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国智:香港的视野,跟楼一样越来越窄

2019-06-04采访妍如玉

电影 2019年5期
关键词:凌波媳妇婆婆

采访、文/妍如玉

中国媳妇和日本婆婆

“《我只在乎你》,是邓丽君红遍亚洲且至今都脍炙人口的一首歌。电影《在乎你》便是根据这首歌名而来,但是别多想,它跟邓丽君以及这首歌的关系也仅限于此。”

《在乎你》的导演毕国智实话实说:“因为你是第一个访问,所以我所有话都跟你讲了,之后我可能不会这样讲。”

虽然这是一部关于女性的影片,但导演说他“骨子里”对这个题材很喜欢,尽管他承认自己并不了解女性,“我跟我太太在一起那么多年,我都不能说我完全懂她,因为你以为她是这样,但她突然就刚好又反过来……女性的心应该是没有答案的。”

考虑到“女性更了解女性”,导演最初也是找了女编剧来写这个故事。但他后来发现,性别不是障碍,年纪才是。

因为很年轻的女编剧,是写不出与那个年纪和阅历相符的女性质感,比如,他觉得他们那个年纪的人,是不喜欢“闹”的,很多事情不用说出来,无论怎么爱、怎么恨都不想说,就是放在心里,这样一个过度成熟的情感特征年轻人是不会有的。所以,导演决定亲自操刀撰写。

出生香港的毕国智,儿时都是看着日剧长大的。因为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经济和文化对整个亚洲影响都很大,那时的日本经济飞速增长,可自从90年代后,日本经济逐渐衰退;而相反,这

工作室内景

老胡同

老胡同

K品牌发布会

袁元家全景

袁元工作室

段时间刚好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各个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

可是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90年代以前,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一个中国女人嫁到日本,会有着怎样的文化和生活上的碰撞,这是这部电影想要讨论的。

“我们去日本玩一个礼拜会觉得那里很好,但是要你在日本住一个月,你就要入他们的习俗,你讲话不可以太大声,即使不习惯也要这样。”选择北海道作为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场景,也正是因为那里能更加体现这种“拘束”的状态,在那里,感觉一切都被冰封起来,你的记忆、你的情感……

记得第一次去北海道的增毛町小镇勘景时,导演就有一种身处另外一个世界的感觉。“一到那里我就知道这就是我电影的地方”,这个小镇自带忧郁,很多人在那里跳海自杀,不是因为有多么痛苦,而是有一种很难描述的悲情,当你对着那片海,那种感情自然而然就被激发出来了。当剧组拍完离开之后,所有人还是都很怀念那个地方,但大家都讲不出来那种感觉。

而现在的中国,正像“火”一样在涌动,导演想把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对比出来。

“我不擅长搞关于社会的东西,我的电影全部都是搞文化,就是文化的差异与碰撞。”确实,从《海南鸡饭》中传统与现代感情观的碰撞,到《囡囡》中男女两性的碰撞,再到如今《在乎你》中的中国与日本的文化差异、中日婆媳的关系碰撞,虽然作品不多,但都是如此。

为了更真实地表现这种中日文化和婚姻碰撞的差异,导演去日本做了多年的调研,一直持续到影片拍完。他询问过很多嫁到日本的中国女性,她们都表示,不得不把自己完全融入到日本的生活,时间久了即使说中文也会像是在讲日语时的状态,什么都客客气气、小心翼翼。

“因为日本人很‘保守’,什么事都要按照他们的规矩,不合规矩便是你的错,再加上日本婆婆对自己的儿媳都不是很喜欢,更不用说是个中国媳妇,所以她们必须要很用心地学习这些行为和规矩,虽然内心会很纠结,但是不融合会更痛苦。”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有一天,一位中国媳妇接到日本婆婆的一封信,信是她老公的妹妹写给婆婆的,内容大致为:哥哥如果是娶了一个日本女人就好了。媳妇看完后立刻懂了其中的意思,把信递还给婆婆,婆婆就把信收走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导演很惊奇的问她:“她是什么意思?”中国媳妇说:“日本就是这样,你要自己悟。”在这部电影做完半年后,毕导也突有感触:“原来我这个电影就是那封信,我就是那个婆婆,观众就是那个媳妇,你们要悟。”

母亲凌波

虽然出生于香港,但毕国智很早就到加拿大读书生活,大学毕业后开始写舞台剧,写了两三个戏之后,他发觉自己掏空了,之前所写的全部题材都是关于中国人在外国的,这时他才清楚的发觉原来自己是在漂泊,因为没有“根”,所以没有了创作源泉。

为此,他回到香港,以为那里就是自己的“根”,却发觉并不完全如此,即使回到香港自己也不完全是一个“香港人”,因为内地、香港、加拿大等等许多地方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历都成为他“根”的一部分,他的根并不是某一个地理意义上的“根”。

“中国导演从哪儿来,他就会对那儿感情很浓,像贾樟柯对山西(的感情)。我不是这样,我也不可以假装我有,这就是我面对自己的一个事实。”

“我很怕有局限,我想尝试不一样的东西”。这几年除了创作拍摄《在乎你》这部影片外,毕导还一直在做着有关母亲凌波的纪录片。母亲凌波,香港六十年代邵氏电影公司著名女演员。提到邵氏的黄梅调电影,不能不提凌波。1963年,受李翰祥导演赏识,反串出演《梁山伯与祝英台》,令她一举成名。

通过这个纪录片,毕国智从历史的梳理中学到很多东西,尤其他看到香港电影从50、60年代的初期辉煌,到80年代最繁盛的时期,这面大旗几乎都是从中国内地来到香港的人扛起来的。这些早期在香港做电影创作的人,几乎全都是来自上海、北京等地的外省人,他们思念家乡,所以拍的东西都有视野、有情怀。早期好莱坞的电影创作也是这样,也是一大堆欧洲导演跑到美国拍电影,最后拍出了很多的经典电影。

“有一个学者说,战争真的很残忍,但是好处是,战争时期会让很多文化混合起来,也会创作出很多新的东西,之后就会更好。”但是香港太久没有这种冲击了,他说:“过了这么多年,香港的视野越来越窄,你看我们的楼(之间的缝隙)就是越来越窄,可以看到的东西就这么少,完全没有视野。”

毕国智上一次到内地合拍《控制》,感觉自己打开了一个新的眼界。“我很幸运,因为很多人在香港还没有看到这个眼界”。他明白,一部分香港人其实一直都抗拒跟内地合作,因为担心大部分合拍后的港片失去了香港的味道。“比如刘德华和巩俐,香港人总觉得他们两个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把他们放在一起就不知道搞什么鬼。”他说以前自己也是这样想的,但他开了眼界后感触变得不同,他已经对合拍很感兴趣。

“你是艺术家,是社会的先锋,你要做一些人家不做的事,要开放你的知识,如果你一直都保留在自己的家里,那你能看到什么?”现在,他也很想看到内地导演到香港拍香港题材,拍香港黑帮片。

猜你喜欢

凌波媳妇婆婆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看你
花神
潭湖泛舟
浅笑不语 深爱不已
媳妇强大
别把婆婆当成妈
两个字
如此婆婆
一直未变
风婆婆来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