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知行合一”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9-06-11刘昕霞卢晶晶

知与行 2019年3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启示思想政治教育

刘昕霞 卢晶晶

[摘 要]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践行“知行合一”的重要性,赋予了“知行合一”时代价值。以高校思政教育为研究视角,深入探究“知行合一”思想的理论来源及内涵界定,针对大学生“知而不行”和“行非所知”两种知行悖离现状,归纳总结大学生知行悖离的原因,从而得到“知行合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知行合一”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践行起到重要作用,提高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使大学生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三观。而“知行合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分析现状及原因,归纳总结出“知行合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在于教育者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言传身教并做到以身作则,以高标准知行一致塑造教师形象;加强“知行合一”的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品牌文化、开展志愿服务促使大学生加强实践能力,并在新兴媒体和数字化时代,合理运用网络环境,弘扬主旋律;在教育方法上,要因材施教,把理论运用到实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大学生的主体性,使大学生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相统一。最终做到加强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的磨炼相统一,使大学生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知行合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9)03-0038-06

高校作为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承担着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涵养等艰巨且重大任务,奠定了其在国家教育体系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从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不断变化着的世情、党情、国情以及当代社会实践难题,习近平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基础上,对知行关系做了系统且深刻的阐释与探索。把“知行合一”运用到新时代社会道德建设上,强调在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要坚持正确的知行观。习总书记十分重视将“知行合一”思想运用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同时强调在思政教育中要重视对“知行合一”思想的运用。2014年5月,他在考察上海时,强调培养和践行符合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坚持行胜于言,从而达到“知行合一”。在2016年9月习总书记考察北京八一学校时提出,教育是人的教育,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学用相长”和“知行合一”,高校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新时代,赋予了知行观新的内涵。“知”要求大学生在读书学习中求知,把握一定的知识,学会理性认知并把握客观世界,具体体现在知真理、形势、规矩、荣辱和现状。“行”则要求大学生把理论、思想转化成具体行为实践,通过亲身实践,坚定落实行动,从而达到知行协调、一致发展并顺利进行转化,具体体现在为国家和社会而行、为法律规章而行、为发展创新而行。

一、“知行合一”思想的基本概况

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都有其形成基础和内涵,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特点在于他擅长批判继承并发展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孟子“心性论”到程朱知行观的扬弃再到陆氏心学,建立了以“致良知”为内涵的“知行合一”思想理论体系。对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概念界定,要从知行本意为出发点,坚定知行是统一的,不可分割,并懂得行能够促知,知也反过来能促行。

(一) “知行合一”思想的形成基础

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都有其形成基础,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特点在于他擅长批判继承并发展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孟子“心性论”到程朱知行观的扬弃再到陆氏心学,建立了以“致良知”为内涵的“知行合一”思想理论体系。

第一, 继承孟子关于“心性论”的主张。性善论是孟子德育思想的基础,强调人的仁、义、理、智等皆源自人的良知。“人人胸中有圣人”强调了人的道德是具有主体性的,从而在道德主体性的基础上突出道德主体具有内在完美性。强调除了天赋的作用,还要不断通过反省,从而到达圣贤境界。对于一个人来讲,良知是本来就有的秉性,从本然走向明觉,需将“致”作为获得良知的手段。首先,王陽明将孟子“良知”说进行了丰富和扩展,提出“致良知”,在理论上把“良知”的含义、特点、功能和具体表现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形成了理论体系。其次,继承了“德非外铄”思想,认为学要用“心”,通过反省内求,去“明天理”。最后,继承“人皆可以为尧舜”思想,“愚夫愚妇与圣人同”[1]43。良知是人的天性,无论如何,不可泯灭,良知在内心,不会消失。

第二, 对程朱的知行观进行变流。首先,“知行合一”舍弃了“知先行后”理念。程朱理学把“理”作为出发点,从而导致了“外心以求理”弊病。在程颐心中,知为主、行是次;知在行前,行在知后;知是因、行是果思想根深蒂固。朱熹完善程颐的知行观,认为先明理,而后才可以行事,形成了道德上重视讲说而轻视身体力行的弊病。程颐和朱熹二人都认为行从属于知,知是知行关系的首要因素。王阳明认为把知行强行分离,会使人变得更加优秀的工具弱化甚至失效,“知行合一”由知到行,又由行到知是双重转化的过程,因此对程朱“知先行后”进行了剔除。其次,对程朱知行观进行了吸取。程颐知行观认为行依赖于知,知在知行重要性的衡量中起决定性作用。王阳明的“真知”来源于程颐。朱熹明确指出知行相互依赖共同促进,“知行并进”吸取了朱熹关于这点论断的精华。总之,程朱不仅仅指出了知行的先后顺序,也强调了两者的相互依赖和共存,王阳明也是在此基础上批判继承并创新。

