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理工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2019-06-03侯栋王德永屈天鹏王慧华田俊

科教导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师资建设师德建设科学研究

侯栋 王德永 屈天鹏 王慧华 田俊

摘 要 本文以建设“双一流”高校与学科为背景,对理工科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进行了系统分析,以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模式为例,借鉴国内外高等院校的教学与人才培养理念,以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为驱动,构建了一套系统、科学的理工科青年教师培养模式,通过对教学制度规范化、教学方法系统化、工程实训具体化和科学研究前沿化四个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有效提升了理工类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具有一定的推广和示范效应。

关键词 青年教师 师资建设 科学研究 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4.031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ses th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ies of young teacher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model of young teachers in School of Iron and Steel of Soochow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drawing on the teaching and talent training concept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and driven by the promotion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a set of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young teacher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re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four aspects: standardization of teaching system, systematiz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concretization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fronti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mode of teacher training in 2000 has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young teacher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has certain promotion and demonstration effect.

Keywords young teachers; faculty building; scientific research; teachers' moral construction

1 青年教師角色转换中存在的问题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指出,要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推进成果转化。针对双一流高校建设,国内各大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强调内在建设,促进学科发展,探索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一流学校与一流学科的建设。[2]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师资建设的中流砥柱与后继者,普遍面临的情况是:由博士阶段以科研为重心的独立个体向教书育人职能的观念转变,教学与科研的内在关系不明晰,缺乏教学实践,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

1.1 由科学研究的独立个体向教书育人的观念转变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学,遵循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3]但刚踏入讲台的博士生对教学认识不足,教学中心地位的意识不强,教学基本功差。在博士阶段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养成重科研、轻教学的习惯,忽视了科学研究归根结底要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的宗旨。例如,部分青年教师不能充分认识到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的重要性,缺乏备课,在讲台上没有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工作仍然以科研为重点,对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的职责缺乏深刻的认知。

高校教师分为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信念阶段。[4]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不能区分高校教师与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之间的关系,存在高校教师科研化,科研为主、教学为辅现象。同时,区别于科学研究的独立个体,教师具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弘扬美德的义务。教师相对于其他职业需要对自己角色具有深刻的认知,自觉履行教师义务,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

1.2 教育教学与工程实践能力不足

青年教师的特点是学识多,专业能力强,但缺乏教学方法,容易忽视学科特点、教学目的、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教育理论和教学能力一直是青年教师欠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于课堂教学的调节和控制弱,不能很好地关注教学质量、学生个体差异等问题;运用教学策略很少,讲课思路不清楚,容易出现照搬书本或天马行空情况;以自我为中心,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少,课堂纪律管理较差;在课堂教学中基本使用PPT教学,板书没有条理和规划。

在工程实践方面,青年教师的特点是理论知识深、学习能力强,但缺少现场的实践经验、表达能力弱,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由于青年教师大部分来自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高校对青年教师的科研要求高,忽略了教学与实践的培养,使得大部分青年教师仍以科学研究为重心,工程实践和教学中心地位的意识不强,同时严重缺乏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

2 青年教师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措施

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是基于校企联合办学的新兴学院,也是苏州大学培养金属材料类人才的理工科学院。作为新兴学院,青年教师队伍庞大,具有良好的改革条件,学院把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科研能力作为学院的首要工作。为此,学院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培养、职业规划、师资队伍构建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划,促进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程实践方面得到了有效提升,以适应目前高等院校和社会发展的新时代、新特征和新要求。主要从教学制度规范、教学方法、工程实训和科学研究四个方面着手,具体措施如下:

2.1 教学制度规范化

(1)加强师德建设,树立师德标兵,引导全体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

(2)开展教师岗前培训,学习高等教育的政策与法规,明确教师的权利义务,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

(3)坚持自身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拓展广大教师与国外知名学校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渠道,提高本专业教师的国际化能力。

(4)建立健全教师竞争激励机制,挖掘青年教师潜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把教师进修、职务聘任、提高待遇等联系起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强化“传、帮、带”机制,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学骨干。

2.2 教学方法系统化

(1)建立教学相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5]发挥“导师制”和“三全育人”机制的优势,让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和质量测评过程,确定学生主人翁角色。

(2)开展教学观摩,聘请校内外名师讲授示范课,组织青年教师学习课堂讲授、教学管理、师生互动等方面的技巧。通过学校、学院和学生三个层次加强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及时反馈,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3)组建教学团队及负责人,实施教学研讨制度、互促互进,组织团队成员参加教学实践、讲课比赛、教学会议等。

(4)信息化教学。[6]推进微课、慕课、课程网络等多元化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资源;以信息、科技为抓手,利用多媒体、VR仿真、3D影像等技术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

2.3 工程实训具体化

(1)针对理工学科特点,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优化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利用虚拟仿真和校内、校外实践平台,不断完善学生实践能力梯度训练流程与实施方法,开展“理论学习—模拟现场”一体化教学,提升青年教师与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组织青年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对接,培养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了解企业的新动向,针对企业问题开展前沿技术的专题研讨会,增强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4)引导青年教师提前参与校外实习、以学生和教师混合编队形式参与校外实习。

2.4 科学研究前沿化

(1)科学研究归根结底要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7]以科研促教学,引入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以国际合作项目为基础,加强教学团队国际化水平建设。

(2)积极引导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个体研究前沿性,服务于教学和人才培养。

(3)组建学术梯队,在学术带头人的领导下,定期开展内部和外部学术交流,鼓励和帮助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加强高校基础研究成果与企业对接,拓展青年教学知识结构并保持知识的前沿化。

(4)班导师负责制。建立教师与学生的科研小组,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在本科教学阶段培养成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3 成效与展望

通过在教学制度规范化、教学方法系统化、工程实训具体化和科学研究前沿化四个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在青年教师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近五年,本院青年教师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0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0项,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2项,横向课题15项,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培养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2人,江蘇省“333工程”人才1人,江苏省“双创”博士2人,苏州大学“优秀青年学者”2人;获得国家“新工科”教改项目1项、江苏省教改项目2项,国家级微课比赛二等奖1项,江苏省微课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构建了涵盖“工程基础认知训练、工程实践技能训练、创新项目训练”的校内实习基地;与江苏沙钢集团、江苏苏钢集团等单位共建了校外实习基地。近些年的成果在国内兄弟院校的交流中获得了广泛好评与肯定,为学生培养、青年教师职业规划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太高,陈建.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 胡建华,周川.高等教育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 吴琴,曹莉雅.对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2016.

[4] 谭顶良,桑志芹.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5] 邹海雷,王成,孟艳姣.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

[6] 陈玉祥,丁锦宏.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7] 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关于印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的通知.教高函[2013]15号.

猜你喜欢

师资建设师德建设科学研究
Can you eat yourself more happily? 吃出快乐
A Brief Analysis about the Cont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Oral English Skills Competition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探讨
关于强化区县公务员培训师资建设的几点建议
转型时期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探究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师资建设中孝德文化的渗透与传导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