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智慧校园”浪潮如何在人性化基础上前行?

2019-05-22史亚娟

中外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手环校园智慧

史亚娟

校园智能手环、课堂智能摄像头、智能校服……科技应用进步得太快,但给人的管理带来的挑战,该怎样应对?

恐怕没有什么成年人敢回到现在的“智慧校园”。

不久前,广东一中学为给学生戴上“可定位”的智能手环,罕见地遭到部分学生的明确抵制。这不仅让一些学生感到被逼到了底线,而且成年人中也有戏谑:以后学校抓早恋,看看定位就都知道了。

这只是“智慧校园”新近引发的一场风波,在2018年,基于智能摄像头的“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就曾弓发大规模讨论一在该系统中,教室里3枚摄像头每30秒会扫描一次学生,针对学生们的动作(阅读、举手、书写、起立、听讲、趴桌子),结合面部表情(高兴、伤心、愤怒、反感)进行打分,分析出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状态……

另外,“智能校服”也已登上“智慧校園”的历史舞台,其嵌入的“跟踪芯片”可以监测学生行为。而智能校服、校园智能手环、课堂智能摄像头等技术,也有融合使用的趋势。应该说,科技应用进步得太快,必然会给传统的教、学矛盾,带来新的挑战。

但是,一个确定无疑的现实是:随着人类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智慧校园”的趋势肯定是不可逆的。可是,方便与隐私、冷冰冰的技术与教育者的温度等等,一系列重要的管理问题,都该如何面对和解决呢?

科技本无善恶,但掌握科技的人却不能没有温度,也不应伤害未成年人的个体意识。本期《中外管理》针对“智慧校园”的方方面面,专访了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创始董事“青榄家长地带”创始人及首席教育官刘戈。

“智慧校园”争议中,也包含对学校意图缺乏了解

《中外管理》:对于智慧手环的争议,也可能出于学生和社会对学校的意图缺乏了解,那么,现在学校在用这些技术解决什么问题?

刘戈:记录和统计学生考勤,是目前智能手环做得最好的应用场景。它能帮助教师做课堂统计,学校通过课堂考勤的大数据分析,就能了解哪些课程受欢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质量。

再有,在“走班制”教学中,手环就担负着“课表”功能,学生只需拿着手环在教室外的电子班牌上一扫,就能看到自己的课表。对此有网友表示,想想大学选修课抢课时,动不动就遇到系统崩溃,大学选修课系统也像手环课堂考勤那么智慧就好了。

《中外管理》:“智慧校园”建设是近年来一个重要的新趋势,校园智能手环也是“智慧校园”系统的一部分。那么“智慧校园”系统在学校管理中具体发挥了哪些作用?

刘戈:“智慧校园”要实现的是物理空间与虛拟空间的融合,以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为核心,建设个性化交互的智慧化平台,同时支撑学校各项业务的智能应用场景。

在智慧校园体系下,学校可以把以往繁琐的行政、后勤、排课、场所安排等事务统一到一个信息化平台上。这样学校的管理效率自然就提升了,信息使用起来也更加便捷。

以“智慧校园”的分支之一——“智慧课堂”为例,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过程的生动性。比如:“堂上作文”功能,以前课堂作文都是学生各写各的,整个过程几乎没有互动。但“堂上作文”用写字板写作,老师可以直观地看到每位学生的写作进展,学生彼此间也能互相查看,并进行线上讨论。

此外,“智慧校园”建设里,学校也能借智能手环考勤等,连接学生、老师和家长,提升家校互信,缓解家校矛盾,建设家校共育的“透明校园”。

比如:智能设备可以形成学生在校期间一天的成长轨迹推送给家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进步。尤其在寄宿学校里,家长们还能通过“智慧校园”体系“家长课堂”板块学习各种教养知识,智慧校园”体系也会为家长建立专属账号,方便和任课老师保持沟通。

便捷性与安全性是一对永恒的矛盾

《中外管理》:“智慧校园”一定会给校园管理带来便捷,乃至创造很多新的教学应用。但是,便捷性与安全性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方便的背后,隐私和信息安全的保护会是怎样的状况?这应该也是部分学生、家长出现抵触的原因。

刘戈:如果单从位置定位角度来看,家长有些多虑了。广州这所学校讲的智能手环定位,只局限在校园范围内。学生出了校门不会继续追踪,这不仅成本不划算,学校也没这个义务。学校不会明目张胆地侵犯公民隐私,这是每个学校的底线。

