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2019-06-11郑晓宏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3期
关键词:讲解展览挖掘

【摘要】本文围绕就“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这一纪念馆工作核心,结合工作实践,从对革命文物征集展出与口述史结合、教育功能拓展、挖掘精神内涵、提升讲解水平、打造精品展览等实际工作展开论述。

【关键词】革命文物;拓展;挖掘;讲解;展览

【中图分类号】G628.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文物工作强调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文物活起来”一语点破了文物工作的核心,为新时期文物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博物馆事业空前发展,尤其是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以来,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文物工作发展的成果。全国现有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纪念馆2000余座,文物藏品一千多万件,其中鴉片战争以来留存下来的历史文物、革命文物40余万件。但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我们的博物馆、纪念馆的藏品大多深锁在库房里,或者单一地陈列在展柜中,尤其是革命类文物,本身对公众缺乏吸引力,如果不能采取各种手段,充分挖掘其精神内涵,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我们革命纪念馆的工作就是失败的,值得我们大家去思考。下面笔者结合工作中的一些实践就充分发挥文物的价值、如何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谈点粗浅看法。

一、积极拓展革命文物教育功能让文物活起来

作为承载革命文物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应从多方面发挥革命文物的教育作用,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积极拓展教育功能,努力扩大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使教育基地成为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成为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成为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在实践工作中,我馆从实际出发,对纪念馆固定的基本陈列进行不断的充实和调整,在陈列主题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对展品进行经常性的更换和调整,增加基本陈列的新看点,结合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纪念馆革命文物的资源优势,不断推出主题明确、内容新颖的临时展览。同时,结合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馆藏的资源优势,利用节假日和重大革命历史事件、革命历史人物纪念日组织展品,制作引进各种临展,组织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主体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十八大以来,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下,中央坚持不懈改进作风,坚持群众路线,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新常态。在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各级单位团体纷至沓来,在纪念馆开展了各类学教活动,参观展览、入党宣誓、重温革命传统、红色事迹。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参观红色纪念地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各单位、团体在我馆开展了各项教育实践活动。为此,我馆立足于历史和现实,充分利用馆内红色资源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制作了“红军东征——党的群众路线的一次具体实践”专题展览,我们精选了一部分代表性文物,并深入挖掘其内涵,将红军东征中老一辈革命家深入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事例与实物见证结合,并在接待参观单位时予以重点讲解,同时选择一些内容简短、意义深刻的文物故事、印制宣讲资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来纪念馆开展实践活动的单位和参观公众提供了生动教材。在具体工作中,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与当地20余所中小学建立共建基地,我馆宣教人员常年任各校辅导员,学校学生在节假日组织开展讲解接待,每年定期举办“东征精神进校园”巡展、挑选各类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革命文物和展览走进学校,赠送学生红色书籍等活动。例如2014年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组织部分革命文物,开展了“东征铭记——纪念英烈 报效祖国 圆梦中华”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为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少年搭建祭奠先烈、表达追思的重要平台。

二、将文物史料征集展出与口述历史相结合,让文物活起来

将文物史料征集展出与口述历史相结合,让文物活起来。文物征集展出工作是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因为只有文物不断增加,才能使博物馆的科学研究、陈列展览和宣传教育工作得到加强和发展。征集、展出革命文物史料,是革命文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条件,只有馆藏不断丰富,展示内容才能更加具有教育深度和广度,使教育基地真正做到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口述历史的方法对近代文物、革命文物的征集最为适用。因为年代较近,持有者大多与之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或者对该文件的流传经过、相关历史时间、相关人物事迹等情况所知甚详。最近,我馆征集到在召开晋西会议时毛主席送给房东的一件带铁扣的公文包,其外形发黄、生锈,并不出奇,如果按照传统的征集方式,甚至连其真伪都难以辨别。征集人员在了解到文物持有人的父亲曾经亲自接待过主席,决定采用口述历史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征集人员围绕这个公文包和东征时召开的晋西会议的历史事件设计了一系列问题,通过对文物持有人张希良老人的数次访谈,不仅清楚了该文物的流传经过,还收集到了有关珍贵史料。在对访谈记录作了考证、补充和整理后,再经文物持有人签字确认,然后,我们针对这件文物专门编排了口述史采集,这份详实的资料便随着文物一起正式入藏并展出。将文物征集工作与口述历史方法相结合在我馆还是一项新尝试,但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抓紧时间做好文物征集工作和革命文物征集中的口述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由于口述历史力求详尽、针对性强,以口述历史的方法进行文物征集的原始记录,有利于今后对文物的进一步研究。而且口述历史事先经过充分准备,围绕所要征集的文物设计问题,这样常常可以在访谈中获得新的文物征集线索。另外,采用口述历史的方法既征集到了文物,又挖掘到了珍贵的史料,为日后的科研、陈列、宣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下一步我们将尽可能争取针对每一件文物、每一份照片资料,予以口述史采集,在文物展出时与口述史视频资料一并展出,使广大参观公众对文物的来源及深层次意义进一步了解,从而拓展文物本身的实践教育意义。

