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北踢鼓子秧歌的艺术特征探讨

2019-06-11王雨霏

北方音乐 2019年5期
关键词:民间舞蹈艺术特征

【摘要】踢鼓子秧歌是山西晋北朔州地区一种常见的民间舞蹈,在历经数百年发展过程之后,踢鼓子秧歌也成为了承载当地民众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的重要艺术形式。本文立足于踢鼓子秧歌的发展渊源和发展路径,从动作特征、表现形式、外形及文化内涵这几个层面来全面阐述踢鼓子秧歌的艺术特征,并深入分析其审美形态,从而帮助大众更加了解晋北踢鼓子秧歌。

【关键词】踢鼓子秧歌;山西晋北;民间舞蹈;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民族民间舞的历史与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同样悠久。当说到山西民间舞时,人们总会第一个想起左权小花戏,因为小花戏有相对完善的舞蹈体系和耳熟能详的舞蹈作品。踢鼓子秧歌这一民间舞种所融合的原生态舞蹈元素非常有限,所创作的舞蹈作品少之又少,对于风格性的把握和表演的特征还不够突出。尽管学者们也针对踢鼓子秧歌这一舞蹈文化展开了非常充分的探究,但是却没有很好地关注到踢鼓子秧歌女性表演特征方面的问题。因此希望通过对踢鼓子秧歌女性表演特征的探究,提升舞者对于人物的把握,学习并发扬三晋文化,保护并传承山西民间舞文化,以踢鼓子秧歌别具一格的表演风格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关注。

一、踢鼓子秧歌概述

(一)踢鼓子秧歌的起源

在我国北方舞蹈艺术中,秧歌是一个较大的品类,秧歌这种舞蹈形式由来已久,其起源还要追溯到早期的田间劳作活动,是人们在劳作活动期间有感而发即兴创作出的舞蹈形式,在之后的发展演变期间,这一舞蹈形式又与武术、戏曲相互影响、融合在一起,最终演变成一种风格独特、极具艺术感的舞蹈形式。踢鼓子秧歌属于一种秧歌舞蹈,最早发源于山西朔州,随后逐步在我国西部其他地区形成了重要影响。踢鼓子秧歌发源、傳承、发展于晋北地区,这和多方面的外部因素密切相关,第一,晋北地区地理风貌的特殊性。这里群山纵横、丘陵遍布,气候干冷,这里还是典型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共存的地区,在这种淳朴、天然的生活状态下,这里的人们也传承了刚毅的性格。这一点也最终通过秧歌粗狂、壮美的舞蹈动作生动地体现出来;第二,这里一直以来都流传着梁山好汉的英勇故事,这些口口相传的精彩故事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为踢鼓子秧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当前来说,很多流传至今的踢鼓子秧歌都是以水浒故事为灵感而创作的舞蹈作品,从很多秧歌中都能够看到劫法场、斗官军的场景;第三,因为晋北属于我国中原边陲地区,也是中原与北狄的交通要道,这里民风淳朴、不拘小节,向来崇尚武力,为这里的人们奠定英勇威猛的性格基础。踢鼓子秧歌是一种展现民风民俗的舞蹈艺术,因为受武术的影响,这种舞蹈形式中也充分展示了武术艺术,舞蹈中的很多动作,特别是踢腿动作,最早是由武术动作转变而来。

(二)踢鼓子秧歌的发展路径

踢鼓子舞历经上千年发展路径,其表演形式是于是明末清初时期初步形成的,即边舞边鼓。后来,因为考虑到打鼓会破坏舞蹈动作的流畅性与舞蹈的整体和谐度,便将鼓和舞做出区分,最终演变为今天的演出形式,既有伴奏队伍也有舞蹈队伍。自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及思想内涵的加强,踢鼓子秧歌的发展也倍受重视。踢鼓子秧歌于2006年正式申遗成功,由此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一颗明珠而得到更好的发扬和保护。从踢鼓子秧歌的发展路径看,整体可以归纳为“有喜有忧”。喜在顺利申遗后,踢鼓子秧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对其所进行的保护工作也得到加强,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忧是忧在舞蹈的表现形式和别的民间艺术形式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理论过时、创新力不足、后继无人、资金支持度不够等,这些负面影响因素对其后续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三)踢鼓子秧歌审美价值分析

