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耀州窑制瓷工艺及其发展脉络研究

2019-06-11杨鸽温超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期

杨鸽 温超

【摘要】耀州窑是中国古代“六大名窑”之一,宋代“八大民窑”之首。以其烧制的青瓷最为著名,被誉为“北方青瓷的代表”。其刻划花工艺最具特色,堪称“宋代刻花青瓷之冠”。然而,耀州窑制瓷工艺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下,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对耀州窑制瓷工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制瓷工艺的流程,本文将制瓷工艺分为五个部分进行探讨,分别是原料的选择和加工,成型工艺和胎装饰工艺,釉料釉色以及施釉工艺,窑炉窑具以及装烧工艺,最后是窑神崇拜和窑神祭祀。

【关键词】耀州窑;制瓷工艺;刻花工艺

【中图分类号】K876.3 【文献标识码】A

耀州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窑场之一,以铜川市黄堡镇为代表,也包括陈炉镇、立地坡、上店等窑。铜川旧称同官,古代属于耀州地界,故称之为耀州窑。耀州窑瓷器以其青瓷最为出名,因其制作精美,独具特色,被称为“北方青瓷的代表”。耀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由于其广泛的影响力,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耀州窑系。

耀州窑创烧于唐代黄堡镇,所以最初又名黄堡窑,黄堡镇作为耀州窑的中心窑场一直延续到了金代。到了金代,耀州窑的中心窑场逐渐向东转移至陈炉镇、立地坡、上店等地。黄堡窑场虽继续烧制,但规模已经大不如前,一直到明代黄堡窑场停烧。但是陈炉镇延烧至今,因为年代久远,对制瓷工艺的文字记载尚不健全,我们对古代制瓷工艺以及他的发展脉络只能从陈炉镇以及当代学者的研究中窥探一二。

耀州窑历经了一千四百年的历史,形成了其独特精湛的传统制瓷技艺。对耀州窑的制瓷工艺以及其发展脉络进行归纳梳理,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传统的制瓷工艺。

在宋代张隆撰《德应侯碑》中有这么一段话:“居人以陶器为利,赖之谋生。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方圆大小,皆中规矩。然后纳诸窑,灼以火。烈焰中发,青烟外飞,锻炼累日,赫然乃成。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这段话就生动地说明了宋代制瓷工艺的高超。“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也一直被人们用来形容耀州窑青瓷的精妙绝伦。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耀州窑青瓷要经历“合土”(原料加工)——“转轮就制”(成型)——“纳诸窑,灼以火”(装烧)等过程。接下来我将把制瓷工艺分为五个部分进行探讨。

一、原料的选择与加工工艺

耀州窑制作瓷器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的“坩子土”。坩子土属于沉积粘土,是指母岩风化后,被风、水等自然力脱离母岩带到远处并沉积下来的粘土层。这种粘土颗粒较细,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原料采回来后,还要进行适当比例的配制。“始合土为坯”,也说明了当时的原料不止一种,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土进行调配。

原料到能成型的坯料,还要经过很多道加工工序。加工工具的进步和加工方法的改进,直接影响原料的好坏以及瓷器的品质。唐代时期,瓷器胎体一般呈青灰色或灰白色。器物胎体相对致密,但加工略显粗糙,器胎有可见的杂质和气泡。到了五代时期,器胎一般呈现深灰色和灰白色。五代晚期出现了一批少量的白色胎体,耀州窑古代烧造时期中最白的一批,但因为淘洗太过,致密度较差,胎体较松散。宋代变革了加工工具和加工方法,能够大规模加工出优质的坯泥。这个时期的胎呈浅灰色,胎体精致细密,不见任何杂质。到金元时期,耀州窑原料加工仍沿袭宋代,但不及宋。胎体均匀,但颗粒较大。胎体为灰白或灰黑色。

陈炉镇传统的加工方法便是沿袭宋代的变革,采用了适合坩子土、省时省力的“耙泥法”。就是将风化的坩子土投入耙泥池内,再从引水口往池中注入大量的水,充分搅拌成泥浆。然后将耙泥池和泥池之间的挡板拿开,将泥浆注入泥池中经过一年的陈腐,上层泥料较细,下层为粗料,根据需要取用。陈腐一年后的泥料,还要经过练制。先要经过水闷、翻砸、蛰陈为熟泥,然后存放。等到要制作胚体的时候,还要将切成块的熟泥,经过反复的揉搓、甩拍、推掰、卷合,这是为了排除泥料中的气泡,进一步增加泥料的可塑性。

二、成型工艺以及装饰工艺

成型是瓷器制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器型是一件瓷器的基础。耀州窑瓷器主要以日用类为主,主要的器型有碗、盏、盘、杯、罐、洗、碟等。耀州窑的成型工艺主要有轮制、模制和捏塑等。“转轮就制,方圆大小,皆中规矩”,反映出当时工匠主要是用转轮拉坯的成型工艺制作胎器的。