第三, 借鉴了陆九渊“心学”相关思想。首先,继承“心即理”思想,这一思想是“知行合一”的理论基础。其次,发展陆九渊“心”是道德本体的思想。“若无真己,便无躯壳”[1]32,没了“心”,就没有了主宰。最后,在继承“理非外铄”的基础上,强调“心外无理”。人的良知充满欲望,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所以,必须帮助他们去私欲,做到致良知。王阳明与陆象山在心学方面的想法是一致的,认为致良知是一个认知和实践过程。

(二)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内涵

第一,知行本体。首先,他认为“心”在本质上是知觉,全身动静靠知觉的灵明性主宰,强调“知觉”“主宰”之心是统一与共生的。其次,“性”是一种能动的状态,将心和性相融合才能达到人身體和心理的水乳交融,这就是所谓的“心性合一”。“良知”也可称为这种能知之性。再者,知为“理之灵处”,他指出“心即理”和“性即理”的知行本体都可以显现出来。最后,“真己”是躯壳主宰。“真己”为具有先天道德的本性“己”,和生命以及思维是共存的。意识活动和认知的基础是生命,人的存在方式是生命,生命使社会活动和伦理关系联系在一起。因此,“知行本体合一”就是把人的道德本义与意识活动和认知三者统一,作为实践道德的基础。

第二, 知行相即。首先,“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2]4。在阳明学中,主意和功夫是同属方法论范畴的,且两者关系是普遍常见的,“主意”起着目的和统帅作用,“功夫”意味着途径与手段。在行为主体中,“主意”代表知,“功夫”指的是行,“主意”指导着“功夫”,“功夫”成就“主意”,两者之间不可割裂。其次,“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2]4。在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知与行总是统一的,不可割裂,从事情过程开始,主要是知,但包含了行;事件的终结,尽管主要是行,但蕴含着知。“无论就范畴还是范畴指称的对象说,知中就有行的因素,行中也有知的因素”[3]“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2]42。在他看来,知一旦到达真处、深处便是行,行一旦达到明处、确处便是知。知行两者相互包含,只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

第三, 知行并进,是王阳明知行观的重要内容。王阳明认为知与行是并进的,行能够促进知,知反过来也能促行,两者相互促进。因此,要促进两者统一。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知行现状及原因

大学生群体存在知行背离现象。知行悖离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知行不一”,即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实践两者之间存在对立和不适应,甚至导致相互脱节。在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国发展水平和潜力是以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为重要标志的,同时要抓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因此,大学生知行背离现象与高校教育密不可分。以高校教育为研究视角,大学生产生知行冲突主要是由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局限性引起。具体体现在教育目标单一化、教育者缺少自身示范作用、教学形式化和忽略大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

(一) 大学生知行现状

第一, 知而不行。大学生知道道德规则和许多知识,但在学习生活中却不运用或不按照规则去实施,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具体可分为两类:首先,知而不愿行甚至知而错行,大学生认知清晰,但因无法产生共鸣或固有习惯约束或个人利益等主观因素影响导致大学生不愿意去做。知而错行也就是“明知故犯”,就是道理明明知道但在行为上有意违反,体现在无故旷课、习惯性迟到早退,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计划、授课进度及课堂纪律。有些大学生上课时通过手机看视频和打游戏,没有履行自身的职责。同时,大学生还存在诚信缺失现象,在利益或者虚荣心的驱使下存在侥幸心理,部分大学生投机取巧,在学习上不愿意花时间,论文和作业复制粘贴抄袭别人。更有甚者损害了学校的名誉给社会留下了对大学生的不良印象。其次,知而不能行,大学生认可所知的内容,但因困难或周围环境和社会风气等客观环境的限制,使部分大学生心中有德但无法行德。如,老人摔倒怕被讹钱不敢扶、周围不文明举止事不关己就不敢说等现象。这类行为致使大学生不敢为也不能为。以上这两类知而不行的表现,表明大学生缺少行动而非知识和观念,换句话说,只知不行或只说不做的行为表现导致了知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第二, 行非所知。主要分为两类情况:首先,行非真知,就是某些行为的发生是因为大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知的内容与本质意义,在监督和强制下做出的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或出发点是好的,但好心办坏事,导致“事与愿违”。如大学生兼职,本意是减轻家里负担并提高社会经验,但有些大学生逃课兼职,本末倒置,导致耽误了学业,这样就得不偿失。“雷锋月”大学生都参与志愿服务和集体活动,但有些大学生并不了解雷锋精神及其时代意义,仅因利益驱使而积极表现,使雷锋精神无法感染和感化内心。其次,行得不足,指的是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导致行为上落实不到位,如懂得多但不去做,导致实效性不强,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却很难付诸实践。