三、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让文物活起来

革命文物史料是革命先辈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见证了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伟大革命历史;见证了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英勇斗争事迹;记录着意义重大的革命历史故事,拥有十分丰富的精神内涵;凝结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是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直观、最有力的教材。要使革命文物史料发挥更好的作用,就需要把它所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挖掘出来,以史实为基础进行实物说明,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深入挖掘精神内涵,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四、提升讲解词质量和讲解员业务素质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革命纪念馆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课堂,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力量,讲解员的解说是陈列展览内容的延伸和补充。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个史料的信息内容通过讲解员的讲述来传递给观众,讲解内容不仅要见物、见景,更要见思想、见精神,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革命文物史料进行科学的诠释。

讲解员在观众与陈列展览之间的“沟通”作用是先进的展陈手段无法完全替代的,让展览的内涵和陈列的目的得以充分展示和体现,需要讲解员全方位的解说和诠释,把文物说透。因此,提高讲解工作就要求讲解员在充分研究陈列藏品、历史、文化和观众的基础上,对所宣讲的内容、表达方式进行提炼、升华、突破和创造,特别是要对每一件文物、每一张历史照片、每一张图表、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追溯有关的内容和历史背景,对每一件文物的来龙去脉都要了然于胸、一清二楚。通过讲述一件件文物背后的故事,折射出伟大的革命精神,才能使静止的图片、静止的文物生动起来、鲜活起来。

(一)用演讲辞的形式讲解革命文物、人物事迹

从实践看,革命文物史料的讲解词可仿效演讲词,独立成篇,尤其是人物事迹,如刘志丹。

刘志丹对党无限忠诚,时刻将自己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从来不搞个人崇拜。每到一处他都满怀感激之情的对群众说:“是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派我们来的,要感谢就感谢共产党吧!”他意志坚定,在被党内左派诬陷入狱受到严厉打击后丝毫没有改变自己的信念,反而对革命事业更加热情。东征开始后,他承担着扩展苏区、巩固后方、牵制敌人、掩护大部队渡河的特殊使命,孤军奋战,声震陕北,甘当铺路石子,甘为幕后英雄,只要是党的事业他毫无怨言,这就是刘志丹,母亲河不会忘记,老区人民不会忘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了革命事业他能舍得万贯家财,而对自己却严格要求,勤俭节约,从不奢侈腐化。行军中,他穿着和战士一样的补丁衣服、草鞋。他在战场上牺牲的时候,口袋里没有一分钱,只有半截鉛笔和几根烟头,这就是刘志丹。母亲河不会忘记,老区人民不会忘记!正如一道歌里唱到的:“正月里是新春,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是陕北人民的好儿子,他牺牲在红军东征的战场上,但他却永远活在陕北人民、活在全中国人民的心中。

