的阻礙。这位出海捕鱼的老者与自然争斗胜出,然而,当他携带战利品扬帆归航时,路上却遇到重重阻碍,战利品损失殆尽,最终只剩一副枯骨。然而,这样的挫败并没有令老人沮丧,这样的挫败也并没有夺走老人的未来。在故事的最后,海明威再次提到狮群,那是老者活力的象征,那是老者勇气的所在。在人生中,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向往成功的激情。因此,在《老人与海》的故事中,“阻碍”虽然抢走了战利品,但是成功却还留在老人的世界中,并赋予了他全新的生命活力。

回想起文中老人的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不正道出人生的真谛吗?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样一种强大的意志让我敬佩,也将是我今后企盼能达到的境界。海明威是极敏感与自尊的,他执意让老人的行动具有意义。老人的努力虽然成了自然界的牺牲品,但老人的精神胜利了,他的精神力量超越了以往的海上生活,超越了物质上的胜利。在这一层面上老人已然实现灵魂的升华,不再心怀懊丧。

月光下那一场际遇,正是人们对理想与光明的追求以及人类对命运的抗争精神的折射。

【人物评说】

“硬汉”是怎样炼成的

侯沛林

《老人与海》是20世纪著名作家海明威创作的一部篇幅短小却意蕴深厚的小说。1954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会给出的评价是:“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从海明威刻画的桑地亚哥这一老人形象身上,我们读懂了“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理解了何为“人的尊严”,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硬汉”。显然,小说中桑地亚哥丰富的航海、钓鱼经验,自信乐观的心态,果敢刚毅的性格,英勇无畏、永不言败的战斗精神,无不证明他是一个十足的“硬汉”。这样的“硬汉”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海明威缘何能创造出这样一个令人无比钦佩的“硬汉”形象?要想解开这两个疑惑,或许我们可以从《老人与海》的创作背景和海明威的生平经历入手。

《老人与海》是根据真人真事創作的,小说的故事情节来源于海明威的好友富恩特斯的一次非同寻常的捕鱼经历。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好友的这次经历给海明威带来了创作的灵感。1950年,海明威以富恩特斯非同寻常的捕鱼经历为素材创作了《老人与海》。由此,我们可以把海明威的好友富恩特斯看作《老人与海》里“硬汉形象”的原型。当然,一部著作的产生,一个深入人心的文学形象的诞生,光靠好的故事情节是远远不够的,《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地亚哥之所以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得益于海明威高超的人物形象刻画技法,更得益于他本人传奇般的人生经历。

海明威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还是一个勇敢无畏的战地英雄,他有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地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身中237块弹片却仍坚持将一个意大利伤兵送到了救护站,并因此被意大利政府授予银质勇气勋章。他的早期小说《永别了,武器》的创作灵感即来源于他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而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正是他自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赴前线,头部曾受过两次重伤,最严重的那次头部缝了57针。这期间尽管他身染多种疾病,又伤痕累累,但他仍要求加入海战,他甚至将自己的渔船比拉号改装为侦察船,在古巴近海搜索德军潜艇。他的这两次战地经历与《老人与海》中老人桑地亚哥的海上经历异常相似。

桑地亚哥一连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面对他人的冷嘲热讽,他心里想的是“说不定今天就时来运转了呢”。终于,在第八十五天桑地亚哥钓到了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在与大马林鱼的斗争过程中,尽管眼睛、脑门和手都受了伤,尽管后来手抽筋了,骨头累得酸疼了,甚至于后来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就快要倒下了,桑地亚哥却仍对自己说:“疼痛对一个男子汉来说算不了什么”,并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大马林鱼拽到眼前来”。经过两天两夜鏖战,他终于将大马林鱼制服,彰显了“硬汉”的特质。当他把大马林鱼绑在自己的小船旁,一心想着把大鱼带回去的时候,鲨鱼一次次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已经筋疲力尽的桑地亚哥,在工具简陋、孤独无援的情况下,面对鲨鱼的一次次进攻,丝毫没有胆怯,一次次与鲨鱼搏斗,直至大马林鱼被鲨鱼吃得只剩一副骨架。

此外,海明威还是一个了不起的猎手和渔夫。在创作《老人与海》前,海明威曾在好友查尔斯·汤普森的陪伴下跟随一个狩猎旅行队到非洲狩猎,那次的非洲之行历时七十二天,他一共打死了3头狮子,一头野牛,还有二十七只其他动物。《老人与海》中常常出现在老人梦境中的狮子应与作者海明威的那次非洲狩猎之行有关。狮子拥有强壮的体魄,能发出雄厚的咆哮,它那威风凛凛的姿态,它那征服一切的欲望,正是勇气与自信的体现。此外,海明威有着丰富的航海捕鱼经验。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丰富的航海经验,高超的钓鱼技艺,与鲨鱼搏斗时各种娴熟的动作,在海上时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些内容的呈现应与海明威自己出海捕鱼的经历密切相关。

从《老人与海》的创作背景和海明威的生平经历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海明威的好友富恩特斯是《老人与海》里“硬汉形象”的人物原型,只不过这个人物原型更多地体现在外在的“形”上,而老人桑地亚哥这一形象的内在特质则是移植了海明威自身那种“硬汉”基因的。这种“硬汉基因”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