数据泄露也不是智能手环在学校场景应用中的一个独特隐患,这是全球数字信息使用与个人隐私之间普:遍存在的一个矛盾。即便信息管理者有信息保护意识,保护措施也做足了,依然会有泄露的可能性。就像Facebook这种极为注重隐私保护的公司,也有过多次用户数据泄露事件。

面对家长们的焦虑,学校应尽快对于哪些是可受监控的公共行为、哪些是隐私行为,做出合法、合规、合情的界定。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家长关于隐私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更主要的,学校在推动某项智慧校园应用时,应提前与家长沟通。

比如:在整体智慧教育体系下,哪些会涉及孩子的部分隐私权,或为达到整体的规范管理,必须让渡学生的哪部分隐私权。而学校又将怎样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个人的信息安全等。

通过这种良性沟通能让学生和家长放心很多,产生的质疑或纠纷也会少很多。

保护学生的个人权利,学校可采取的措施有很多

《中外管理》:学校的管理与学生信息安全之间如何平衡,始终是智慧教育体系下被相关各方的一道必答题。在这方面学校有没有具体的防范性举措?

刘戈:学校在保护学生个人信息方面,其实是有很多保护措施可以采取的。这关键取决于信息管理者——学校对此的重视程度,以及愿意花多大的力气做这件事。

从理念上,学校首先要对个人信息保护有高度的认知,始终把学生的安全,包括隐私安全放在首位,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的素养。

有了这样的主观认知,才会采取各种措施。比如:可以将学生姓名、学号分别用不同的代码表示,这样把智慧校园里的信息与具体学生对应,就必须经过一个内部转译过程,而转译的方法只有少部分学校管理者掌握,这样即便学生信息泄露出去了,被不法使用的难度也较大。

再如,智能硬件供应商可对个人数据进行“24小时循环”,让这些数据始终处于不断变动中,这样被不法使用的可能性也很小。

但如果想让考勤信息最大程度得到保护,学校做一个单独的本地服务器是最安全的,因为数据在学校本地服务器里重组,可以最大可能地让数据停留在学校范围内。而传输到云端,涉及的利益相關方越多,数据泄露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们也可以学习美国俄亥俄州等地建立“州学生识别号码系统”的做法。该系统只有掌握“高保密度密码”的人员才能使用;并且对学生信息实行分类保护,根据数据本身的敏感程度,实行差异化管理;也会根据数据使用人员的岗位需要,设置分层查询权限;且验证码由电脑随机产生,只供相关人员一次性使用……这些技术措施,很值得我国学校管理中学习借鉴。

中国“智慧校园”的下一步将走向何处?

《中外管理》:围绕智能手环应用等在内的“智慧教育”,有学者对其必要性提出了质疑——一味地追求数据多、效率高,而忽略了个体的话,反而会偏离教育的应有之义。既然“智慧教育”已经是不可能停下脚步的趋势,那您如何看待接下来中国“智慧教育”的走向?

刘戈:“智慧教育”下一步该怎么走?我认为还是人性化。

不管是“校园天眼”工程,还是校园智能手环,引起舆论抵制的根本原因还是不够人性化。

无论是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人为本”都是我国教育所提倡的基础和关键所在。这种“以人为本”不仅体现在学生是教育的本体上,还体现在一切的教育行为都应从人本身出发,可被人认可和接受,且无损于人的各种权益。

也就是说,当前的“智慧教育”可以科技化,但这种科技化必须建立在人性化的基础之上。

其实,对学校来说所有先进技术在校园中的应用,本心都是为了能腾出更多时间、空间来照顾学生个体的发展。科技如果使用得当,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正向的作用。

比如:学校引入“智慧课堂”后,以往只需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完全可以先发给学生自已消化掌握,进而为课堂面对面交流节省下宝贵的时间,这样会更利于学生高层次认知的培养和思想火花的碰撞。

而所谓“懒政式”施教,则变成了一种纯粹机械化的知识传输。在完成基础知识的传授后,他们便懒于做任何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了,这种教学就偏离了教育的应有之意。“智慧校园”在人性化的基础上发挥作用后,会一步步解决教育领域的很多痼疾。

应该说,“智慧校园”应用的新时代,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科技能帮人做到很多事情,但如果教育者自己不坚守人性化底线,不与时俱进,持续探索新的方法,科技也是无能为力的。

猜你喜欢

手环校园智慧
爱心手环
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欢迎您的加入
学习监测手环
麦开:放弃智能手环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