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学奎:踏查之路没有休止符

2019-05-24葛阿婧

东西南北 2019年8期
关键词:记事长春乡土

葛阿婧

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用脚步丈量承载历史的古老建筑,用相机记录这座城市斑驳的记忆,这支团队的名字叫“踏查长春”。

上世纪60年代,陈学奎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考入了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毕业后到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工作,成了一名医生。行医50年来,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的他兢兢业业、勤奋好学。帮助患者康复是他衷心之愿!医者仁心是他对人性生命的诠释!

陈学奎凭借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退休后先后被吉林心脏病医院、长春八一医院、长春普济医院聘用。在长春八一医院工作期间,他每年都定期随军到边疆、到哨所为首长、为士兵送医送药,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专家。

探索历史 踏查长春

陈学奎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每天都在规划着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而不虚度时光。陈学奎年轻时,每到闲暇时就骑着自行车,在长春的大街小巷兜兜转转,拍下美丽的景色,然后以笔记的形式记录这座城市的兴衰。遇到有异议的难题就去图书馆和资料室查阅,一定要探个究竟。

陈学奎在走街串巷的过程中结识了很多专家和朋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只要热爱这个城市的历史。2008年,陈学奎把城市文化爱好者聚拢在一起,成立了“踏查长春”团队。

长春的历史是什么样的?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和遗迹?这些都令团队着迷。陈学奎和他的团队有着探查的紧迫感,不断地挖掘和完善沉淀在民间街巷的历史文化,保护那些被忽视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团队致力于历史文化遗迹的探寻、挖掘胡同里被遗忘的故事,復原长春老城湮灭的风貌,全力呵护濒危老建筑。“踏查长春”团队从踏查人民大街开始,正式开启了用脚步丈量城市历史的行程。他们为人们描绘出文化更加深厚、层次更加丰富的长春。

经过踏查,他们对长春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通过文章、专著、专题研讨等方式分享自己的成果。“踏查长春”团队年年都有新的发现,他们将发现的成果汇编成了4本书:《百年大马路》《长春满铁记事》《长春中东铁路记事》《伪满洲国记事》,这些书成为长春人喜爱的读物,也是研究长春城市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11年来,“踏查长春”团队走过无数次历史遗址,团队共组织了几十次踏查活动、并举办论坛。在他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自己生活的城市。

2018年,“踏查长春”团队在长春市重庆路圈楼挂起了“乡土历史文化书院”的牌子。书院以探求本地乡土文化为主旨,以珍存、梳理、编纂本土人文记忆为己任,几个月来,已举办了“乐山乡土志的编纂工作”“吉林省志修编技巧”“长春新民胡同的故事”“古哨文化”等多期讲座,乡土历史文化书院成为团队成员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陈学奎除了组织乡土文化书院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外,还被电台聘为嘉宾,为听众讲述长春的人文历史。

长路漫漫 学无止境

“踏查长春”团队融入了老中青三代人,其中包括农民、工人、学生、知识分子、考古学家等等,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深爱着长春文化。

团队成员积极、热心向历史学家、考古专家请教,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从普通文化爱好者蜕变为专家。团队定期召开阶段会议,总结一段时期内团队的主要活动和取得的踏查成果,并制定下一阶段踏查活动开展的方针和方案。2015年8月,在长春市和平大世界古玩城六楼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实物图片展。展览为期一周,共展出图片近200幅,实物百余件。团队在陈学奎的带领下日益壮大,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有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

陈学奎年轻时就爱读书,无论是经济类还是文化类;他喜欢画画,十多年来,潜心研究绘制长春历史、建筑题材的10米画卷,他手绘出8米长的伊通河文明画卷被大型系列专题片《幸福长春》采用;他还爱好摄影,骑着自行车背起相机走街串巷,在城市里拍下3000多张照片,是长春历史最珍贵的记忆。

陈学奎爱收藏,他收藏门牌,因为这个爱好,他对长春所有的街路胡同如数家珍,这为他赢得了“地标老人”的绰号。

镌刻人生 完美画卷

“蓝天白云,绿草如茵,水清见底,游鱼如梭。”陈学奎说伊通河就是这样柔美。2004年陈学奎退休后被返聘,只有上午坐诊,他终于有闲暇时间去践行在心里酝酿了多年的念头——为伊通河绘一幅长卷,将河堤两岸的风光,如实记录下来。从此,伊通河畔多了一位步履矫健的布衣老人。一辆单车、一个帆布包和一部相机是陈学奎的标配。

白天,陈学奎用照片和素描如实的记录;夜晚,书房内,长卷在侧,他不断地对比揣摩。伊通河城区段不长,但也足有20余公里;伊通河城区段不宽,但算上河堤也有百余米。为了呈现出某一处细节的立体效果,陈学奎不知道在两岸间往返了多少次。很多时候,他还要爬上几十米的高楼去俯瞰,或者趟着冰冷的河水去寻找新的高度。

辛勤的背后,是磨破了的几十双胶鞋、骑坏又修理好的自行车,3000多张宝贵的资料图片,和满满一箱子的手稿和素描……2004-2008年4年的时间,陈学奎终于绘制出自己满意的作品——伊通河全景写实画,将伊通河河段景观如实记录在一幅长20米的画卷上。长卷展开,一桥一岛,一草一木,一土一石,一湾一流,各个表情生动,如在眼前一般。

2016年,陈学奎再次向北出发,把足迹一路延伸至农安县左家山,从左家山到新立城水库,沿途所有村屯、哨口、桥梁、小岛,全部被收入一本24页的折卷中。两幅长卷,近百公里的河畔景致,被陈学奎收入眼中,印在心里,融入笔下,他说伊通河是母亲河,是长春最适合生活的地方,因为那不仅是风景,而是一代人的情怀。

几十年来,陈学奎的足迹踏遍长春,因为他深爱生活着的这片沃土。未来,他将带着他的团队继续踏查下去,努力为人们还原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温度的长春……

陈学奎

1944年生人,曾就职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1994年11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现任民进长春市委参政议政委员会主任、长春市政协文史专员。2008年,成立了“踏查长春”团队。他和他的团队汇编了4本书:《百年大马路》《长春满铁记事》《长春中东铁路记事》《伪满洲国记事》。2018年,“踏查长春”团队在长春市成立“乡土历史文化书院”。

猜你喜欢

记事长春乡土
富翁借伞
长春“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青岛记事》
蛇年生人 初之气运气养生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乡土分外妖娆
Why Men Never Remember Anything
展开想象不一般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