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深化本土音乐课程改革途径探究

2019-06-11路凯程

北方音乐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材音乐改革

路凯程

【摘要】随着我国音乐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本土音乐课程建构及改革工作陆续在各地方高校展开。地方高校因其独特的地缘优势、悠久的历史积淀、丰厚的文化资源而担负起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责任与义务。如何深化本土音乐课程改革已成为音乐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议题。

【关键词】本土音乐;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间文化的同化现象不断凸显,在此进程中,人们开始思考自身文化的主体性问题,寻求各自的本土文化优势、构建本土文化身份已成为各个国家以及各个民族谋求生存与发展的策略之一。中国的音乐教育开始打破了持续已久的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教育范式,逐渐形成以多元化的势态发展的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向。加强本土音乐教育,强调在文化语境中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

地方高校因其独特的地缘优势、悠久的历史积淀、丰厚的文化资源而担负起传承与发展本土音乐文化的责任与义务。开发本土音乐文化资源、建构本土音乐课程体系等工作近年来已陆续在各地方高校展开,福建南音、常德丝弦、常州锡剧、盐城豫剧等本土音乐纷纷进入音乐课堂。但是,由于本土音乐文化根植于民间,具有“土生土长、形态稳定、口传心授、自娱自乐的地域特点”。因此,如何建构本土音乐课程体系,规范本土音乐课程知识结构以及本土音乐师资建设等问题成了亟待解决的一项系统工程。

一、加深本土音乐课程观念认知

音乐课程改革要实现对本土音乐文化旧价值观念和旧态度的转型,首先需要基于一种全球音乐文化发展的视野来理解和解释音乐教育学科观念的转向。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只有以全球音乐文化发展的价值观念转向为基础,才能建立起以自身文化为主体的音乐教育体系。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根基深厚,自身呈现着多元文化势态。本土音乐作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部分,其口传心授、演创合一的特点,体现着中国民族音乐的人文传统与民族精神。因此,建立本土音乐文化价值观念,是确立本土音乐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础,也是本土音乐课程能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地方高校的教研人员通过长时期对于本地区音乐文化的教学研究,因此能深入地了解本土音乐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并且建立合理的发展机制。因此,在本土音乐课程改革途径中首先要建立一种文化生态学的视野,转变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轻视态度,关注本土音乐的生存状态及可能遭遇的困境,以此才能更好地实现本土音乐课程体系建构的目的及意义。

二、规范本土音乐课程知识体系

本土音乐是当地劳动人民在劳作、娱乐等日常生活中所孕育的一种民间文化,是人们交流生产经验,积累生存智慧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关系形成的重要条件,因此,它有着人丰厚的文化内涵。它集中反映着它所属的那个区域的文化特征,“它是集体的产物,是群众的表白”。

本土音乐的传承方式一般是民间艺人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的,这种口头的传播方式是实践经验的直接传播,便于思想情感的理解与表达,也便于即兴性的创作,是一种有着历史价值与现实作用的传播方式。“音乐的口耳传承是一个社会的音乐文化得以生存的重要因素”当然,这种传播的方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因音乐文本的缺乏与不规范而产生音乐内容容易散失等问题,使得本土音乐不能很好的留存。本土音乐的曲调虽然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其也具有递进性与变易性。因此,本土音乐在传承、创作及曲调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求课程的建构者对本土音乐课程资源建立合理的筛选机制,规范本土音乐课程知识体系。

作为一种地域性的课程资源,筛选、整合本土音乐,规范本土音乐知识体系,建立完善的本土音乐课程知识结构是本土音乐课程实施的理论基础。理性的筛选与规范课程知识体系不仅要有利于实现地方高校本土音乐课程改革途径的实施,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加强本土音乐课程师资建设

教师作为课程的主导者,要同时担负本土音乐的采集、筛选、整理、研究等工作。本土音乐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角色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具备对本土音乐课程的建构、设计的能力,又从技能技巧上要求音乐教师对本土音乐课程教学有较强的操作能力。

地方高校因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及办学特色,应注重本土音乐课程的师资建设,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培养工作。例如举办本土音乐文化学术研讨会;聘请专家讲学;组织举办本土音乐培训课程;深入本土音乐发源地与民间艺人交流学习,考察本土音乐历史文化及发展现状等。通过各种渠道提高音乐教师对本土音乐文化的研究、教学及应用能力是深化本土音乐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依照本土音乐口传心授的特点,聘请民间艺人进入音乐课堂是本土音乐传播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在当今多元化的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聘请民间艺人进课堂,可以激活本土音乐的生存机制,也是强化本土音乐课程师资建设的有效措施。

四、重视本土音乐课程教材建设

作为一种显性的课程资源,教材是学校课程实施中起主導作用的教学素材,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本土音乐教材的编写是地方高校深化本土音乐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地方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广泛挖掘本土音乐资源,整理、编纂本土音乐教材是深化本土音乐课程改革工作中的必要措施。

本土音乐教材的建设通常依据教材结构、教材的编排顺序以及内容的科学性这三个标准来进行。首先,本土音乐教材的建设要理清教材的结构。教材的结构就是要在对本土音乐资源收集、筛选、整合的基础上以音乐类型的特点或历史事件等内容对本土音乐知识体系进行纵向或者横向划分。这样的划分方式可以使学习者理清知识的结构和层次关系;其次,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通常强调学科内容之间的相互连接。还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生态和生产需要,立足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强调内容的实用性,所编写的教材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最后,本土音乐教材建设必须基于科学性的建设理念,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音乐概念、定义、原理、论证的规律与规范,强调本地区的文化特色,结合当地风俗文化,音乐知识内容选择要主次分明。在编写过程中要注意章节之间内容的连贯性,要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经验,要注重本土音乐教材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五、结语

地方高校深化本土音乐课程改革途径的探究是一个同时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本土音乐课程的观念认知、知识体系、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四个方面做了简单论述,而本土音乐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的开放式系统,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循环过程,因此,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才能将深化本土音乐课程改革的重任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中笑.本土音乐应是音乐教育的脊梁[J].贵州艺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猜你喜欢

教材音乐改革
教材精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音乐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