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生态学视域下山西榆社霸王鞭的动作开发与分析

2019-06-11李少婷

北方音乐 2019年5期
关键词:特征提取

【摘要】在我国多民族多地区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名为霸王鞭。本文所要研究的主题是将霸王鞭从山西民间舞之中提炼出来,使其具备独特的风格并不断向前发展,另外,通过研究资华筠先生所创立的“舞蹈生态学”,将其中的形态特征与分析作为本文方法论的指导思想,并且采用“特征提取”的方法对榆社霸王鞭传统形态下的舞蹈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舞蹈生态学;山西榆社霸王鞭;动作形态;特征提取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山西榆社霸王鞭源于民间,深刻反映了人民的生活艺术、智慧结晶。霸王鞭的表演形式和表演风格都深刻体现了山西劳动人民勤劳、质朴的性格特质,无处不展现出人们对于生活的洒脱之意与豪放之情。本文所应用到的“特征提取”概念源自于资华筠先生的“舞蹈生态学”,也是本文研究霸王鞭舞蹈的重要切入点。通过这一方法,利用特定因子研究霸王鞭的外在动作特征来分析出霸王鞭所存在的文化特质,这是对其文化艺术性的保存与保护。

一、山西榆社霸王鞭形态分析

站在民间自然形态的角度上研究山西榆社霸王鞭,把握其核心舞动动作,进而能够将山西榆社霸王鞭的形态特征得以完整的被提炼出来。舞蹈形态的分析离不开人体的运动规律,从身体的主要肢体动作、迈出步伐以及所使用的道具运动轨迹入手,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霸王鞭的“八点法”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

(一)节奏型

榆社霸王鞭的伴奏音乐在原始时期时,取自当地广为流传的地方小调,节奏清理明快,每篇乐曲的篇幅不长,而且一个曲调能配上多段歌词,人们在不同歌词中进行歌舞,其伴奏乐器二胡的乐声始终贯穿整个舞蹈之中。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经济的发展,其伴奏音乐发生许多的变化,其样式和演奏乐器更加丰富,除了节拍保留原有的2/4拍,还在其中加入了4/4拍、3/4拍以及3/8拍;节奏也有轻重缓急,有抒情也有激昂。伴奏乐器除原来的二胡外,还增加唢呐、笛、管以及笙等吹管乐器,还有鼓、小锣、锣等打击乐器,发展到至今,山西榆社霸王鞭的节奏型已经固定成型,最终表现为:

音乐节奏:× ×|××

舞蹈节奏:Δ    Δ

× ×|× ×

(二)主要部位动作

通过对霸王鞭舞蹈动作分析,发现舞者在舞鞭时小臂的运动幅度相比胳膊的运动幅度更大一些,另外,胯部的频繁扭转与身体的大部分部位进行摆荡。

由于道具在该舞蹈中的作用较大,因而最容易观察的部分就是使用该舞蹈道具的手臂。该手臂在进行把握鞭子和掌握节奏方面,其小臂运动的幅度是视觉上最明显的部位,其摆动方式为“折合式摆动”。同时榆社霸王鞭舞蹈的舞者在跳舞过程中,其身体的整体躯干去迎合鞭子的鞭打方向,进而促使上身与胯部形成了横拧和摆荡的动作。

(三)步伐的运动动态

由于受到有规律的音域和节奏影响,榆社霸王鞭舞蹈为了迎合音乐其舞步步伐,其舞步步伐距离较短、运动幅度不大。为了能够更加灵活的跳舞,舞者往往不会让脚后跟落地,用其脚掌前端接触地面,以便能够保持身体轻盈、能够快速将身体重心进行转换,进而形成该霸王鞭舞蹈中特有的特色“颠颤”,并依据鞭子的活动区域而形成独有舞姿“小射燕”。

(四)舞蹈道具运动轨迹

山西榆社霸王鞭的节奏快而简明,且比较整齐,因而这鞭子的运动轨迹会受到音乐节奏的影响,其击打运动轨迹不长,另外,在转换击打部位之间时,其保持着到身体的最短直线距离。在使用鞭花的同时,将鞭子尽可能靠近自己的身体,利用最短路线以便进行击打。

二、山西榆社霸王鞭特征提煉

(一)主被动部位关系

在一般的舞蹈场景之中小臂与上身之间并无突出的主被动关系,但是在欢快、高兴的舞蹈场景之中,则体现出小臂随着身体与胯的动作而形成的“折合式摆动”,此时的小臂带动身体更加灵活和协调,并促使人体的线条体现出修长的美感,促使小臂在摆动、挥鞭之时更加准确。