(二)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解革命文物

革命纪念馆在讲述故事时可以借鉴其形式来表现,革命文物因革命者的故事而动人,其讲解词包含有完整的故事。故事要符合事实,但应进行艺术加工,突出表现革命人物的精神,对故事细节的描述要尤为重视,如: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这样听起来更有真实感、更能打动人,并令人印象深刻。例如,馆内陈列的革命一级文物羊皮浮筒,讲解员从该件文物的制作、作为渡河工具的使用功能、东征渡河时的羊不朽功勋娓娓道来这样观众会有新鲜感,听着也不易疲劳。这种讲故事形式的讲解在馆内、外都非常适用。实践中,有故事的讲解形式特别能吸引观众,所以,讲解员应注意研究革命文物的故事,并不断提高讲故事的水平。

(三)用唱、朗诵等艺术形式穿插表现有关的革命歌曲、诗歌

革命纪念馆讲解中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的歌与诗。如红军东征纪念馆序厅中布展的《红军东征歌》和东征时毛主席创作的《沁园春·雪》。观众一进展厅,我们的讲解员在讲到东征歌时带领大家共同高歌,一下就让观众融入了东征战斗场景中。在讲《沁园春·雪》时,这首诗词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及延伸意义不大了解,通过我们讲解员的仔细讲解并带领大家大声朗诵、激发观众,增加了表现力,也收到很好的效果,使大家对红军东征产生了强烈了解的兴趣,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馆内布展的各类东征民谣,深刻地体现出了军民一家亲的鱼水关系,这种讲解艺术感染力较强,是我馆长期坚持并很受欢迎的一种讲解形式。

五、充分发挥文物的展示价值,打造精品展览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最完美的表达形式,博物馆借助陈列展览的形式才能展示出自己的魅力。丰富的藏品资源和深厚的革命历史只有通过展览的形式才能与广大观众见面,只有通过高质量的展览才能让观众喜闻乐见,才能活起来、有趣起来。我们陈列展览并非一成不变,随着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和现代信息化水平的高速发展,基本陈列也应该不断提升,要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增强陈列的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这样的陈列展览才能有持久的魅力,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观、学习,推进革命文物展示内容和形式创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我们要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革命文物展示的内容和形式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要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提高革命文物展示水平;综合运用文物、图片、模型、雕塑、景观等多种形式,运用声、光、电灯现代科技手段,着力改变基本陈列内容陈旧、展示方式落后的状况,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精心组织一些高水平的专题性展览,打造陈列精品,形成展览亮点,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

我馆每年对《红军东征——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一次战略行动》基本陈列展览进行提升、改造,主要从丰富内涵、充实文物、史料和场景改造入手,重点改造提升了“兑九峪战斗”场景,“东征电子沙盘”“扩红筹款”幻影成像和“电子书、触摸屏”等辅助展出设备,创作了浮雕《东征中的毛泽东》和《东征元勋》,用鲜活的艺术群像取代原来呆板的相片排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红军东征抗日的丰功伟绩。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常年组织青少年开展“红军东征渡河实践体验,毛主席路居点探访”“重走东征路”等参与互动的项目,增强了趣味性和可参与性。同时,每年根据形势组织展品推出各种临时展览和专题展览,不断丰富参观内容,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纪念馆,感受纪念馆的红色魅力。

多年来,我馆先后成功策划了先后推出《弘扬东征精神,共铸精神文明家园》《十八大图片展》等,引进《香港回归展》《祖国的明珠——澳门展》《国旗颂》等多项专题展览,部分展览还分赴各地公开巡回展出,引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例如,2013年结合纪念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我馆策划了巡展《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红军东征》《黑白人生——廉政教育图片展》,2014年引进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举办的《党从群众中来》,2015年推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专题展览,这些展览的圆满举办,是我馆最大限度地丰富纪念馆的展示内容、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手段。同时,编撰一些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统一的红色书籍,生动形象地介绍教育基地的陈展内容和精神内涵。我们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教育基地要改变只等观众前来参观的做法,要把“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把馆内陈列与流动展出结合起来,把参观展览与开展活动结合起来,深入工厂、学校、农村、部队举办巡回展览,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推进教育手段创新,提高革命文物工作的水平,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作者简介:郑晓宏(1976-),男,汉族,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本科,馆员,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红军东征史、博物馆策展。

猜你喜欢

讲解展览挖掘
浅谈革命纪念馆讲解工作的认识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丢弃“正确的废话”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如何做好数控加工实训工作
“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展览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