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朱晓玫钢琴演奏风格

2019-06-11刘雪琦

北方音乐 2019年5期

【摘要】《哥德堡变奏曲》是由巴洛克时期杰出的作曲家巴赫所创作的一部结构宏大的变奏曲。这部作品具有非常深沉的内涵,演奏时间较长,演奏难度也很高,但仍有演奏家愿意用一生的演奏生涯来演绎它。朱晓玫是一位现代钢琴表演艺术家,一位真正的巴赫的诠释者,朱晓玫用自己人生的经历很好地解读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并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一种演奏风格。本文以朱晓玫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为例,通过个性、时代性、民族性三个角度来分析朱晓玫的钢琴演奏风格,感受朱晓玫想要传递给听众的巴赫琴音。

【关键词】朱晓玫;《哥德堡变奏曲》;钢琴演奏风格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巴洛克时期伟大的作曲家巴赫所创作的《哥德堡变奏曲》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变奏曲之一。作品的开始由一首咏叹调引出,之后又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变化成30段变奏,最后又重新回归到了主题上。

朱晓玫蛰居海外多年,几乎投入了半辈子的时间和精力去弹奏《哥德堡变奏曲》。41岁时,朱晓玫录制了一版带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哥德堡变奏曲》唱片,得到了音乐界的一致赞赏。朱晓玫说:“30多年来,《哥德堡变奏曲》伴随着我的生命,就像一个与我一起生活的人,它已成为我的一部分。”

五十知天命,在创作《哥德堡变奏曲》时,巴赫已经年过五十,这时他的视力已经开始逐渐衰退。而朱晓玫,这位具有独特东方气质的钢琴演奏家,带着历经沧桑后的平淡心境和始终保持低调的态度,把巴赫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以朱晓玫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为例,结合演奏家个性、所处时代以及民族文化底蕴来分析朱晓玫的钢琴演奏风格。

一、个性

每位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都会表现出自己独有的个性,一部钢琴音乐作品的呈现是钢琴家的人生经历、性格、气质的投影,钢琴家演奏风格的形成是建立在作曲家创作基础上的个性的反映。

《哥德堡变奏曲》这部作品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正因如此,这首曲子也给予了演奏者极大的自由诠释与发挥的空间。朱晓玫在遵从巴赫复调思维的基础上,将巴赫的无限复杂化解于自然,这样的演奏风格从作品一开始的咏叹调部分就有所体现,诗意伴随着琴声缓缓流淌,充满了东方式的行云流水,很少有人像她这样演奏《哥德堡变奏曲》。

朱晓玫的演奏没有添加过多的装饰,更没有高调的炫技。整首曲子弹下来,没有大起大落,但是却有很强的内在力量,很温柔,但却很有张力,就如同她自己的形容,她的巴赫音乐是“如水的力量”,虽然没有形状,但是有一种力量,连坚硬无比的石头都会被穿透。

朱晓玫总是给人真切、低调、朴素的感觉,也正如她所诠释出的巴赫音乐。她曾说:“我不喜欢万众瞩目,我喜欢小的地方,去跟观众进行很简单的交流。”可见她的演奏追求的是纯粹的发自内心的音乐。朱晓玫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带给人安静、平和、回归自然的感觉,能让人在当今嘈杂的社会中静下心来,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样的钢琴演奏风格在当今绝对是屈指可数的。

二、时代性

每位演奏者都存在于自己特定的时代氛围中,所以演奏风格也会受一定时代的社会政治因素、物质条件、文化传统、审美要求的影响。演奏家通过赋予钢琴作品某种具有时代性的精神,对作品本身打上自己所处时代的烙印,从而对作品做出特殊的解释,形成自己独特的钢琴演奏风格。

1966年,那时西方音乐被禁,乐谱被销毁,但朱晓玫她始终没有放弃对心中美好理想的追求。在经历了“文革”之后,她又重新考回了中央音乐学院,接着于1979年赴美国进行深造,1984年她定居巴黎,并任教于巴黎高等音乐学院,将自己完全沉浸在音樂世界里,只与巴赫为伴。特殊岁月所受的苦难、留学海外经历的艰辛、对艺术追求的执念,造就了一位深居简出又时刻保持低调自省的钢琴家形象。