综上所述,大学生群体存在着不少知行背离现象,与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差距较大。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和文化多元化的情况下,有的大学生出现信仰危机、缺少正确的理想信念支撑,盲目崇尚外来文化,导致对中国传统文化缺少文化自信和心理认同感,爱国意识薄弱;有的大学生诚信和文明礼仪素养缺失,社会公德和网络道德失范。有的大学生“知行脱节”和“学用脱节”,不能做到学以致用。知与行任意一方的滞后都无法使进大学生正常的进步与发展。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行悖离的原因

第一, 教育目标呈现出单一化趋势。从本质上看,“知行合一”即知行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高校教育目标是培养“知行合一”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只有普遍重视培养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发展,在大学生洞察力与想象力上起到较大作用,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由于受到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的限制,也缺失把握理解“知行合一”教育理念,在不同程度上,高校思政教育则出现重理论讲授轻实践锻炼和重课内理论轻课外活动等现象,完全忽略对大学生情感培养与实践训练,也不能系统完整地对大学生知行观进行培养,导致大学生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存在“只知不行”“行为滞后于观念”等知行脱节现象。

第二, 教育形式化趋势显著。高校采取“独白式”和“注入式”教学,对大学生自上而下进行知识讲授,无法考虑到学生对思政内容是否能够接受和理解,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很少和大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和互动。尽管这几年,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仍很难取得实质性的创新与突破。特别在思政理论课上,教学方法向多元化转变,但部分教师将概念、原理等原封不动灌输给大学生,导致大学生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有些教师重视教学形式,为了形式而形式,教条化倾向明显,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生硬且刻板,很少能吸引大学生。另外,教育者重视课堂讲授,教育过程忽略问题意识,课堂讨论形式化,重理论轻实践。电子产品已经普及和广泛运用,一方面给教育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带来了便利,但另一方面也滋生许多问题,如不同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冲击影响着大学生的知行观,对此,教育者没有利用网络教学方式,没有在微信、微博等大众传播手段发挥出教育功效,导致教育缺乏感染性和潜移默化性。

第三, 缺乏教育者示范作用。教育者应言传身教,言传在于说理,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身教在于要将学生身上的问题在自己的身上都摒弃,并且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做学生的镜子。从实际效果来看,“身教”的效果更好,不仅让大学生知知還能使大学生行知。总的来说,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素质较高,大学生普遍感受到教育者可敬可信。但部分教育者受不良社会习气的影响,陷入功利主义,导致心浮气躁、不自律和素质低下。部分教育者文化底蕴不足,学术修养不够深,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讲课的内容平淡无味,无法发挥其人格魅力。且部分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都比较老旧,无法吸引大学生的关注。

第四, 忽略大学生的主体性。单一机械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灌输给大学生,很难考虑大学生的个性选择,使大学生很少能主动参与,导致其自身价值无法实现。

三、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必要性

在对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必要性研究中,习近平对这方面进行了相关阐述,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思想,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而大学生三观的形成也受到其重要影响,“知行合一”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知行合一”是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途径

“知行合一”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世界文化多元化传播导致大学生群体出现信仰危机,国家重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习总书记强调在广大青年中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笃实,“知行合一”。高校举办有关十九大知识竞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目的就在于以知促行,通过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强化对我国文化的自信。使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扎根在每个大学生的内心。

(二) “知行合一”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必然要求

知与行的关系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的来源、目的,认识对实践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大学生要明确知道“知行合一”的理论内涵与时代意义。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要在立足远大理想的同时坚定共同信念,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红色精神、红船精神、雷锋精神以及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从而促使大学生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用正确的“三观”指引大学生群体学习和生活,更有效地促进大学阶段的全面发展。

(三)“知行合一”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为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传统的教育观念,轻实践重理论,导致学生的创新和操作能力较差。“知行合一”要求必须重视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把理论运用到实践,通过实践促进大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吸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活泼,使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得到显著提高。

四、“知行合一”思想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启示

“知行合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一是教育者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必须起到表率作用,言传身教;二是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具有育人作用,加强“知行合一”的校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三是必须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发挥教育者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教育者作为大学生的榜样,必须做到以身作则,起到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以言传身教感染和感化学生。在2018年5月2日北京大学生师生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提出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提出了要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自身道德情操、掌握扎实的学识、怀有仁爱之心[4],为教育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教育者要重视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职业道德。道德践行与反省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手段。职业道德规范要内化于心和外显于行的前提是教育者对职业道德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教育者在一开始就要做到寻找真知并践行真知,追求“知行合一”,在此过程中,在科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中,不断完善自己,“知行合一”也是师德修养提高的根本手段。在熟练且灵活掌握自身专业知识外,还要提高对综合知识的储备,做到全面发展,提高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从而感染和感化大学生。