唐代时期,成型工艺主要就是轮制、模制和捏塑。五代时期,大型的圆器主要是轮制成型,小件的器皿则常采用模制成型。宋代的成型方法主要以轮制拉坯为主,模制为辅。宋代耀州窑的模具兼有成型和印花两种功效。金元时期的耀州窑成型工艺仍延续宋代的手法,但已不及宋代。

陶车,亦称陶钧、轱辘等,是陶瓷拉坯成型的主要工具。宋代以前都是木制的陶车转盘,宋代改为石制陶车,同时对陶车转轴进行了改进,从而提高了旋转速度,也增加了旋转时长。而且石制的较重,比木制的更加稳定、平衡。陶车的改进是耀州窑成型工艺的一大进步。

一般来说,上釉以及用釉色在胎体上绘制出花纹等,通过釉来起到美观作用,也属于装饰工艺。但这里与成型工艺相对应的装饰工艺,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手法,对器胎本身进行改变以达到装饰效果的装饰工艺。

唐代时期,耀州窑主要的装饰技法有贴花,后期开始出现划花、戳印花,纹样较为简朴。五代时期,以划花、剔花最为特色。划花纹样线条流畅、灵动飘逸。剔花装饰精美华丽极具浮雕美感。此时纹样较为简单。宋代主要的装饰技法主要有刻花、划花、印花等,以其独创的刻花技法最具特色。纹样趋于多样,多为写实题材,如植物、花卉等。到了金元时期,耀州窑装饰工艺仍以印花、刻花为主,图案或简洁或繁缛,装饰题材仍以牡丹纹居多。

耀州窑装饰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划花、剔花、刻花以及印花工艺。划花工艺出现在唐代晚期,以五代和北宋早期的作品较为典型是用竹签或刀具等尖状工具在器胎上划出阴刻的线条。线条流畅,随性洒脱,有一种轻灵愉悦的美感。剔花工艺出现在五代,以北宋早期的作品较为典型。耀州窑的剔花工艺是在成型的胎体上先划出纹饰的轮廓,然后将轮廓线之外的部分完全剔除,类似于古代石刻中的减地法。图案厚重,精美华丽,层次感丰富,具有浮雕的特征。但是,剔花工艺的缺点也非常明显,一方面是大面积使用减地法会造成胎体过薄,而且制作过程麻烦;另一方面是剔花会造成大量的缝隙,在施釉时难以填平这些缝隙,容易造成漏釉的现象。所以,结合剔花和划花的特征,一种独具特色的刻花工艺诞生了。耀州窑的刻花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刀法,多倾斜进刀,靠近纹饰轮廓线处的刻纹较深,外侧较浅。也有先沿轮廓线直进一刀,再倾斜削去轮廓线周围部分,称为偏刀或者双刀法。这样既有剔花艺术的浮雕之感,又不至于太过凹凸使釉不能填平刀痕。刻花工艺一般也辅以划花工艺,所以一般将两者合称为“刻划花工艺”。耀州窑刻花工艺刀鋒犀利,生动流畅,富有层次感,极具艺术价值,是耀州窑最具代表性最有特色的装饰工艺。印花工艺,出现在耀州窑鼎盛时期,因着耀州窑庞大的需求,刻花工艺已经供不应求。印花工艺的出现,大大推动了耀州窑的传播,对后来形成的耀州窑系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印花工艺有着和刻花工艺相同的艺术效果,而且后期的印花构图更加饱满,图案更加精细。

三、各类釉色以及施釉方法

釉色和釉质是鉴定瓷器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分各窑特色的一个关键。耀州窑唐代烧造的釉色品种最多,有唐三彩、黑釉瓷、茶叶末釉瓷、黑釉剔刻花填白彩瓷等。五代时期,烧造重心逐渐转移到了青瓷。此时的耀州窑创造性地少造出了一种偏冷色系的天青釉、淡天青釉。宋代仍以青瓷为主,此时期的青瓷,一改冷色系的青釉,而是绿中泛黄的暖色系青釉,也被人们称为“橄榄青釉”,是耀州窑的代表釉色。金元时期仍继续烧造青瓷,但都不如从前。这一时期独具特色的是他创烧出的月白釉瓷和姜黄釉瓷。

我们无法得知以前耀州窑制瓷人的釉料配方,只能从现存陈炉镇的釉料配方中窥探一二。据工艺美术大师孟树峰说,现在已经可以单用黑釉和白釉相配,通过对烧成气氛的把握,烧制出与宋瓷极为相近的颜色。

施釉可以说是瓷器的最后一道装饰工序。施釉方法主要包括浸釉法、刷釉法、涮釉法等。浸釉法,顾名思义,就是把器体全部浸入釉浆中,让釉浆均匀吸附于器体上,这是最基本的施釉方法之一。刷釉法就是用毛笔或者刷子蘸着釉浆涂在器体表面,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局部补釉。涮釉法就是大型器物内部,倒入釉浆然后来回晃动,使釉浆不断在器物内部来回涮,再倒出多余的釉浆。浇釉主要用于大件器物的表面,用容器盛釉浆,围着大件器物从上往下浇釉。

