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标准舞艺术创作形式广西民族文化元素的尝试

2019-06-11皇甫淑君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

【摘要】国际标准舞(以下简称:国标舞)在国内近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除了传统的竞技比赛形式以外,也在不断尝试艺术舞台的创作形式,题材丰富,内容多样,提升了国标舞舞蹈的艺术水平。但国标舞在我国民族特色元素领域的艺术创作形式的探索和创新还未形成成熟的创作成品。所以,我们要保留国标舞的舞蹈动作效果和特点,大胆尝试结合广西民族故事题材和文化元素进行创作,摸索出区别于国内多数的国标舞艺术创作风格,丰富广西区域的艺术形式是国标舞艺术创作的新形式和指导方向。

【关键词】国标舞;艺术创作;广西民族文化元素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

国标舞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至今已经有30年之久。从引进西方竞技比赛形式进入我国以来,国标舞竞技比赛一直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主要发展形式。该舞蹈形式以社交舞为单一属性,并不包含主题、人物塑造、故事主线、队形调度、道具等一切舞台艺术作品的要素。单一的双人舞蹈形式,规范性的舞蹈动作,服装款式相同而颜色不同,6至20多对的双人舞者同时在舞池中央,以不同的舞蹈动作编排形式进行舞蹈技能展示性竞赛。而在20多年的时间里不断有专业院校开办国标舞专业,在提高国标舞竞技技术能力的同时也在国标舞艺术创作领域的舞台艺术表演形式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尤其是以国标舞的竞技舞蹈技术元素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加入一定的艺术创作主题和编排手法,不断提升国标舞的舞台艺术水平的趋势,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国标舞艺术创作形式的作品。该艺术表演形式的尝试和探索过程也是我国目前在国际和国内国标舞领域活动和交流中的优势所在。

然而,目前具有浓厚民族元素题材特色的国标舞艺术表演作品很少,尤其是以广西本土民族元素或题材的国标舞艺术创作作品还尚未有成熟作品。因东西方舞蹈文化差异,肢体语汇方式不同,运动方式不同,表演方式不同,尤其是在肢体语汇和运动方式方面,是国标舞表演艺术形式与民族元素舞蹈无法交融的重要方面。保留国标舞动作语汇的美学特点,尊重广西本土民族的文化元素,可以尝试从广西地域文化素材着手研究。按照现有国标舞动作语汇的编排技巧与广西本土文化素材相结合的方向进行尝试性探索和实践。具体从民族特征性、广西经典故事题材、广西本土民族的节日习俗,以及广西本土民族题材的电影故事为主要研究的素材。

广西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喀斯特地貌、漓江、北部湾海域、亚热带自然风貌等,丰富的自然景观孕育出独特的广西人文环境。壮族、瑶族、京族、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广西的大地上,宗教、诗歌、茶文化、节日风俗、戏剧、舞蹈等共同组成了广西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以舞蹈为例,壮族、瑶族、京族等民族特色的舞蹈作品丰富多彩。舞蹈内容多以各民族的农耕生活、民俗节日、远古传说或民间故事等为主要题材。动作语汇的表达内容或道具很多都与民族的农耕文化生活特点息息相关,如击鼓动作、采茶、打花棍、祭祀类、舞绣球、打渔、舞刀、酒文化、划竹筏、庆丰收等。了解广西民族的风貌,必定要先了解其生活以及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以上内容构成了各民族鲜明的特征。在国标舞艺术创作过程中可以加入一定的民族特征元素,可以传达出更加鲜明和崭新的艺术信息。具有社交舞属性的国标舞的优势在于,可以以社交舞的特性与民族生活的所有生活特征类型的文化相结合。以双人舞形式为主,向单人、女群,男群、男女混搭的形式扩展。以国标舞动作步伐为主,在表演、道具使用和双人之间的舞蹈关系上可以使用和借鉴广西民族的生活特征。具体使用哪些生活特征就要取决于创作作品的主题和情景需要,击鼓动作、打花棍、祭祀类、舞绣球等都可以实现融入国标舞艺术创作之中。在此方面,国标舞创作人员需前往广西民族村寨进行实地且深入的采风活动,全面地了解广西民族文化生活,是国标舞舞台艺术创作向广西民族本土化方向开拓新路径的重要保证。

在文化方面,广西民间故事和传说在广西民族地区内是不可忽视的文化组成部分。多以神话故事、生活故事、幻想故事、革命故事、爱情故事、机智人物故事、民间寓言等类型为主。题材丰富,内容多样,故事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且在人物塑造和形象刻画当中展现出广西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展现出各民族缤纷多彩的文化构成基础。在传统戏剧方面,壮戏、桂剧、邕剧、师公戏、桂南采茶戏等,同样也是广西民族区域特有的地方剧种文化。在唱腔方式、表演方式和内容丰富的剧本等方面别具一格。其中,广西传统戏剧中的故事剧本,以及表演方式和动作元素是国标舞未来在舞台艺术创作中可以深度挖掘和研究的方向。