【读后有感】

不朽的“失败”

北部湾高级中学 刘雅心

人们都说,桑地亚哥是一位英雄。可曾经的我并不认为桑地亚哥有多么的伟大,我只觉得他虽坚强勇敢,但终究成了生活的手下败将。

再读《老人与海》,我改变了之前对桑地亚哥的看法。黑风巨浪,狂涛怒吼,身疲力竭,险恶缠身。生活在物质丰富,父母呵护的温室里,我们很难想象,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如何能够咬牙坚持,抵死搏斗。生活贫乏,近乎饿死,他鼓励自己“要沉着,要坚强,老头儿”;孤独一人,茕茕孑立,他安慰自己“打鱼的总有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拼斗恶鱼,筋疲力尽,他劝解自己“不坏,疼痛对一个男子汉算不了什么”。这个老渔夫,即使历经磨难,饥寒交迫,也仍满怀着奋斗的激情。如此一个生活中的强者,我怎能无知地给他冠以“失败者”的标签呢?

从小到大,总有人让我们乐观地看待生活中的苦与痛。可后来才发现,哪有这么简单。更多时候,我们虽不至于置身风口浪尖,但也总被生活的海水咸涩了眼眶,冲败了心绪。并非谁都能像桑地亚哥一样,伫立在风浪中,举起手中的所有去与鲨鱼作殊死拼搏的。林清玄在其《布袋莲》一文中说:“情感和岁月正牧着一群恶羊,一口一口地啃吃着我们原本翠绿活泼的心情,有的人在这些啃吃中枯死了,有的人失败了,枯死和失败原是必有的事,问题是,是不是能自破裂的伤口边长出更多的新芽。”显然,年迈的桑地亚哥,即便面临着岁月的肃杀,甚至被生活剪去枝丫,也依然保持着发芽的心情,不断地生长,在流血之后繁叶满树。“他身上一切都老了,却有一双眼睛还像海水一般碧蓝, 总那么愉快,从不沮丧。”

叔本华说:“谁逃得过时间之蹄而不苍老?谁躲得过现实之棰而不折骨?没有,没有。”而桑地亚哥,这位老人,用他的经历向我们诠释了“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的精神,展示出了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锋芒。怀着一腔热血,他只管把暗潮汹涌的大海当作灵魂的归宿,以一己微薄之力,全力以赴那风急浪高。

所以,苍老何如?折骨又何如?

顾城有言:“我要最狂的风,和最静的海。”生活有时却不是个听话的主,风狂,海更狂。意气风发的少年人啊,来吧,像桑地亚哥一样,“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乘长风,破万浪。即便伤痕累累,亦是不朽的勋章。

有一种杰出叫孤独

北部湾高级中学   韦思琳

海明威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读他的《老人与海》,我读到了两个关键词,一个叫“勇气”,一个叫“孤独”。

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桑地亚哥,忍受着其他渔夫的嘲笑,再次出海。这次他将渔船驶向了更深的海洋。这是老人向命运宣战的远航,却也是一次孤独的远航。曾经老人的航行中有他唯一的朋友——一个爱他的小男孩。而这次,因为要走太远,老人没有带上他唯一的朋友,意外的是,这次他捕获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他很想把这份巨大的喜悦和他的朋友分享,然而大海茫茫,除了偶尔飞过的海鸟,只有大马林鱼与他为伴。他在孤独与寂寞中只能自言自语。更不幸的是,在返航途中,先后有数十条鲨鱼相继来抢夺他的胜利果實,老人忍受着饥饿、疲倦和身体上的多处伤痛独自与之搏斗。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老人筋疲力尽,最终却只能带回来一副巨大的大马林鱼骨架。表面上,老人被鲨鱼打败了;实际上,老人的勇气却感动了每一位读者。

当我深深沉浸在老人的“勇气”中时,猛然间发现,自己也深深被他的“孤独”给感动了。桑地亚哥独自一人出海,到遥远的海域,独自与大马林鱼周旋,独自享受捕得大鱼的喜悦,独自在茫茫大海中与鲨鱼奋力搏斗,在想要放弃时,自我鼓励——“想点儿开心的事儿吧,老家伙”。他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离家越来越近了。丢掉了40磅鱼肉,船走起来更轻快些。”,“啊,”他说,“我照旧是个老头儿。不过我不是赤手空拳罢了。”我似乎理解了文中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庄子曰:“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试观古今杰出的人物,皆有孤独的一面,因为他们需要以这孤独的一面,去使自己成长,使自己杰出。

这个从开头就伴随老人的词——孤独,其实也可能就是作者想要诉说的心声。给那些孤独、迷茫无助的人指引一个方向:去坚定自己的信念,去勇敢战胜孤独,去摸索自己前进的道路。纵然跌倒,也请再站起来,就像孤独的老人桑地亚哥去面对许多来抢夺鱼肉的凶猛的鲨鱼一样,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去获胜。

猜你喜欢

孤独勇气
寻找勇气
勇气
勇气
与众不同的勇气
你的勇气如何
我的世界谁来懂
圈套里的个性化讲述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
前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