作为晋北地区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踢鼓子秧歌是当地人们精神内涵、艺术审美的代表,不仅有较强的强身健体价值与社会交往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踢鼓子秧歌的舞蹈中充分结合了武术、戏曲元素,无论是曲调还是动作、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都充分体现出多种艺术形式的观赏价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踢鼓子秧歌的审美属性是毋庸置疑的,由此也很大程度上引导着晋北地区人民的审美取向。

二、踢鼓子秧歌艺术特征探讨

(一)踢鼓子秧歌的动作形态分析

在踢鼓子秧歌中,踢鼓与拉花动作是最主要的动作形态,它们都有自身的独特性,踢鼓动作相对更为刚硬,步伐强健有力、气势恢弘,而拉花的步法则更小一些,动作形态也有更强的美感。在此次探究中,笔者以拉花为核心,考虑到踢鼓动作的表现方式,来具体探究踢鼓子秧歌的表演形态。

由形态上可以看出,踢鼓子秧歌的动作与武术动作有很多共通之处,动作形态还非常神似我国传统戏曲动作。此处提到的传统戏曲以当地大秧歌为主,大秧歌属于当地的一种经典戏曲形式,形成于明末清初时期,是以踢鼓子秧歌为基础,而逐渐演变出的另类艺术形式,两种艺术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又再度发生融合,从而产生相互影响。由此,可以将拉花动作也归入秧歌动作的范围内,这一动作带有强烈的北方舞蹈韵味。

这些动作都有各自显著的特征,就是踢、拧、挖、扭、梗、闪、拔。踢可以分解为跺、弹、盖;拧则是上身拧动下身不动;挖可分为跑、蹭、踮;扭是指摆胯、扭腰、晃头;梗则是身体前后运动时干脆的力度和韧劲儿;闪是指动作的爆发力;拔则是脚下犹如陷在泥中需用力向上拔起的脆劲儿和韧劲儿。踢鼓子的律动以前后律动为主,带有强烈的独特性,这种动作特点在其他民间舞蹈中是不存在的,这也是踢鼓子秧歌和其他舞蹈的一个主要区别,同时,这一动作也是其艺术、审美价值的生动体现。

(二)踢鼓子秧歌的表演形态分析

在表演踢鼓子秧歌时,还涉及大场、小场的问题,规模不同的表演场地,最终的表演形式、表现风格以及舞蹈形态都是不同的。以大场子来说,这种规模的踢鼓子秧歌参与人数较多,强调队形的灵活变化,通过变幻莫测的动作与默契的配合来呈现恢弘的气势,给人以震撼人心之感。在小场子舞蹈中,注重强调的是表演者的自身情感投入和动作表现,包括舞蹈技巧的发挥和整体的表现效果,在表演形态上有很高的要求。

(三)踢鼓子秧歌审美形态发展研究

一方面是传统民族文化与舞蹈内涵,另一方面是现代化时代下人们不断更新的思想观念和持续提升审美水平,由此,对于这类秧歌舞蹈审美形态的发展无法给出固定总结。不管是基于传统的民间舞蹈动作形态传递出的文化价值,还是新时代之下新的表现形式所呈现出的生命力,无论是动态创作层面的“解构和充足”还是在原生态舞蹈形态中加入更多的新思想与深刻内涵,这些都是踢鼓子秧歌在发展演变期间将会涉及到的问题。只有将民族沉淀与现代艺术思想结合起来,灵活地赋予踢鼓子秧歌以开放性、多样性特征,在保留民间舞蹈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时代的变化,分析时代审美需求,使踢鼓子秧歌审美形态与现代审美协同结合起来,注重其动作呈现与表现力问题。在时代更迭的背景下,民间艺术的审美形态也不可固步自封,而是应当充分认识现实环境,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艺术形态的发展与转变,从而使踢鼓子秧歌的审美形态发展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真正成为历久弥新、更具观赏价值的舞蹈艺术。

三、结语

踢鼓子秧歌作为山西晋北地区一种流传甚广的舞蹈形式,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独特的存在,这种舞蹈形式经历几百年的发展,已和晋北人民的生活融为一体,不仅代表了当地人民的审美追求,还体现了当地人民热切的思想情感。当前来说,针对这一舞蹈形式而展开的探究表现出很大的综合性特点,研究重点就在于踢鼓子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作者简介:王雨霏(1992—),女,天津,硕士研究生,音乐与舞蹈学。

猜你喜欢

民间舞蹈艺术特征
结合流行元素提升民间舞蹈教学效果
探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应对策略
浅议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基于地域文化的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策略
浅议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