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现性评价: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2019-05-31赵志英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表现性核心目标

赵志英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素素养三个阶段,体现了从学科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变。表现性评价不是简单的纸笔练习,而是通过“做事”,在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做出判断。表现性评价在目标设立、内容取舍、评价任务设计、教学活动嵌入等方面处理得当,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 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某种学科的学习而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所以,“核心素养不能通过回应标准答案而测评,而是要通过观察学生‘做事过程中的表现才能判断。这里的‘做事,是指在相对真实的情景中,完成指向目标的复杂任务,也就是学术界所说的‘表现性评价或‘表现评价”。本文试着从表现性评价的目标、内容、任务、教学四个方面谈其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

  一、目标设立,促进素养萌发

如果我们的教学目标侧重点在于知识与技能,会误导教师仅关注对句型、单词、日常用语、话题及功能等内容的测量。表现性评价目标对接素养目标,目标定位需要关注到几下几点:

1.目标定位,自上而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公布,明确了我国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在“人”上。为此,首先我们要了解国家的育人目标(Aims);对于英语学科目标(Goals),即学科核心素养也要了然于心;将国家教育目标、学科目标落实到学期目标,最后将学期目标细化到单元目标、课时目标(Objectives)之中。表现性评价任务就是为了检测学生在特定目标上达成的情况而设计的作业,旨在引发学生的表现行为,任务聚焦目标,紧紧围绕国家立德树人的宏观目标而展开。

2.目标界定,跳出内容看课程

学生拥有超越教科书上的知识和技能的某些东西,那就是学生真正“得到”的,能让他们受益终生的能力。所以,我们的目标要锁定在学生的持久理解上,不能只停留在读读、背背、记记的浅层次目标上。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既要根据课程内容来制定与之匹配的目标,又要跳出课程内容来发掘该学科中隐含着的,能让学生“带得走”的东西,并设置相应目标,即通过表现性任务来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3.目标设立,引领评分准则的开发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学生习得知识不是课堂的最终追求,精神的丰富、人性的完善、促使每个儿童最优发展才是我们的目标。表现性评价需要“大观念”,统领着课堂的教与学。大观念需要将书本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表现性评价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可以迁移到校外生活中去的。表现性评价是适应时代的发展与需求的评价,高质量的表现性任务要学生有机会展示与评价目标匹配的能力。何以知道学生有这个能力,或者说达到这个能力的哪一层次呢?需要我们开发科学合理的评分准则,评分规则的运用应富有效果,学生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成功感与挑战感。另外,这个准则是给学生看的,要直观、易懂,语言表述要清晰,并且可操作性强,维度明晰。

  二、内容取舍,助力素养绽放

传统评价的思维起点是教科书,从教材中去发掘与思考评价内容、设计评价任务,就如井底之蛙,只看得到井圈大小的天空。正如我们的教师,眼里看到的只有教材,不仅如此,还只有眼前即将要上的那些内容。视教材为权威,神圣不可改变。嵌入式表现性评价,直接颠覆了这样的观念,是“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教材该如何用呢?

1.统整教学内容

表现性评价要求学生做出一个反应,而不是去選择一个反应,这就要求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及相关的技能去完成复杂的任务。正因为其复杂性,所涉及的知识应该更加广泛,不应该只局限在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可以将一个单元、一个模块甚至一个学期的内容进行统整、结合,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取舍,减去一些可有可无的内容,增加教材以外关联度较高的内容。甚至需要用到一些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各类知识去建构一个答案或者创作一项独特的作品,在此过程中去获取学生的表现信息,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可以根据评价信息进行教学决策,调整教学行为;学生也可调整自己的学习,使得自己的学习更加有效,实现学生表现的改进、服务于教师教学的目的。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嵌入式表现性评价任务具有复杂性、高级性、情境性等特点,创设真实的情境,设计复杂的活动,需要发挥学生的创新性、批判性等思维能力。要发挥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那么就需要广大教师提升教材解读的能力,发掘教材的留白,作为生长点来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为例,Mike 和Tim 在公园里画画, 先画树,Tim画得很好,这从文本中很容易发现,可以从Mike 对画的评价“well done”中发现。接着,他们看到了河面上有一艘小船,小船画得好不好文本中并没有直接提及,那课上是不是就此止步呢?我们可以继续探究,让学生讨论“Can Tim draw the boat well?”“No!”“How do you know?”从哪句话可以判断呢?“Is that a boat?”最后,可以让学生们讨论Tim的行为是否值得大家学习?“Its difficult, but he can try! I think thats good!” “虽然很难,但他愿意试试。”这在我们学习、生活中都是非常可贵的素养与品质,我们要抓住这样的好机会。