(二)舞者身体与道具的关系

首先是道具与舞者身体之间的互动作用关系。其舞蹈道具霸王鞭能够与舞者的各个身体部位进行频繁的接触,既能够主动挥舞鞭子,使其能够即达到自身的身体部位,也能够挥舞鞭子,通过其带动的运动轨迹被动的击打自身。另外就是舞者与道具之间存在的主客关系。山西霸王鞭讲究道具的多变性和多处运用,其更多的展现身体运动轨迹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三、山西榆社霸王鞭的动作开发与风格形成

(一)小臂“摆”的路线规律与“力”的时空变化

榆社霸王鞭的小臂摆动主要是为了带动霸王鞭,由于其舞蹈本身节奏较快,因而在舞蹈之中,小臂摆动的幅度较小,而且随意性增加,另外,若是要求其发展成为具有艺术性的舞蹈动作,则需要小臂在进行摆动的同时,规划好其时间和鞭子的舞动轨迹,这样才能够保障其形成具有可行性和规律性。

(二)“小射燕”跳的运用于步伐颠颤的复合化使用

榆社霸王鞭的基本动律是由步伐的颠颤形成的,因而在动作开发和风格形成上还能以此为着手点。其颠颤的状态包含了其霸王鞭舞蹈的风格,也包含了节律特征。该运动形态充满着灵活性和实用性,能在其基础上完成跳跃、旋转等动作,同时使“小射燕”这一动作在舞蹈形态中的运用,最终形成其独特的舞蹈风格和特质。

(三)由山西榆社霸王鞭的开发而带来的启发与思考

首先是针对舞者身体关系与舞蹈道具存在的“主客关系”,首先是以舞者为主而道具为辅的关系中,道具是作为舞者动作及肢体的延展,榆社霸王鞭、陕北的红绸舞、山西小花戏、海阳秧歌的扇子等,都较为明显的展示出了这一关系,这一关系主要特点的开发需要舞者有较高的身体素质,能够进行有幅度、有速度并按照一定的轨迹促使道具进行变化,但本身身体主被动之间部位的关系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另外一种是道具和舞者之间的关系为相互独立,通过运用使用道具的技巧而促使其单独出现的风格,此时以道具为主,以舞者为辅,例如运城西石花鞭、东北秧歌使用的手绢花等,该类型的舞蹈主要是将道具的运动速度、轨迹以及力度大小进行开发和训练。

通过确立舞者与道具之间“主客关系”,在进行舞蹈开发过程中,能够从这两个个体入手,通过两种不同的关系,进而将开发的侧重点进行转变,进一步形成榆社霸王鞭的新动作、新形式以及新技巧,促使舞蹈焕发出强壮的生命力以便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另外,要注意的是舞蹈的开发还要符合其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榆社霸王鞭也是山西民间舞蹈分支的一种,而动作风格的呈现也必然要有山西民间舞蹈风格的整体符号性,在保留当地原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使之具有一定的整体符号性才是榆社霸王鞭的长远发展之路,以冠“山西”之名,必承“山西”整体之态。

参考文献

[1]杨瑞燕.榆社霸王鞭舞的表现与传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36(S1):216-217.

[2]张鲲,宋莹,马华伟.榆社霸王鞭的文化价值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6,35(1):102-104.

[3]薛建爱,王海.飞舞的神鞭:非物质文化遗产“榆社霸王鞭”文化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0):221-224.

[4]赵霖.山西榆社民间舞蹈“霸王鞭”的由来与审美价值[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3):100-102.

[5]白琦,段英梅,童申.山西省榆社县“霸王鞭”特征与传承[J].搏击(体育论坛),2015,7(10):93-94.

[6]王晓燕.“榆社霸王鞭”历史流变考释(一)[J].黄河之声,2017(23):173.

[7]王晓燕.“榆社霸王鞭”历史流变考释(二)[J].黄河之声,2017(24):164-165.

[8]杨瑞燕.榆社“霸王鞭舞”调查与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4.

[9]陈政.特征提取视角下陕北霸王鞭技术技巧开发的分析[D].北京:北京舞蹈学院,2016.

作者简介:李少婷(1994—),女,汉族,山西省长治市,硕士研究生,音乐与舞蹈学。

猜你喜欢

特征提取
基于MED—MOMEDA的风电齿轮箱复合故障特征提取研究
基于曲率局部二值模式的深度图像手势特征提取
基于数字形态学特征的植物叶片识别技术综述
基于KNN?SVM的垃圾邮件过滤模型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玻璃瓶口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一种针对特定无线电信号的识别方法
基于模糊K近邻的语音情感识别
音频比对技术在安全播出中的发展与应用
DNA序列特征提取与功能预测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