学生三观的形成和处事方式总是受到教育者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仅仅要通过“言传”进行相关理论的讲解,帮助大学生掌握思政基本理论,“言传”要求教育者具备沟通技巧和通俗的语言及专业素养。同时重视发挥自身的榜样和表率作用,即注重“身教”,以身示范,就是要求学生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到,杜绝自己不愿做的事让学生替自己完成。且在学生提出教育者行为存在错误时,不要知错不改,要及时改正,给学生一个警醒的作用。言传身教是教育者自身修养达到一定的高度,用行为和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与影响学生,因此更需注重形象与言行。这要求教育者通过自我锻炼、改造与熏陶到达自我教育的层次,以高标准、知行一致来要求自己到达教育者所应具备的教学能力。

(二)加强“知行合一”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具有育人作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在丰富大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使学生的组织交际能力得到熏陶和提高,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因此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对形成和提高学生品德的意义,自觉承担教育使命。

第一, 要创建品牌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品格。品牌活动具有示范性、传播价值和影响力。创建校园文化品牌,要提高大学生参与度和认可度,树立品牌精品意识,打造经典品牌形象,以此吸引并教育大学生,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功能。同时要注重对校园氛围的营造,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相契合,加强责任感,凝聚人心。第二,开展志愿服务,促使学生加强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真知,做到知与行的和谐同一。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敬老院看孤寡老人献爱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爱心传递,更能塑造健全人格。支持创新创业,放飞梦想。利用学校资源,开设创新创业培训课,提供技术资金上的帮助,在知识与行动上支持大学生,促使大学生得到全面自由发展。近几年,随着对支教工作的开展,很多大学生选择通过支教活动来完善自己,帮助贫困地区孩子的同时奉献社会,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升华。第三,合理运用网络环境。新兴媒体和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宣传要充分利用自媒体手段,建立微博、微信宣传交流公共平台,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弘扬主旋律,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三观,加强大学生对我国的文化自信和认同。

(三) 掌握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在“知行合一”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思政理论课教育方法。

第一, 在教育方法方面,主张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育者准确把握大学生实际的发展情况,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实际出发实施教学,是将思政理论转化为行为的前提,使学生独立进行思考,进而启发并引导,善于发现大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其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就是实践锻炼法,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寻找真知并检验真知,强化和巩固学习的效果,提高认知能力。最终真知促进自身行为。首先,行动学习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视角下,行动学习法指为实现大学生道德认知与行为统一,要把生活中具体问题作为中心,依托学习团队,促使大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不断地质疑、分享学习经验、解决实践问题进行不断地反思和实践。其次,行为训练法,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衍生出来的,指在道德教育中,通过价值领悟和策略训练等手段巩固理念,磨炼意志并形成良好的习惯。

第二,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是教育客体,但同时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因此大学生是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正确对待大学生的差异性,使其个性得到发展,要调动大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探索性,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感悟真知,在实践过程中做到真知。顺应时代变革和要求,摒弃强制。摒弃单一机械的一刀切模式,巩固“以生为主”的教育理念,重视大学生在情感、道德等方面的需求,通过愉快自然的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首先,要注重锻炼大学生批判性思维,避免说教和强制性灌输,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根据不同个体因时因地,切忌一刀切。要使大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要选择有意义且易引起学生价值观冲突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这样对于澄清大学生价值观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且要给大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思考,这样才能认真思考,避免敷衍了事。在课后还要进行师生交流,对讨论的题目多角度多思维理解,使价值观在碰撞中得到有效引导。其次,要注重运用冲突引导法。清楚了解大学生道德认知与发展状况,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知行冲突存在的必然性,同时也要认识到知行冲突是具有长期性和顽固性的特点,所以坚定信心十分重要。

四、结语

当代高校大学生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加强理论知识的积累的同时又要重视在实践过程中磨炼自己。个人身心统一需要将知识学习与实际运用、个人言论与行为统一在一起,这样有利于获得和谐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培育大学生树立起知行观,是弘扬符合主流价值观的重要举措。高校在大学生知行观培育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提高思政教育的功效性上,还体现在当代大学生对高校的信任度和自觉感中。高校应该主动做好先锋者,把握好“知”和“行”的关系,这样既可以有效地避免当代大学生知行悖离的严峻局面,也可以将学生带向一条正途,这无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一)[M].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壹)[M].陈恕,编校.北京:中国书店,2014.

[3]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91-92.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2).

〔责任编辑:徐雪野 彭 博〕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启示思想政治教育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