《哥德堡变奏曲》的开始和结尾都以主题咏叹调呈现,曲终后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其中30个变奏也就仿佛在描述着朱晓玫不平凡的人生旅程。朱晓玫演绎的《哥德堡变奏曲》中,每个音符的呈现都让人感受到她在文革时期的经历,可能是沧桑看尽,她的心境因而更显得澄澈与自在,使得她的音乐更深层地打动听者,唤醒听者感知上的悸动,感受到她无限追求钢琴艺术的美好。

三、民族性

钢琴演奏风格的基本精神就是民族的精神。民族风格和内在文化底蕴是钢琴演奏家的演奏风格形成的关键,钢琴演奏家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再次创作的过程就是演奏家用世界的眼光来挖掘民族精神的过程,潜沉到作品之中,把握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特质,从而形成国家的认同感。

巴赫的音乐时常被世人局限于宗教音乐的范畴里,但朱晓玫的《哥德堡变奏曲》却冲出了宗教的局限,甚至走到了东西方融合的方向上去。朱晓玫从始至终都在强调:“对巴赫的理解不该局限于基督教,我把他的钢琴曲弹给各个国家的人听,就是想知道巴赫的曲子是不是对任何民族、对任何的宗教都有穿透力,结果是毫无疑问的。”

朱晓玫对巴赫的音乐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解读,她心目中的巴赫就像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所以她将中国的哲学思想理念与巴赫的音乐理念相融合。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意思是说水虽然非常柔弱,但水却是最有力量的,攻坚克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而正巧,巴赫的名字在德语中的意思就为“小溪”。老子提倡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讲究空灵纯净,正如朱晓玫所诠释的巴赫音乐,它表达不出非常华丽辉煌的感觉,但它很和谐,很平静,柔软又不乏深沉,总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

朱晓玫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最大特点是将中国文化寓于巴赫的音乐之中,她的演奏风格具有中国山水画式的意境,咏叹调柔和如流水,随着音乐的流动慢慢展开,在对于咏叹调过后的变奏衔接的处理上,朱晓玫采用不同于其他演奏者强调对比的处理方式,而是用轻盈的演奏,音符仿佛是跳动的水花,音乐顺着小溪流淌,欢快自由,朱晓玫的演奏给人一份不谙世事,超然物外的自然感,从山间水边透漏出老子式的逍遥。咏叹调在作品结尾的再现,最能触动人的心灵,让人有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感觉,也正如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主题的再现,就如同水、如同生命的循环一样,一切的事物也将会重新开始,这也正是《哥德堡变奏曲》最为打动人心的地方。

朱晓玫的演奏风格充分地展现了东方人对音乐的理解和处理,她的演奏更容易使国内听众接受巴赫的作品,通过她的演奏可以看到东方的柔美加之西方的理性,她用温柔去催动音符,使人们看到中西思想的交融,优秀文化的传承。

四、结语

朱晓玫用半辈子的时间和精力去重复和执着于这么一件事情,历经30年的沉淀,巴赫已经是朱晓玫的人生、信仰、灵魂,我认为她的演奏过程也是她不断接近她心目中的巴赫的过程。所以本文以朱晓玫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为例,可以较为全面和透彻的认识朱晓玫的钢琴演奏风格。从个性、时代性、民族性三个角度分析朱晓玫的钢琴演奏风格,通过了解朱晓玫的个人气质、她所处的特定的时代氛围以及文化历史传统,更深层次地去体会朱晓玫的钢琴演奏是如何诠释巴赫音乐作品内涵的,从而感受朱晓玫指尖下流淌出的独特的巴赫琴音。

参考文献

[1]陈洁.哪一枚影子打动了你?——《哥德堡变奏曲》的“一起听”与“独自听”[J].钢琴艺术,2017(6):56-58.

[2]苏琳.寻求内心宁静与平和的至高音乐境界——聆听朱晓玫《哥德堡变奏曲》随想[J].北方音乐,2016,36(16):171.

作者简介:刘雪琦(1998—),女,河南大学音乐学院本科在校生,研究方向: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