除此以外,广西本土民族在服饰和道具中也拥有丰富和鲜明的元素。各民族服饰帽冠款式不同,佩戴首饰琳琅满目,所有服帽和首饰上的花纹图形样式种类多样,颜色鲜艳,图形结构别具特色,以图腾、花鸟、人物、壁画为主要构成元素。做工精细又复杂,展现出广西民族农耕生活高超的制作技艺。在道具方面,广西民族生活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在农耕生活之中还是在远古传说和遗存历史文化遗产当中,有丰富的且极具广西独有的工具和物件。铜鼓、花棍、瑶鼓、草帽、狼兵武器、苗刀等。在以上方面,国标舞艺术创作团队需要深入研究,大量收集素材。在研究的过程中摸索出在符合广西民族文化背景和习俗的前提下怎样能在国标舞艺术创作中更加精美和适度的使用广西民族服饰和道具元素。

舞蹈方面,目前广西现有的舞剧和作品类创作内容的元素基本上都是取材于以上的素材和内容。代表作有《山娃仔》《绣球女》《瑶家妹子舞花棍》和舞剧《京岛人家》等。而国内的国标舞艺术创作近年来也在民族元素的运用方面试图进行尝试,但结合广西本土的民族题材元素成品还未有成品出现。以广西艺术学院国标舞群舞作品《海天之燕》为例,该作品为摩登舞类型的群舞,描写大海中的海燕蓄势待发的气魄和互相扶持、团结一致、不畏艰险、拼搏翱翔的状态作为舞蹈创作主线,表现出海燕为追寻光明、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精神信念,即使遍体鳞伤也要继续自己的使命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時,也体现出广西人民依海而居的民族风貌和不屈不挠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心情怀。在服装上男女士服装以白色为主色调,女士的头饰和男士右手腕是具有标志海燕尖状嘴的红色装饰部分,男士结合摩登舞燕尾服的燕尾款式的上衣,后背下面有燕尾部分,男女士上身宽叶状的装饰物。代表的造型除了有一定的羽毛作为装饰和点缀。道具是一块长宽9×9米的海蓝色大布,代表大海,有从舞者头上飞过的部分,也有所有舞者在大布上展翅翱翔的动作。作品从始至终所有的视觉效果呈现出积极向上群雄激昂的人文气息。

国标舞艺术创作的探索和创新离不开教学过程。传统的国标舞课程只局限于国标舞舞蹈内的动作技术技法和训练,没有任何涉及艺术创作的学习内容。而在广西艺术学院的国标舞专业涉及到艺术创作的课程有编舞技法课和国标舞剧目排练课,这样的课程设置情况在国内艺术类院校的国标舞专业当中并不多见,算是国标舞学科在艺术创作领域的优势。然而,以上的课程目前只局限于编舞的技法教学和国标舞风格内的剧目排练和训练之中,并没有涉及到广西民族元素的使用和研究方面。当前,中国的艺术创作在交叉学科框架下的尝试是推动艺术创作不断创新的新途径。东西方文化融汇、跨学科交流、跨领域开拓新途径是当下艺术创作发展新时期新阶段的必然趨势。广西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地区,民族文化遗产璀璨丰富。国标舞艺术创作未来如要进行开拓广西民族元素的运用研究方向和实践,除了要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以外离不开平时教学内容的积累。国标舞专业分为拉丁和摩登两个专业方向,但一般同属于一个班级,除了各方向的专业主课以外,尤其是编舞技法和国标舞剧目排练课都是同班级的学生同时在上课。依托现有广西地区的优势,在此当中要大量加入广西民族文化的学习和探索,并在教学过程当中需大量运用广西民族元素进行艺术创作的尝试,尤其在舞者表演、队形调度、人物关系以及文化的使用上要进行针对性的创作尝试。定期与广西民族舞蹈专家和教师保持不间断的交流和沟通。先以小片段的形式进行创作和展示,分双人舞和多人两个形式为最初的创作形式。找准方向后再尝试群舞的艺术创作研究和实践。1~3年的时间内就会有一个初步的国标舞广西民族风格的创作阶段积累。可以为未来更多的国标舞艺术创作成品广西民族化的方向奠定一定的根基。

未来国标舞在艺术创作中深入民族基层、发掘民族元素和题材是一大趋势,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国标舞专业在科研创作中的必然方向。利用专业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在多样的广西本土民族文化方面多研究和挖掘素材和内容,利用国标舞的动作元素和舞蹈优势,用科学的方式结合广西优秀经典或者深受广西人民喜爱的故事和传说,以及适当地利用广西民族特有的服饰符号和道具,探索出一条不同于以往题材和风格的国标舞艺术表演作品之路,树立在国内独具广西特色的国标舞艺术创作舞蹈形式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艺术导向和宗旨,并有望实现参与到我国当下提出的文化艺术软实力走出国门的行动大潮中。

作者简介:皇甫淑君(1987-),女,河南人,现为广西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国际标准舞表演与教育。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马路奇遇记
艺术创作说明
“融合”不等于“覆盖”
探究锡剧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黄河口芦苇画的文化生态环境研究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真丝手绘创作——丝绸上的奇光异彩
浅谈戏剧灯光创作中的观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