耀州窑除了青瓷、黑瓷、茶叶末釉瓷等这些单色釉外,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装饰釉瓷器。如唐代的白釉绿彩瓷、黑釉剔刻花填白彩瓷、素胎黑花瓷等。素胎黑花瓷是耀州窑首创的,即在器物的素胚上一层化妆土,再用黑釉画出图案。也有的不施化妆土,直接在素胚器体上直接绘制图案。化妆土出现在唐晚期,五代及宋代早期都有使用,由于耀州窑使用泥料的原因导致胎体颜色较深,为了掩盖器胎的颜色更好地凸显釉色,需要在上釉之前先施一层化妆土。化妆土其实就是精选出来的特白特细的粘土,通过“漂洗法”制成釉浆,施的方法与施釉方法相同。后来由于原料加工工艺的提高,渐渐不再使用化妆土。

四、窑炉窑具以及装烧工艺

中国北方传统的窑炉是馒头窑,因为火膛和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而得名。耀州窑的马蹄窑便属于馒头窑,因其平面呈马蹄形得名。马蹄窑也是经过不断改进,以提高成品的质量和成品率。唐代的窑炉由烟囱、窑床、火膛几部分组成,以柴薪为燃料;宋代马蹄窑有两个重要的革新,一个是用煤代替柴做燃料,另一个就是对窑炉结构进行改造,增设了炉栅和落灰坑以及助燃结构的地下通风道,使之成为利于烧煤的燃烧室。后来对马蹄窑的改建都是在一味增加容量,反而降低了瓷器的品质。现在,陈炉镇已经很少用传统的窑烧制瓷器了,都改用现在的气窑或电窑。

窑具就是指在装烧过程中所用到的工具。窑具的不断进步对瓷器的品质、产量以及成功率都有显著的提高。唐代主要就是支烧具和垫烧具,在耀州窑博物馆的唐代瓷器陈列中就能找到支烧和垫烧的痕迹。匣钵大约出现在唐代,匣钵的产生对瓷器的量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匣钵是类似于笼屉、能叠放的一个容器,匣钵能使瓷器受热均匀,避免瓷器受到落灰等污染,不仅增加了产量同时也提高了瓷器的烧成质量。唐代的匣钵相对粗糙,至五代时,就产生了单器单钵的匣钵。

装窑后,需要在里面放上可以监控温度的火照,然后进行封窑,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就是烧窑了,经过三天三夜以上的烧制,等待自然冷却后,就是开窑验瓷器的时候。火照,是旧时用来观察窑内烧成情况的样本瓷片,起着温度计的作用。一般是用带有圆孔的瓷器碎片制成。在古代无法精确掌控温度的情况下,窑工就是通过观察火照的状态来判断是否需要添火。

五、窑神崇拜以及窑神祭祀

宗教信仰一直是文化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我国古代有很多行业的守护神,窑神便是制瓷行业的信仰神。《德应侯碑》便是我国最早的关于窑神的记载,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封侯的窑神。当时的窑炉控制温度并不像现在的气窑电窑一样能精确控制,废品率较高,而且火焰、瓷器、燃烧气体等在窑炉内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制瓷人將这些都归结于有神灵保佑,认为是土山神显灵。所以他们在烧窑的时候就会每日祭拜窑神,保佑这一窑的瓷器能够烧制成功。当然也有大型的窑神祭祀活动。陈炉窑厂祭祀窑神的日期是阴历正月二十。在关中地区,正月二十是一个特有的节日,称为“补天补地节”。民间认为这一天是女娲的生日,将祭祀窑神的日期定在这一天,是将窑神祈福活动与“补地”的愿望合并在一起的结果。

六、总结

耀州窑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耀州瓷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耀州窑制瓷工艺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现代工业的冲击。本文试图对耀州窑制瓷工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希望能找到其隐藏在制瓷工艺背后的经验和智慧,寻找出符合现代审美的闪光点,并结合现代的技术手段,有效地推广耀州窑制瓷工艺。

参考文献:

[1]王锐.中国耀州瓷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2]刘莹.宋代耀州青瓷艺术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3]耀州窑研究会.铜川陶瓷文化[M].铜川市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耀州窑研究会,2010.

[3]施泳峰.巧如范金精比琢玉—试论耀州窑的工艺特征[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2):76-79.

[4]杜葆仁.耀州窑的窑炉与烧成技术[J].文物,1987(3):32-37.

[5]李延军,刘天佑.耀州窑陶瓷烧制技术[N].铜川日报,2006-06-20(3).

[6]王芬,曹化义.耀州窑窑具及装烧方法[J].文博,1996(3):88-95.

作者简介:杨鸽(1992-),女,汉族,山西运城人,西北大学艺术学院,20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美术学专业,研究方向:美术学;温超(1978-),男,陕西三原人,博士,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虚拟现实、文化遗产数字化、交互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