  三、逆向设计,助推素养落地

传统的教学设计更多的是关注传授知识的进度,这显然是落后的。在变革教育评价的大背景下,更加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什么活动使学生更具备胜任完成目标所需求的素质,有什么学习结果可作为证明学生已经理解了所学的东西。为此,评价设计就要先于教学活动的设计,评价嵌入也就是所谓的逆向设计。这显然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对我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1.始终关注目标的实现

设置正确的目标,再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去获得有关教育目标所期望的行为的有效证据。就像我们不能用水果刀去砍树,不能设计配对题来检测学生的创造力一样。要始终关注学习目标的实现,教学,活动不是随意拼凑在一起,需要有表现的中心目的,我们集中于结果和评价,从中衍生出适当的教学活动。在获得证据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收集到的证据要做出相应的教学决策。及时将“走偏”的活动(偏离目标的教学活动)迅速调整,让学生尽快走上通往目的地最近的征途。明确统整的单元核心目标,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2.让学生参与开发评价标准

根据持久理解的“大观念”、根据课程的核心内容等确定目标,根据目标统整教学内容,再设计单元核心目标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接着根据单元核心目标来找到表明学生达到目标程度的证据,也就是开发单元评价任务。任务与目标匹配,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或结果中展示目标界定的具体要求,就是开发评价标准,让评价标准成为学习目标的细化、具体化。让学生参与制定评分规则,帮助理解评分规则,确信学生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以确保让学生更加顺利、便捷地走向“要去的地方”。

  四、任务设定,实现素养生根

“学科知识虽然不是学科素养,但蕴含着学科核心素养;离开了学科知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传统的评价是以教师为中心,内容驱动教学。表现性评价设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的探究来驱动学习,表现性评价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升素养,形成良好品格。

1.任务之初——我是谁

表现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通过客观测验以外的作品、表演、展示等表现来展示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根据目标设定,我们要确信学生知道自己将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有什么具体规定,让学生更加清楚“我要去哪里”。为了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展现出学生最好的一面,我们要了解他们是否清楚任务,以及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必要时教师需要提供指导与帮助,否则就评价不了我们想要评价的东西。

2.任务之中——我会是谁

表现性评价对促进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表现除了更清楚“我要去哪里”,还让学生更加明晰“我现在在哪里”。传统评价主要是在“教”完新知识后,来个练习检测一下今天所学内容学生是否掌握。往往,这种评价是对知识的概念、结构、语法等进行检查与反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或者说 “内驱力”是起不到评定作用的。表现性评价评价的不仅是学生表现行为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既是对行为过程的评价,又对其“产物”(作品、演讲、表演等)进行评价,是全面的评价。在评价任务中,学生会清楚地“审视”自己,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特长。比如:有的学生不擅长表演,但是他的组织能力非常强;有的学生在谈吐方面比较了得,但是在感染力上却不如其他学生;等等。这样的任务会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之处,也寻找自己与别人的差距,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努力。

3.任务之后——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表现性评价任务具有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结果与过程并重,开发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多元化等特点。表现性评价的过程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学习的过程。要求在建构主义视野下,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脚手架,重视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支持性的环境。知识是在学生试图理解其经验的意义时建构出来的,强调学生进行观察、收集数据、与他人合作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扮演一个主动角色,根据评分规则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管理和规划自己的下一步学习,也就是做出下一步教学决策。如果评分规则是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发的,那么他们将更清楚自己怎样迅速到达“要去的地方”。

没有教学评价,就没有理性的教学。表现性评价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的学、完善教师的教,在学习与完善中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李润洲.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設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8(7).

[2]周文叶.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D].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表现性核心目标
高中说理性文言文表现性评价案例设计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论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性学习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